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坪金顶铅锌矿的氧化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体被沟谷切割,剥蚀垂深达三百米以上,约有一半的矿石为氧化矿。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含矿带为透水、含水层,矿带顶、底板隔水性良好,渗透水、地下水具层间流动性质。大气降水在渗透过程中对硫化矿物进行氧化的同时,其自身也被改造为宙含金属离子的含矿水。随着硫化物被溶解,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矿物沉淀的反应往复进行,水中自由氧被大量消耗,缓慢流动的地下水在还原条件下释放出所携带的金属离子,最后形成硫化物沉淀,至使铅、锌、铁的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次生硫化物在氧化带依次出现。按标型矿物组合,可划分为褐铁矿——氢氧化物亚带;白铅矿——异极矿亚带;白铅矿——(水)菱锌矿亚带;铁菱锌矿——次生硫化物亚带;松散硫化物亚带。由于上述表生作用,矿石中碳酸盐围岩被大量淋失,铁、铅、锌成倍富集,形成规模巨大的次生氧化富集和次生硫化富集,地表分布有壮观的锌帽。矿体形状、内部结构都大为简单化,厚度增大,产状变缓。金顶铅锌矿氧化带分带,可与其他硫化矿床的氧化带相对比,但又自具特征。特别是发育铁菱锌矿——次生硫化物亚带。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主要沿花岗闪长(斑)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产出。为了查明成矿物质来源,对矿石中的硫化物和矿区内及外围主要侵入岩开展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N(206Pb)/N(204Pb)为18.266~18.372,平均值18.296,N(207Pb)/N(204Pb)为15.501~15.579,平均值15.536,N(208Pb)/N(204Pb)为38.016~38.339,平均值38.138。铅同位素年龄校正计算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Pb同位素比值与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非常相似,表明矿石中的铅主要来自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说明成矿物质也主要来自这两类岩石,进一步证明了白音诺尔铅锌矿床的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有关,属于矽卡岩型矿床,与喷流沉积型和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有明显的差别。与区域上其他银多金属矿床对比发现,本区银多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其组成范围多有重叠,暗示这些矿床的矿石铅来源也非常相似,可能表明有一个共同的富银的基底或地层为这些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3.
云南会泽和毛坪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南部,小江断裂带、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带和垭都-紫云断裂带的构造复合部位,是我国著名的MVT型铅锌矿床。本文以会泽和毛坪铅锌矿为例,系统研究了矿床中矿石硫化物、矿区相关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CAS)以及外围不同时代膏盐层中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了膏盐层在云南会泽和毛坪铅锌矿成矿中的作用。会泽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11.0‰~20.0‰,多数集中在13.0‰~17.0‰之间,平均14.7‰,大致代表总硫的同位素组成。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的δ~(34)S_(V-CDT)值为10.4‰~18.6‰,平均13.1‰,较矿石硫化物的值稍低。矿区外围石炭系膏盐层中石膏的δ~(34)S_(V-CDT)值为12.9‰~17.1‰,平均13.6‰,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的δ~(34) S_(V-CDT)值几乎完全一致。毛坪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与其赋存层位密切相关,赋存于摆佐组(C1b)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7.1‰~17.5‰,平均12.8‰,较会泽矿石硫化物的值稍低,与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和石膏的值一致;赋存于宰格组(D3zg)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18.3‰~22.7‰,平均21.1‰,与赋存于摆佐组(C1b)的矿石硫化物的值和会泽矿床矿石硫化物的值明显不同。矿区外围宰格组(D3zg)膏盐层中石膏的δ~(34)S_(V-CDT)值为21.9‰~25.9‰,平均23.6‰,与毛坪矿床宰格组(D3zg)矿石硫化物的值相似。通过对比会泽、毛坪矿床中不同赋矿层位矿石硫化物、石炭系不同层位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和矿区外围不同时代膏盐层中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变化规律,提出会泽、毛坪铅锌矿床矿石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源于赋矿层位膏盐层中石膏硫酸盐的热还原。其中会泽铅锌矿的硫绝大部分来自石炭系膏盐层,只有10%的硫来自下伏的宰格组膏盐层;毛坪铅锌矿床中赋存于宰格组的矿体,矿石硫主要来自宰格组膏盐层,而赋存于摆佐组的矿体,矿石硫主要来自摆佐组膏盐层,即膏盐层是在原地被还原的。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石膏与甲烷等有机质发生热化学反应,全部被还原形成H2S,储存在层间裂隙或溶洞之中,同时发生大规模白云岩化;第二阶段淋滤了深部基底岩石中Pb、Zn等金属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与储存在层间裂隙或溶洞之中的富含H2S的流体混合,形成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富集沉淀,形成高品位矿石。  相似文献   

4.
新疆火烧云铅锌矿是2011年在新疆发现的世界级超级大型铅锌矿,为新疆和田地区首次发现碳酸盐岩沉积层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本文借助偏反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大型仪器,通过对岩矿石光薄片中岩矿石矿物分析,研究了矿床围岩和矿石特征,认为其围岩蚀变微弱、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简单,为原生铅锌碳酸盐(即菱锌矿和白铅矿),硫化物极少,从微观上确认其矿床成因为碳酸盐型原生喷流-沉积铅锌矿,属于SEDEX型铅锌矿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祝新友  汪东波  王书来 《矿床地质》1998,17(Z4):671-674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之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矿化以铅锌铜矿为主,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3个控矿的古含水层中,矿体形态复杂。矿石根据其结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呈角砾状构造,硫化物呈细脉浸染状,交代、粗粒自形等结构发育,主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含量很低,共(伴)生赤铁矿和磁铁矿;另一类矿石中硫化物呈稀疏浸染状,发育大量的胶状、草莓状结构。研究表明,角砾岩带是重要的找矿评价标志,矿床成因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石结构的特点更加支持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低温热液混合引起成矿物质的沉淀和成矿的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6.
南大西洋14.0°S热液区是由我国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热液区,该热液区位于南大西洋中脊与卡蒂诺(Cardno)转换断层相交的离轴内角位置。本文利用透反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14.0°S热液区的热液硫化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热液硫化物按照矿石构造可分为块状硫化物和烟囱残片两类,块状硫化物包括富铁和富铜硫化物,烟囱残片为富铁硫化物。块状硫化物矿石根据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又可分为致密型和多孔硫化物矿石,这种致密程度的差异取决于硅质物质的含量。块状硫化物矿相学特征表明,本区热液活动至少存在3个期次,表层堆积矿石中硅质物质的大量产出很可能与侵入型网脉矿的发育有关。表层堆积矿石贫Zn的特征,指示虽然该区热液具有多期次性,但热液系统内Zn再活化作用不显著,这种特征很可能是由于本区洋壳较好的渗透性导致。  相似文献   

7.
高兆富  朱祥坤  张衎  罗照华  包创  唐超 《岩石学报》2015,31(12):3725-3731
东升庙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狼山成矿带最大和最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目前该矿床硫的来源及成矿过程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矿区常见硫化物矿石和最重要的赋矿围岩——绢云石墨片岩中的硫化物分别进行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东升庙矿床的硫化物普遍富集硫的重同位素,且矿石与围岩中的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布范围均较为集中。绢云石墨片岩中的黄铁矿的δ~(34)S值在+19.4‰~+23.4‰之间,具有和当时海水硫酸盐相似的硫同位素组成,指示围岩中的不规则黄铁矿是孔隙水(海水)中的硫酸盐被完全还原后形成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在+28.3‰~+31.3‰之间,相比围岩中的黄铁矿明显富集硫的重同位素,指示两者具有不同的硫源。矿石中的硫可能源自基底地层中蒸发岩的溶解,由此形成的硫酸盐占主导的热液流体可萃取大量铅、锌等金属,当遇到狼山群地层中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时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从而造成硫化物的大量卸载,形成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8.
钟魏铅锌矿是我省的一个小—中型硫化物矿床,矿石中伴生的有益组分有:银、铋、镉、镓、铟等等,其中银的含量较高,分布广,具有一定规模。对矿石中的银加以综合利用,可以提高矿石的经济价值。目前世界上银产量的75%主要是以生产铜、铅、锌的副产品加以综合利用的。因此,探讨矿石中银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塔西南缘铅锌矿带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显示δ34S值范围在-38.3‰~24.0‰,具双峰式分布,推测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相混合是导致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一类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6‰~6‰,组成的矿石呈细粒、草莓状结构及浸染状构造;另一类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32‰~-24‰,组成的矿石呈粗粒、脉状或角砾状构造。两种流体受构造应力和压实作用的影响,沿着断裂或岩石的裂隙运移并相混合,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产生的HS-与Zn2+、Pb2+结合形成闪锌矿、方铅矿,在有利部位沉淀成矿。硫主要来源于海水硫酸盐。  相似文献   

10.
张青  袁晓玲  张鹏 《安徽地质》2009,19(4):260-263,267
通过对矿石物质组分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发现安徽铜陵新桥锰矿床的锰除主要赋存在菱锰矿中外,有约30%赋存在方解石和金属硫化物中,而且金属硫化物中含有大量金。认为方解石和金属硫化物中锰的大量存在是选矿过程中锰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该矿床具有较高的金综合利用价值,对寻找金属硫化物富集带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钨矿的矿石类型就911钨矿区目前已经勘探的钨矿化带来看,按照矿石的矿物成分,可以划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矿石类型:(一)云英岩型钨矿石(完全没有硫化物);(二)硫化物型钨矿石.这一类型的矿石,根据白钨矿的存在与否,和黑钨矿与白钨矿的数量关系,又可划分出三个亚类:1.硫化物~黑钨矿矿石;2.硫化物~白钨矿矿石;3.硫化物~黑钨矿~白钨矿矿石(简称混合矿石).  相似文献   

12.
对金川镍铜铂硫化物矿床Ⅰ、Ⅱ矿区主矿体典型钻孔中的不同类型矿石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铂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金川矿床中星点状矿石、网状矿石、块状矿石PGE 总量依次降低,由西至东24 号、1 号、2 号矿体的PGE 总量亦具渐次降低趋势。形成块状矿石的硫化物熔体PGE 分异作用较星点状和网状矿石更充分; 块状矿石铂族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其受晚期硫化物熔体分离结晶和单硫化物固溶体( MSS) 分离作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 星点状矿石是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较快速度冷凝和就地硫化物熔离的结果; 而网状矿石可能是硫化物熔体经深部熔离但未经充分的硫化物分离结晶作用贯入的产物; 块状矿石成因定量模拟结果排除了R 因子控制作用,不同矿体中块状矿石由不同程度的单硫化物固溶体( MSS) 分离结晶所形成。  相似文献   

13.
位于大兴安岭中段的内蒙古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产于二叠系黄岗梁组地层中,矿体分布受褶皱构造控制。矿体主要由层纹状、浸染状、块状构造矿石构成。矿区内矿化类型以层纹状、层状矿化为主,晚期为脉状矿化。矿床矿石硫化物硫同位素分析表明,早期矿化与晚期矿化具有不同的硫同位素特征:早期矿化硫化物的δ34S值(平均-4.31‰)明显小于晚期矿化硫化物的δ34S值(平均值为-1.83‰)。综合研究表明,白音诺尔铅锌矿是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床,受到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叠加,主成矿期发生于二叠纪。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9,(4):556-559
通过对老东寨铅锌矿矿石特征及选冶性能研究,发现矿石中铅、锌含量较高,且以锌为主,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伴生有用组分为银、镓、锗,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玉髓及炭质,确定矿物生成顺序为石英(硅化)→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石英。通过各浮选条件试验,认为该矿属于选矿性较好的硫化物矿石,螺旋洗样除去炭质、泥质可降低铅锌矿石浮选成本,并提出了一粗二扫三精的浮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毒砂的氧化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中毒砂与黄铁矿密切伴生,许多金矿床中的毒砂是金的直接载体。各地对卡林型金矿的开采使大量埋藏于在地下深处的硫化物矿石暴露于地表,有些被用来冶炼提金,有些则成废矿石,造成了大量的废矿坑和尾砂坝。硫化物在地表环境下的稳定程度与它们自身的性质有关。毒砂是一种中等稳定的矿物,只有在强碱性和还原环境中才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一、矿石一般特征:某岩浆硫化铜镍矿床,赋存于超基性岩体中,按合矿岩性和矿石构造,分为四种矿石类型:斜方辉岩稠密浸染状矿石、橄榄岩海棉晶铁状矿石、硫化物脉致密块状矿石、混染苏长岩浸染状矿石。以前者为主,橄榄岩矿石和硫化物脉矿石在其中呈脉状产出,混染苏长岩矿石产于接触边部。根据镍含量,分为一般矿石和富矿石(硫化物脉)。  相似文献   

17.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之晚古生代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矿化以铅锌矿为主 ,个别矿床含铜。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三个控矿的古含水层中 ,矿体形态复杂 ,富矿段往往赋存于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石根据其结构大体可分两类 :一类呈角砾状构造 ,硫化物呈浸染状 ,共 (伴 )生赤铁矿和磁铁矿 ;另一类矿石中硫化物以胶状、草莓状结构为主。硫化物硫同位素值具有较宽的范围 ,δ3 4 S为 - 39.2‰~ 14‰ ,主要集中在 - 2 9.3‰~- 17.7‰和 - 3.6‰~ 5 .1‰两个区间 ,分别与上述两类矿石相对应。研究表明 ,位于泥盆系与石炭系间的第二古含水层是最重要的找矿层位 ,角砾岩带是重要的找矿评价标志 ,矿床成因可能属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 ,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低温热液混合引起成矿物质的沉淀和成矿  相似文献   

18.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富铜矿石铂族元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单个矿体最大的镍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以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富Cu矿石在矿床中呈"鸡窝状"产出。基于富Cu矿石的空间分布、矿石结构、硫化物组合、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富Cu矿石的成因:硫化物发生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在重力分异或构造扰动下,富Cu、Pt、Pd的残余硫化物在局部聚集成矿。根据大量铂族数据的统计与模拟计算,获得了金川矿床母岩浆的PGE组成:Os=0.355×10-9,Ir=0.265×10-9,Ru=0.277×10-9,Rh=0.144×10-9,Pt=4.91×10-9,Pd=2.32×10-9,Ni=338×10-6,Cu=174×10-6。通过R因子与硫化物分异结晶过程模拟,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因子为300~1000,平均为567,R因子值在1号与24号矿体中明显大于2号矿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老东寨铅锌矿矿石特征及选冶性能研究,发现矿石中铅、锌含量较高,且以锌为主,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伴生有用组分为银、镓、锗,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玉髓及炭质,确定矿物生成顺序为石英(硅化)→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石英。通过各浮选条件试验,认为该矿属于选矿性较好的硫化物矿石,螺旋洗样除去炭质、泥质可降低铅锌矿石浮选成本,并提出了一粗二扫三精的浮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西成铅锌矿田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省利 《甘肃地质》1999,8(2):58-64
通过对西成铅锌矿田地层和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系统分析及有机质抽提物的气相色谱和色质谱联机分析,研究了有机碳含量与矿床的空间变化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种类与特征及有机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有机质在铅锌成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可能为以下4 个方面:(1)形成矿源层;(2)控制氧化还原条件;(3)通过吸附成矿元素或金属硫化物或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或螯合物),对成矿元素进行活化迁移;(4)有机质作为还原剂,还原硫酸盐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并提供部分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