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of 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Active oxygen free radicals can damage cell structure, even kill the cells, causing aging and cer- tain serious diseases (Bors et al., 1989). Usually, the production and scavenging of active oxygen free radicals are in balance in healthy hu…  相似文献   
2.
细胞膜系统,是细胞许多生命现象如收缩运动、信息传递、物质运输等的场所和调节关键部位。七十年代首先在红细胞发现了膜骨架。八十年代大多数红细胞膜蛋白已经提纯,其功能亦已清楚。在植物中,Palevitz等(1974年)在Nitella细胞中观察到肌动  相似文献   
3.
采用噻唑盐(MTT)比色方法研究在紫外线辐射损伤条件下扇贝多肽对免疫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扇贝多肽对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多肽具有抗紫外线氧化损伤的作用,可减轻或抑制紫外线对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扇贝多肽在0.5%-10.0%的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在正常条件下可显著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并且可拮抗雌激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提示扇贝多肽不仅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而且具有免疫增强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Lh-1所产多肽R-1的性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R-1对温度和pH稳定,在pH 11.0~12条件下,121℃处理1 h,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经3种不同浓度的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4 h后,活性保持在80%以上。与常见的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在一起反应,对抗菌肽R-1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可以配合一起使用,仅吐温和SDS对其影响较大。氨基酸分析表明,抗菌肽R-1由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甘氨酸(Gly)、蛋氨酸(Met)、丝氨酸(Ser)、丙氨酸(Ala)9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疏水氨基酸居多。抑菌试验表明R-1的抑菌谱广泛,对经培养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的扫描电境超微结构观察表明,R-1的杀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含有带正电荷的Lys与带负电荷的磷脂分子结合,然后R-1的疏水端插入到指示菌的疏水区,改变膜的构象,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从文蛤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了抗癌多肽,研究该多肽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抗癌多肽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地研究其抑制作用机理和抑制效应类型,结果表明:随着文蛤多肽加入量的增大,该酶活力呈指数下降,测得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112.9 μg/cm3,该多肽对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和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77.03和697.44μg/cm3,说明文蛤抗癌多肽与游离酶的结合导致酶活力的丧失,明显的强于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效应,底物的存在对该酶被文蛤抗癌多肽抑制作用起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葵多肽神经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葵神经毒素是一类能与可激动细胞电压门控钠通道发生亲和作用的海洋多肽毒素。根据80-90年代中期国际上对海葵神经毒素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其结构特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已有的结果表明,所有已发现的海葵神经毒素其同源性较高,拥有相似的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不规则环状结构的正确构象对毒素的心肌刺激活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作者认为:typeⅠ毒素的残基18和typeⅡ毒素的残基17侧链具有强流水性,对毒素的活性起关键作用;而typeⅠ毒素残基43和typeⅡ毒素残基40的疏水烷基侧链,可能对海葵毒素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蛋白, 利用超滤、凝胶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金乌贼蛋白水解物中制备抗氧化肽, 采用氨基酸序列分析仪和质谱(ESI-MS)确定抗氧化肽结构, 采用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对多肽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金乌贼蛋白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和分离纯化得到1个抗氧化肽(AEH-P3), 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质谱(ESI-MS)确定其结构为Ala-Pro-Pro-Glu-Asn-Gly-Met-Ala-Gln-Met (APPENGMAQM), 分子量为1045.22Da。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AEH-P3对DPPH自由基(EC50 4.01mg/mL)、羟自由基(EC50 4.66mg/mL)、ABTS自由基(EC50 3.44mg/mL)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EC50 6.03mg/mL)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Ala-Pro-Pro-Glu-Asn-Gly-Met-Ala-Gln-Met (APPENGMAQM)亦显示出了良好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 可以用于抗氧化相关的功能食品、药物或者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外源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处理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Gould胰岛素相关多肽受体基因(irr)和5种壳基质蛋白基因(nacrein、efcbp、n19、aspein及accb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irr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这与其在软体动物中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作用相一致。nacrein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也有显著升高(P<0.05),表明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两种外源激素都增强了马氏珠母贝的生长代谢水平;与对照组相比,n19、aspein与accbp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均下调(P<0.05),说明这3个基因的表达受到激素调节通路的抑制作用。此外,研究发现aspein与accbp两个基因的表达在各个实验样本中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说明这两个基因在激素通路中可能受到同一个上游因子调控。efcbp基因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稳定,各样本之间无显著性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9.
遗传信息通过信使核糖核酸、转运核糖核酸和核糖体转变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石。但是 ,许多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是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的 ,只有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系参与。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系是一类多功能蛋白质复合体 ,能识别、激活、转运氨基酸底物并按特定顺序合成多肽。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系同时具有酶和模板功能 ,因此被称为蛋白质模板。由于底物大部分是稀有氨基酸 ,经由该途径合成的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了解多肽非核糖体合成机理有助于寻找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有利于通过人工操作非核糖体合成酶系生产多肽类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已经使人们初步了解了多肽非核糖体合成的机理。本文将介绍非核糖体合成酶系组成、结构和多肽非核糖体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群体感应抑制(quorum sensing inhibitory, QSI)活性导向法, 对分离自山东威海近海底泥的真菌WH7-2开展代谢产物研究。综合菌落形态和转录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全序列分析, 菌株WH7-2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方法, 从该真菌大米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E, 5E)-3, 5, 7-三甲基-2, 5-辛二烯酸 (1)、不饱和脂肪酸酯混合物 (2—4)、镰红菌素-3-甲醚 (5)、脱水镰红菌素 (6)、(22E)-5α, 8α-过氧化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7)、(22E)-5α, 8α-过氧化麦角甾-6, 9 (11), 22-三烯-3β-醇(8)、3β-羟基-胆甾-5-烯-7-酮 (9)、6β-羟基-胆甾-4-烯-3-酮 (10)和(22E)-胆甾-5, 22-二烯-3β-醇 (1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酯混合物(2—4)具有QSI活性, 其他化合物无QSI活性。除5和6外, 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腐皮镰刀菌F. solani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