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6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微型和超微型浮游生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微型和超微型浮游生物宁修仁(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微生物观测和实验技术的迅速进展,使海洋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过去用普通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微细生物,而且对它们的分类,生态生理,特别是种群增长速率,营养行为和...  相似文献   
2.
冰芯记录表明,在过去的冰期期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在极地大洋生长的浮游生物是主要怀疑对象,因为CO2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而在有机物沉到洋底时停止了循环.对于气候来说,非常需要对浮游生物生产率进行一次很好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1995,26(6):573-574
MOURNINGPROFESSORZHENGZHONGWITHDEEPGRIEF郑重教授,字千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浮游生物学的创建者。1911年10月19日出生于苏州。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留校任助教。1936年考取清华水产学留美生,因抗日战争爆发,航线中断,1938年改赴英国留学。先在赫尔大学动物系主任、世界著名浮游生物学家人巴哈代(Hardy)教授指导下,从事北海浮游一生物生态研究,欧洲战争暴发后,他转学于剑桥大学、北威尔士大学。l942年又转入阿伯丁大学,194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6年任牛津大学研究助理。19…  相似文献   
4.
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西部300多个表层沉积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分析表明,几乎所有样品均含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但丰度相差十分悬殊,浮游有孔虫丰度介于0.5~36673个/g之间,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为0~1725个/10个视域,两者的分布规律相似。在陆坡区钙质浮游生物最富集,尤其在西沙群岛西南、南沙西部礁滩附近海区丰度最高;向深海盆区和陆架浅水区,钙质浮游生物丰度均下降。但从两者的丰度分布来看,其溶解程度不同,浮游有孔虫更容易溶解,在200~2000m水深区,丰度最高,2000m以下丰度锐减;而钙质超微化石的最富集区在500~3000m,且3000m以下仍较丰富。从碳酸盐的分布来看,本区碳酸盐的临界补偿深度(CCrD)为3500m,而CCD大于4300m,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由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构成。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对浮游生物群落和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以来 ,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基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 ,进一步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水域污染问题。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沿海养殖区赤潮频繁发生 ,对虾、扇贝等病害严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我国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海水养殖现状1.1养殖类型近年来 ,我国海水养殖在养殖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首先 ,由过去的单一种类养殖转变为多种类间养、轮养、混养 ,增加了复养指数 ,提高了水体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工业区排污口沉积物对海洋浮游生物生态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海洋围隔实验生态系中,厦门工业区排污口沉积物对浮游生物群体的影响,沉积物以两种污染浓度加入围隔生态系:11.2ppm和112ppm(干重),与对照组相比较,浮游植物的种类结构没有改变,但在受污染的水体中,硅藻的数量明显减少,由于沉积物在水体中起了消光作用,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体中的海洋细菌、微型鞭毛藻、浮游动物等能适应水体中沉积物的增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福建罗源湾浮游桡足类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1986年11月至1987年10月在福建罗源湾采集的浮游生物样品,分析研究了该海区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其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中网为强额拟哲水蚤、小型拟哲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网分别为2个和1个。中网桡足类与叶绿素a、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宜居地球、地外生命探索以及资源勘查等的需求使真核生物的早期溯源和演化趋势研究成为国际热点.根据已发现实体化石、分子化石和分子钟证据,将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划分为环境准备(2.45~1.70 Ga)、缓慢发展(1.70~0.80 Ga)、剧烈波动(0.80~0.64 Ga)、快速辐射(0.64~0.54 Ga)四个阶段.元古宙真核生物的出现、演化和辐射进程与地球氧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如冰期)的发生具耦合性,表现出早期生命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协同演化.真核藻类在1.70~0.80 Ga期间的缓慢演化可能与长期较低的大气氧含量(约为现今水平的1%~10%PAL)有关.低的大气-海洋氧化程度不仅限制了真核藻类生存空间,也通过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供应约束,限制了真核藻类初级生产力水平.因此,地球表层氧化可能是地球宜居演化,并孕育出真核生物等各种复杂生命的主要原因.从地球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角度探索生物圈演化或能对生命的过去和未来给出更为可靠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A new planktonic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I_a sp. nov., i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water sample was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s based on shape, size, surface micro-morphology, ornamentation of thecal plate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el‘iflagellar area and the intercalary bands as seen by f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sp. nov. is compared with other prorocentrum species with respect to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loom behavior.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sp. nov produces phycotoxins like some other Prorocentrum species. Four other red tide species in the family Prorocentraceae (Dinophyceae), namely P. balticum, P. minimum, P.micans, P. triestinum, were examined and identified by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y have been recorded as bloom-forming species. Some aggregates of Prorocentrum are observed at the end of blooms. An event of strong discoloration caused by P. donghaiense could be detected by satellite sensor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late spring, of 1995.  相似文献   
10.
于2006年10月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乌江渡水库、东风水库、洪家渡水库、引子渡水库和普定水库)中微微型浮游生物(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温度、溶解氧、pH、叶绿素等用YSI 6920进行原位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