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3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1625篇
测绘学   658篇
大气科学   1226篇
地球物理   1075篇
地质学   2622篇
海洋学   754篇
天文学   170篇
综合类   472篇
自然地理   5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combining FEM incemental technique with limit analysis concept is proposed for the study of the static strength of offshore platform in collision. Large deformation and plasticity are accounted for and the limit yield surface expressed by generalized stress for a tubular section is derived. The modified stiffness matrix of space beam element is formulated by Plastic Node Method.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beam columns can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t can trace the generation of plastic hinges during loading and finally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offshore platform against collision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32.
Phillips (1966)指出,Brunt-V?is?l? 频率的分布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之一。它是研究海水内部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关于海洋内波的研究。Brunt-V?is?l? 频率又称静态稳定性频率,更确切地应称作浮力频率,因为它与分层流体中作绝热移动的流体元的浮力变化相联系。Brunt-V?is?l? 频率(以下缩写成B. V. f.) 记作N。 根据B. V. f. 分布特征研究海水结构及动力学特性的论述颇多,但绝大多数侧重于深海大洋的研究,且时常将其上层撇开,从而可求得一个比较简单的解析式,这显然是由于海洋上层较其下层复杂的缘故。对于浅海陆架的情形,研究得比较少。前田明夫(1974)曾根据日本近岸(5公里以内)三个观测站上1-3天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日本近海上层海洋短周期海水温度起伏的动力学特性。本文试图对我国东海陆架浅海B.V.f.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3.
渤海湾海河口区是北京、天津二大城市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处,是一比较典型的海域。1972年以来曾对渤海湾进行过综合性的环境污染调查和研究,但由于受调查范围和项目的限制,对河口区特别是大沽口、北塘口区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甚少,尚不足以就有机污染对河口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作出科学判断。目前,有机污染已成为海河口区特别是其附近大城市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本文以化学耗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5)、溶解氧(DO)等项目作为耗氧有机物污染程度评价的主要指标(还有氮、磷、本集另有专文讨论),对海河口区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生态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有机污染评价提供数据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线性极化、电偶电流和高压釜挂片失重等法,研究了含氮、硫有机缓蚀剂和/或Me~(2+)对X60钢在CO_2饱和的盐水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含氮、硫的有机缓蚀剂在缓蚀过程中,开始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随后是以抑制阴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如与Me~(2+)复配使用,能明显地提高缓蚀效能。  相似文献   
36.
紫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全世界紫菜初级产品的年产值占人工栽培海藻总产值的2/3。目前我国的紫菜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紫菜育苗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步骤和关键,决定全年生产的成败,常规的紫菜育苗期通常仅限于每年晚秋的10~20d内,受到海况气象条件和育苗管理水平的制约,不能适时采苗和优质苗网的育成率低,出现苗期大面积病烂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正是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紫菜贝壳丝状体室内水槽育苗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37.
中国近海海水中的锌等微量元素,尚未进行过较为广泛而可靠的分布研究。极为零星的资料,还是近几年来在沿岸进行污染调查时,用陈旧的方法测定的。 世界海洋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文献报道的数据,常有一定的差别。这是自然变化,抑方法误差(包括所测形态),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采用单池示差反向极谱法,比较广泛而可靠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海水中,锌等微量,元素的离子(和不稳定络合物)的地球化学分布。测定锌、铅、铜、镉时,样品不加任何试剂,因而避免了元素存在形态的转移及被测离子的带入或损失。  相似文献   
38.
热红外波段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M ONTRAN模型内嵌6种大气模式的主要特性差异进行分析,并以中纬度夏季大气模式为例,分析了主要参数(如水汽、臭氧以及气温等)对估算热红外波段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的影响。论文最后对利用探空数据构造完整大气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9.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深度和垂直厚度等物理特征的空间变化。并与1992年12月-1993年2月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资料进行了比较,说明了CWB的时间2变化。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CWB两侧海水运动的各向异性,以及动力高度场的形势,指出了动力高度槽,CWB锋面  相似文献   
40.
INTRODUCTIONTheSCSisthelargestmarginseainthewestoftheNorthPacificOcean .Theprevailingwindinwinterisnortheast,whileinsummeritissouthwest .Itisstilluncertainthathowthecirculationandtemperature -salinityfieldassociatewiththemonsoonforcingandaccompanywithseveralkindsofvariationsbeforeorafterthesummermonsoonburst .DuringSECMEXin 1 998,twointensiveobservationperiods (IOP)havebeencarriedoutntheSCS (Fig 1 ) :IOP1 ,from 1 0Aprilto 5May ;IOP2 ,from 1 2JunetoJuly 6 ,inordertounderstand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