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7篇
  免费   1291篇
  国内免费   1906篇
测绘学   716篇
大气科学   1340篇
地球物理   1438篇
地质学   3375篇
海洋学   862篇
天文学   234篇
综合类   578篇
自然地理   74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曹磊  苏茂荣  周飞  李磊  杨宝宏 《地质通报》2019,38(4):632-642
内蒙古格勒敖包位于兴蒙造山带内,对该区奥陶纪岩浆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正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样品LA-ICP-MS锆石年龄为441.6±3.7~454.9±4.6Ma,形成时代为奥陶纪。经地球化学分析,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显示其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Th、U、K,亏损Ba、Sr;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s)La、Ce、Nd、Zr,亏损Nb、P、Ti;稀土元素总量为38.7×10~(-6)~120.23×10~(-6),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分馏程度较高,表现出较弱的负Eu异常。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格勒敖包奥陶纪岩浆源区为上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其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在古亚洲洋向北俯冲之后经历了岛弧岩浆作用旋回,为弧后伸张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2.
张海华  张健  黄欣  邱亮  苏飞  郑月娟  张德军 《地质通报》2019,38(9):1484-1500
内蒙古乌兰浩特地区出露一套缺少化石、遭受接触变质作用的厚层碎屑岩。在该套地层采集碎屑锆石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研究。80个锆石分析点的年龄可分为3个主要年龄区间:242~294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3.6±3.3Ma(n=50,MSWD=4.9),峰值年龄为261Ma;301~381Ma,峰值年龄为348Ma;454~530Ma,峰值年龄为487Ma。另有7个锆石分析点的年龄分别为824Ma、836Ma、859Ma、867Ma、1279Ma、1556Ma、2447Ma。261Ma的峰值年龄限定了该地层的沉积下限,即属晚二叠世林西组。主量元素SiO2含量为67.81%,Al_2O_3为18.22%,MgO为1.44%,CaO为0.41%,Na_2O为1.54%,K_2O为3.90%,K_2O/Na_2O为1.15~10.21;A_(12)O_3/(CaO+Na_2O)为4.87~26.38;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62.39×10-6~223.46×10-6之间,平均值为200.88×10-6,负Eu异常,Ce为1.00~1.05,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微量元素以亏损Nb、Ta、Sr,富集Rb、Ba、La、Ce、Pb、Nd、Sm为特征。以上分析表明,林西组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依据碎屑锆石年龄谱值信息,林西组沉积物源具多样性和复杂性,除东北各地块,同时存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物源信息,说明林西组沉积时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可能已经开始俯冲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983.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氧化物形式存在,另外南海边缘海结核中含有大量硅酸盐矿物,表明在南海结核成矿过程中受到大量的陆源碎屑矿物混杂;相对于大洋主要经济成矿区的多金属结核,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中主要的经济元素如Mn、Cu、Co、Ni和Zn质量分数较低,而亲陆源性元素如Fe、Ti、P、Nb、Pb、Rb、Sc、Ta、Sr、Th和REY(REE和Y)等质量分数较高;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水成成因,并呈现更低的Mn/Fe值;同时南海边缘海结核也具有较快的平均生长速率及较高的δCe正异常,表明其生长在更为氧化的海水环境。虽然较快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动荡的海水环境影响了南海边缘海结核的成矿,但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海洋也为南海边缘海结核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便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快速生长成矿。南海边缘海结核富集有Fe、Ti、Pb、Rb、Th和REY等金属元素,同样可以作为极具潜力的海洋矿产资源。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具有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4.
南海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通过分析NCEP/NCAR 1973~1998年(共26年)4~8月的再分析比湿场和风场资料,研究了南海夏季风期间的水汽输送特征.夏季,东亚上空水汽水平输送特征在各月有很大差异,这是夏季风环流系统演变的结果.孟加拉湾南部地区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地,来自上游孟加拉湾南部地区的水汽输送对南海季风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经向水汽输送主要有利于20~30°N之间华南地区的水汽辐合.从总的收支看,南海地区是一个水汽汇区.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的水汽输送通道存在明显差别.在爆发偏早年,从赤道印度洋到南海地区的输送通道建立早且维持时间长,4~5月南海易成为水汽辐合区;在偏晚年,南海地区水汽则是辐散的,不利于形成季风性降水.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与长江中下游旱涝年的水汽输送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85.
城市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近10年北京325m气象塔常年观测资料,研究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结构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总体是逐年递增的.气象塔西南方向的高层建筑群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建成,在SW方向,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在90年代增加明显,增加的幅度1997年和1999年之间较大,这一点与气象塔西南方向城市化的加快相符合.而在NE、SE和NW方向,从1987年到1994年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增加明显,1994年以后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86.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6月期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发展了一套自动的气相色谱系统和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此系统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对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附近的大气进行了采样分析.作者简单介绍了此自动系统以及采样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87.
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北京大学三维复杂地形中尺度数值模式,利用Landsat-TM卫星影像图和"北京海淀区北部地区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分别模拟了北京海淀区北部规划完成后和目前情况下的气象场和大气环境,并分析了规划区的建成对本地和整个海淀区的影响.通过将观测的直径小于10 μm的粒子即PM10总量加权分配得到源强分布,计算海淀区的PM10浓度分布,在目前源强分布调查很困难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法.试验表明规划区的建成会增加当地和其下风方向的热岛强度和PM10浓度.对规划区进行较为合理的布局,如相对增加树木减少建筑物的面积将会缓和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988.
讨论了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及其数值计算方案的极值原理,在理论上证明了连续问题及其数值格式均满足极值原理,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预报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只能在边界上达到,从而描述了特定的物理性质.这些问题在讨论入渗、蒸发问题的研究中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89.
Wang  Zhan-zhi  Min  Shao-song  Peng  Fei 《中国海洋工程》2021,35(5):767-778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 Four ships, a twin-propeller naval ship, two single-propeller container ships, and a single-propeller very large crude carrier (VLCC), we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Pedestrian networ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pedestrian navigation services and mobility mode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to extract pedestrian networks from crowdsourced tracking data based on a two-layer framework. This framework includes a walk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layer and a pedestrian network generation layer. In the first layer, we propose a multi-scale fractal dimension (MFD) algorithm 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walking patterns: walking with a clear destination (WCD) or walking without a clear destination (WOCD). In the second layer, we generate the pedestrian network by combining the pedestrian regions and pedestrian paths. The pedestrian regions are extracted based on a modified connected component analysis (CCA) algorithm from the WOCD traces. We generate the pedestrian paths using a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based point clustering algorithm from the WCD traces. The pedestrian network generation results using two actual crowdsourced datase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both geometrical correctness and topological correct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