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4篇
  免费   1187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测绘学   698篇
大气科学   873篇
地球物理   2333篇
地质学   4019篇
海洋学   783篇
天文学   366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6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1017篇
  2003年   774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分析地表沉陷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弹性薄板理论,建立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岩层和地表沉陷预计的一类新模型,并推导出地表任意点倾斜、曲率、水平移动以及水平变形的计算公式。该模型充分考虑到地质采矿因素(煤层倾角)及煤层上方各岩层的影响,克服传统预测方法的缺陷,特别是概率积分法关于拐点反对称要求。最后,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海底泉在滨海地下水排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给出了含有一个海底泉的在海底延伸的越流承压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水头在海潮作用下波动的近似解析解。该含水层顶底板隔水且向海底延伸有限距离。假设含水层的海底露头被一层隔水层覆盖,海底泉由一个渗透性很好的完全穿透海底含水层硕板的圆柱体渗漏天窗(海底泉孔)来表示。近似解析解中包含了6个参数:承压含水层的海潮传播参数,海底泉孔中心到海岸线的距离,表示泉的圆柱体的等效半径,海底泉孔中心到含水层海底露头处的距离,承压含水层的海潮载荷效率和弱透水层的越流。分析表明,如果海底泉孔中心到海岸线的距离远大于泉孔的等效半径,且海底泉孔中心到含水层海底露头处的距离远大于泉孔的等效半径时,解析解的近似误差可以忽略。然后本文讨论了解析解的两个基本性质,分析了海底泉对海底地下水水头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盱眙地区软土成因复杂,矿物成分特殊,本文通过对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颗粒分析、物理指标、膨胀性、压缩性等试验研究,对该软土的工程性质取得一些认识。结果认为该类软土中粘土矿物含量高、亲水性强,填土液塑限高、有机质含量高;在含水量高时碾压成饼状,含水量低时坚硬难以破碎,不能直接做路基填料,采用常规的掺灰处理效果不理想,是一种特殊性软土。  相似文献   
74.
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量化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指标,并利用正交小波变换所具有的良好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特点建立了包含18种典型海底的特征海底分类库,同时给出了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算法.通过分类算法将计划测量海区海底与特征海底分类库中的海底进行分类匹配,确定了计划测量海区海底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5.
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676~833 Ma)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产生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它们极有可能是源于地幔柱源(εNd(t)≈ 5,Mg#≈0.7,La/Nb≈0.7).大陆地壳或大陆岩石圈混染作用对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揭示,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火山岩和基性岩墙存在空间上的地球化学变化.它们总体上是产生于幔源石榴子石稳定区.而西北部镇安地区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则是形成于幔源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碱性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低(<10%)的条件下,拉斑玄武质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高(10%~30%)的条件下.武当山地区的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经受了浅层位辉长岩质(cpx plag ± ol)分离作用,而其他地区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演化则是受控于单斜辉石(cpx)±橄榄石(ol)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76.
城市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已经成为城市市政管理的重点内容,查清城市排水管网和水污染源的情况,建立专业的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将有利于城市发展。一直以来,数据质量是GIS建设的关键,通过一个基于GIS的可视化数据监理和查错系统,阐述系统的设计方案、监理流程和功能特点。结合广州市水污染源调查项目,对监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重点、难点应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7.
免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的测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免棱镜全站仪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对Nikon DTM-352免棱镜全站仪在无反射棱镜条件下的测距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包括照准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的反射目标测距、以不同的入射角(激光束与目标面之间的夹角)测距、瞄准不同透明度的反射面测距以及对物镜加罩测距,并通过对大量的测试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针对传统测量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来源多样、格式迥异的学习资料未能有效进行组织的问题,提出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实训教材的设计思路.结合测量实践课程的特点和AR技术优势,针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及书籍的信息负荷等方面,从课程内容的布局、虚实场景的结合及交互方式等几个方面对AR实训教材进行设计.实现了纸质教材与移动端课程内容的融合与实时交互,为移动背景下的数字资源与传统书籍的有机结合提供一种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79.
The Menilite Shales (Oligocene) of the Polish Carpathians are the source of low-sulfur oils in the thrust belt and some high-sulfur oils in the Carpathian Foredeep. These oil occurrences indicate that the high-sulfur oils in the Foredeep were generated and expelled before major thrusting and the low-sulfur oils in the thrust belt were generated and expelled during or after major thrusting. Two distinct organic faci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Menilite Shales. One organic facies has a high clastic sediment input and contains Type-II kerogen. The other organic facies has a lower clastic sediment input and contains Type-IIS keroge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both organic faci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kinetic parameters for immiscible oil generation by isothermal hydrous pyrolysis and S2 generation by non-isothermal open-system pyrolysis. The derived kinetic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iming of S2 generation was not 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ype-IIS and -II kerogen based on open-system pyrolysis as compared with immiscible oil generation based on hydrous pyrolysis. Applying these kinetic parameters to a burial history in the Skole unit showed that some expelled oil would have been generated from the organic facies with Type-IIS kerogen before major thrusting with the hydrous-pyrolysis kinetic parameters but not with the open-system pyrolysis kinetic parameters. The inability of open-system pyrolysis to determine earlier petroleum generation from Type-IIS kerogen is attributed to the large polar-rich bitumen component in S2 generation, rapid loss of sulfur free-radical initiators in the open system, and diminished radical selectivity and rate constant differences at higher temperatures. Hydrous-pyrolysis kinetic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t lower temperatures in a closed system, which allows differentiation of bitumen and oil generation, interaction of free-radical initiators, greater radical selectivity, and more distinguishable rate constants as would occur during natural maturation. Kinetic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hydrous pyrolysis show good cor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 (compensation effect) and kerogen organic-sulfur contents. These correlations allow for 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hydrous-pyrolysis kinetic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the organic-sulfur mole fraction of an immature Type-II or -IIS kerogen.  相似文献   
80.
在羌塘西部的三岔口一带泥盆系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生物礁——台地前缘礁。下层礁体厚7.28m,上层礁体厚40.98m。两个礁体均为叠置礁,礁体由礁基、礁核、礁顶组成。剖面显示发育有礁前垮塌角砾、礁格架、礁间及礁后环境。泥盆纪生物礁的发现为羌塘盆地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