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2篇
  免费   1283篇
  国内免费   1967篇
测绘学   1060篇
大气科学   675篇
地球物理   1082篇
地质学   3617篇
海洋学   860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457篇
自然地理   78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以2003年7月淮河洪水监测获取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试验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分辨率SAR图像的特点,之后通过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两层小波分解得到子图像,并在选择合适的能量计算窗口条件下,计算子图像的纹理能量,最后使用了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纹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波纹理分类方法对高分辨率SAR图像分类是可行的,可以获得高的分类精度,同时也指出了纹理分类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2.
传统上道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各单位统一采用以初测导线点处垂线为基准线、水准面为基准面的,把各相邻测站处局部水准面相连拼接成一个统一带状的平面坐标系统(定义为道路工程渐变平面坐标系)。本文提出顾及地球重力场模型,用GPS直接建立垂线和水准面系统的道路工程渐变平面坐标系的解决方案,从理论上统一了勘测坐标系(GPS平面坐标系)和设计、施工坐标系(道路工程渐变平面坐标系),消除了其间存在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973.
随着开发程度加剧,中海油增储上产不断突破下限,越来越走向深层、低渗、深水和稠油.渤海海域探明原油地质储量超60%为稠油,开发难度大.影响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有油藏类型、含油饱和度、隔夹层、小断层等,其中隔夹层影响最大.D油田为辫状河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的厚层块状特超稠油油藏.针对D油田砾岩夹层薄、地震预测精...  相似文献   
974.
单站测距资料定轨的困难限制了漫反射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测距资料的应用.为此,提出利用两行根数模拟多站SLR测距资料作为辅助,实现单站SLR测距资料定轨的方法.该方法对卫星Ajisai单站SLR测距资料定轨并生成5 d预报轨道,误差小于40 m,实现利用单站测距资料的轨道改进,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5.
起伏的地表条件限制了采集孔径范围并造成深层地震照明不足,为改善该类地区的成像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照明补偿方法.首先,基于小波束波场延拓算子和逐步累加的外推方法在波场延拓过程中解决起伏地表面的影响,并引入空间滤波函数压制虚拟层内的偏移噪音;其次,利用局部指数标架对上、下行波场分解,得到局部角度域成像和照明补偿因子.再次,利用计算出的成像值和照明补偿因子,在局部倾角域完成照明补偿.SEG起伏地表模型测试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深层构造照明度明显加强,不同角度成像振幅更加均衡,该技术为提高起伏地表地区的成像品质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76.
瞬变电磁扩散场到虚拟波场的精细积分变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瞬变电磁解释与反演方法主要对电阻率参数进行解释,较难给出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了能够较多获得地质构造信息,可将瞬变电磁扩散场信号转换为虚拟波场信号,提高瞬变电磁法的分辨率.本文采用精细积分法,实现了瞬变电磁扩散场到虚拟波场的转换.将一个高度病态的线性方程组转换成求积分的过程,大大降低了解决病态问题的难度.积分步长以2的指数增加,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设置合理的终止迭代条件,进一步提高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对典型地电模型的计算,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减小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证明了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对含有噪声信号的扩散场进行波场反变换,证明了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最后计算三维模型和实测数据的虚拟波场,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三维地质体的界面信息,证明本文方法稳定、可靠,可以对地下地质目标体的界面进行有效识别.本文方法相比预条件正则化共轭梯度法(PRCG),在计算效率方面提升了 4倍左右;本文方法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而PRCG的最大相对误差可达40%~50%,精度最高可提升10倍;在分辨率与稳定性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7.
分析总结了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甘肃前兆台网观测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该地震前有7个台站、4种观测手段、14个测项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既有长期、中长期异常,也有短期和短临异常,说明对资料的分析既要看短期变化,还要看中期和长期变化。出现异常测点的震中距多数在200 km范围之内。另外部分水位、流量和水温测点的资料记录到不同程度的同震效应;形变观测多数测点记录到比较明显的同震响应,记录同震响应的测点与震中位置、方向、距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78.
为客观预测在役公路梁式桥综合震害状况,考虑在役桥梁在运营期存在的病害问题,从压力和承压两方面建立在役公路梁式桥综合震害预测评价指标体系。以桥梁作为承灾体,建立在役公路梁式桥综合震害物元可拓模型,运用熵权法进行赋权,确定桥梁的综合震害状况。以一座在役梁式桥为例,运用上述模型确定算例的综合震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桥的综合震害等级为Ⅲ级,破坏等级中等,且根据结果分析影响桥梁震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该模型通过对多个指标关联系数的综合分析来评价在役梁式桥的综合震害等级,极大地提高了该模型评估的准确率及可靠性,为桥梁震害等级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提升桥梁综合抗震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79.
以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产出事件为研究对象,总结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现状,从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不明原因事件6个方面,分析2019年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典型事件进行总结,为地震台站跟踪分析事件记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蒲溪乡河坝村后山边坡属于老滑坡区,2014年6月以来,出现地表拉裂、鼓胀、下挫及挡墙剪切错断等现象,并不断加剧恶化,严重威胁当地民众安全。为预防滑坡灾害,当地政府在边坡前修建防护坝。为评估该防护工程效果,获取6个新建GNSS观测点实时变形观测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明确降水变率是造成该区形变的主要因素,进而采用边坡变形量行业常用GM(1, 1)模型,预测可能的边坡形变量,并与GNSS观测点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在防护坝建成1年7个月后,边坡变形速率逐渐减缓,防护工程治理效果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