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5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1572篇
测绘学   645篇
大气科学   1092篇
地球物理   1274篇
地质学   2811篇
海洋学   900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501篇
自然地理   83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为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通过开展构造-蚀变专项填图、典型矿床解剖等工作,重点研究了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定了13处找矿靶区,其中两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见到工业矿体,初步证明陕西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在矿田新一轮"攻深找盲"工作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2.
尼日尔Termit盆地主要发育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渐新世两个裂陷旋回,其起源于不同的动力学背景和运动学机制,相应表现出不同的盆地性质。其中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第二裂陷旋回受区域挤压应力环境下的非洲板块内部局部应力释放控制,具有逃逸盆地的性质,在盆地内部表现为典型走滑伸展特征。该旋回在第一期NW-SE控盆断裂基础上发育了NNW-SSE断裂体系,盆地整体呈现地堑地垒和半地堑结构,北部为双断结构地堑,南部为西断东超多米诺半地堑结构。古近系断裂的斜向拉张作用形成了大量雁列式正断层,以软连接方式相连,在二级构造单元内发育了大量构造调节带,分为同向型、对向型和背向型3大类,以同向叠覆型、对向平行型和背向叠覆型为主,成为Termit盆地最主要的构造调节带样式。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第二裂陷旋回及其构造样式控制了盆地沉积体系,在始新世Sokor1初始裂陷期形成了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渐新世-早中新世Sokor2深陷期沉积了湖相泥岩,形成了盆地主力储盖组合。同时,该旋回的构造调节作用形成了大量断块和断鼻/断背斜构造,成为Termit盆地的主要圈闭类型。渐新世-早中新世的深陷期导致断层沟通白垩系成熟烃源岩,在盆地内发生广泛的垂向和侧向运移,该时期断层的活动强度决定了古近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Sokor1和Sokor2段中下部岩性圈闭及Sokor2段成藏组合是Termit盆地的下步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983.
尼日尔Termit盆地地层水矿化度低(矿化度为200×10-6~1 500×10-6),油气水系统和流体类型非常复杂,不仅发育多套油气水系统,而且正常油气层、低阻油层均存在。实践证明,应用单一的资料和相同的方法很难评价如此复杂的流体类型,尤其是低阻油层的识别。通过已钻井证实,该盆地古近系Sokor1组和白垩系Yogou组普遍存在低阻油层,其电阻率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同一沉积时期内油层电阻率与相邻水层电阻率相近,二是油层的电阻率与邻近泥岩的电阻率相近。根据薄片、扫描电镜、黏土X 衍射、压汞等资料,考虑岩石粒度、孔隙结构、黏土矿物含量及类型、油层厚度、导电矿物等,分析研究了该盆地低阻油层成因的微观机理和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颗粒细、黏土含量高及微孔隙发育导致束缚水含量高是目标盆地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微观机理。宏观影响因素主要是油层薄和咸水泥浆侵入。根据低阻油层成因及其测、录井资料的响应特征分析研究认为,综合利用电阻率和自然伽马、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相对值交会图,将录井油气显示定量化得到的录井油气显示级别的综合指数GEOFI与气测总烃TG交会图,RFT压力资料计算的流体密度可以有效识别该盆地低阻油层。研究还揭示了低阻油层在Termit盆地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平面上分布在Dinga地堑、Fana低凸起和Yogou斜坡的各油田中,纵向上主要集中在第三系Sokor1组的E1、E2小层河流相沉积及白垩系三角洲和湖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中。  相似文献   
984.
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海洋油气资源,近年来利用孔隙水地球化学手段结合流体反应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进行勘探已 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针对南海神狐海域钻探GMGS-1航次的数据资料,用孔隙水溴碘摩尔数比值拟合全新世流体运移速率, 构建了二期次非稳态水合物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并以SH7站位作为应用,发现自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水合物成藏系统处于衰 退状态。通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了解到影响模型输出的参数权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沉积物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沉积埋 藏速率。进一步数值分析表明,在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有机质含量与水合物饱和度满足线性相关,其他主要参数与饱和度 的关系并非单调函数,且主导水合物稳定区内的甲烷物源是深部外源流体所携带的甲烷。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资源 勘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85.
轻非水相液体(LNAPL)进入到地下环境中,首先在非饱和带进行垂向迁移,到达毛细带后在地下水面以上形成饱和透镜体。准确预测LNAPL渗漏在毛细带形成的透镜体厚度,对于LNAPL的去除及污染含水层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模拟实验测定了水-油两相吸湿及脱湿曲线,采用水-油饱和度-压力曲线拟合出了吸湿及脱湿进入压力。根据透镜体达到稳定状态时脱湿、吸湿压力水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透镜体厚度的预测计算方法,并以中砂和粗砂为例,预测出实验条件下柴油在毛细带形成透镜体稳定时的厚度分别为4.61 cm和1.29 cm。通过室内模拟槽实验,测得柴油在中砂和粗砂中迁移时形成的透镜体厚度分别为5.30 cm和1.50 cm。预测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0%和14.0%。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脱湿与吸湿曲线是在非干燥情况下测得,从而导致预测的透镜体厚度偏小。  相似文献   
986.
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2015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鱼类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网水平拖网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浮游生物35种,其中鱼卵21种,仔稚鱼23种。鱼类浮游生物隶属于8目18科34属,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鱼衔属(Callionymus spp.)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其中,鳀和鱼衔属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渔场海域,鲬主要分布于吕泗渔场海域,小黄鱼多分布于吕泗渔场北部海域。生态类型包括半咸水型、沿岸型和近海型种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可划分为以鱼衔属、鳀为优势种的站位组A(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海域)、以小黄鱼、黄鲫(Setipinna taty)等为优势种的站位组B(主要位于江苏沿岸海域)和以鲬为优势种的站位组C(主要位于江苏沿岸-近海海域),以站位组B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各站位组的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和适温类型组成不同,这与其所处的海域生境有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春季黄海中南部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和表层温度。同时也受洋流、底质类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可为今后科学制定该海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量化管理等资源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7.
In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s, spatial patterns of larval fish assemblages (LFAs) tend to exhibit geographic stability because of relatively stable spawning site selection and predictable oceanographic phenomena such as eddie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FAs, we conducted a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ichthyoplankton survey from April to July in 2013 in the shallow waters (<20 m) of Haizhou Bay, China. Our analysis indicated three distinct assemblages, which were stable geographically but exhibited a gradual and directional change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over our study perio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o‐variate for determining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FAs, likely owing to temperature effect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awning period selection of adult fish, along with known temperature‐dependent survival rates of larval fish. Study of LFA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is essential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adult fish spawning behavior, and has potential to infor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e.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n coastal systems.  相似文献   
988.
文章针对我国关于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的法律体系存在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概括总结相关国际公约和指南文件的主要内容,对包括国际公约、国内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等在内的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法律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履行国际义务、提高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规范的法律效力、建立系统独立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法律体系和将管理范畴扩展至全部海洋油气生产设施的启示和建议,为完善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的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文章以2012年新加坡籍"BARELI"轮触礁事故后的海洋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为例,对多参数水质测试仪的基本情况、操作步骤、监测结果和质量保证等进行简述。多参数水质测试仪具有便携性、易于操作性、测试快捷性和数据准确性等优势,应用效果良好,适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尤其是应急监测,应促进其标准化、规范化和业务化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0.
海洋科学考察船是开展海洋科学考察研究最为根本的支撑平台,其运行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且直接关系到海洋科学考察的水平与实效。文章针对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考察船的运行管理,从科考船基本情况、科考船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及其与船载科学服务的协同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解析,以求为我国科考船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