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模型生成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产品,并对其进行“点对面”模糊检验试验。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和SWC_WARMS模式最大小时雨量(≥20mm/h)的“点对面”TS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点对点”评分,短时强降水(≥20mm/h)预报结果可在30~40km范围内进行调整;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在概率为30%时TS评分达到最大,Bias接近为1,预报偏差最小;短时强降水(≥20mm/h)概率预报比SWC_WARMS模式最大小时雨量(≥20mm/h)预报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一种由单值预报生成定量降水概率预报的方法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莹  赵琳娜  段青云  梁莉  巩远发  董航宇 《气象》2013,39(3):313-323
利用198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淮河流域59个站的降水观测及同时段美国GFS集合预报模式回算的24 h降水量集合平均预报资料,建立条件亚正态分布函数的概率预报模型并得到集成预报.针对淮河流域子流域的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生成的集成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在所有子流域和各个季节的误差都有显著降低,其中蚌埠至洪泽湖流域6月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11 mm.4个子流域通过该模型得到的集成预报的Brier技巧评分在0.16~0.61,说明该集成预报在整年都具有一定预报价值.在淮河上游大坡岭至息县流域,当实际日面雨量阈值为0.00~7.82 mm的预报时,夏季的集成预报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报;但当实际日面雨量阈值为18.12 mm时,夏季的集成预报表现出较好的可靠性.百分位评估则进一步表明该集成预报能较好地预报出小量级的面雨量,而对30.00 mm以上面雨量的预报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3.
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经常被用作区域范围监测城市区域,但是其低空间分辨率和"溢出"效应容易导致产生较差的结果。经过分辨率更高的Landsat数据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但所需的大量人力限制了其在大尺度下应用。本文利用非监督机器学习,提出了一种结合Landsat和DMSP-OLS的30 m分辨率城市提取方法。基于城市像元常常同时拥有两种特性(如更高的夜间灯光强度和位于不透水面区域),分类学习的训练样本被自动提取。然后,两种数据提供的4种互补的特征(光谱、纹理、不透水面指数和夜间灯光强度)被用作城市/非城市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仅仅使用单一数据源,结合两种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城市提取结果,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可靠且高效地提取大范围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34.
2012年11月5日,我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包括我会理事长刘丛强院士,副理事长郑永飞院士、刘嘉麒院士、徐义刚研究员、朱立新研究员、邹才能研究员在内的22名常务理事,以及列席会议的部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40人出  相似文献   
35.
一、我国耕地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人增地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近30年来,我国大约减少了3亿多人口的出生,但我国人口绝对数仍然十分庞大。未来十几年,中国预计平均年净增人口1000万以上。人口有增无减,耕地面积却在1990年~1996年连续7年里以平均410万亩的速度递减。1999年,耕地净减654.9亩。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气温观测记录缺测的问题,选择反距离权重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普通克里金插值(Ordinary Kriging,OK)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三种方法,以湖北省2020年为例,对全省逐日平均气温(T)、最高气温(Tmax)和最低气温(Tmin)进行空间插补,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对3种方法的插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MLR插补得到的Tmax、Tmin、T的MAE最小,分别为0.41℃、0.31℃和0.20℃,其中T的插补误差在1℃以内的站点比例高达100%;相比IDW和OK,MLR插补结果的MAE空间分布均匀,其不仅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随季节变化也相对较小。单站试验结果表明,当用于MLR模型的样本数量越多、时间离散度越大时,MLR对气温的插补效果越好。总体上,对日气温缺测数据的插补效果,MLR最优,IDW次之,OK最差;对于建立气象站点长时间连续气温数据集而言,MLR更适合解决区域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37.
正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千人计划学者程海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于2016年6月30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Article的论文,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详细和最准确的亚洲季风变化记录。石笋U系定年及与氧同位素测定相结合可以帮助人类了解过去古气候的变化,但以前受方法局限多数年代测定极限都在50万年左右。这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亚洲夏季风可以追溯到64万  相似文献   
38.
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角果木属(Ceriops)5个物种24个个体加上外类群木榄共125个序列,包括rpl20-rps12,atpB-rbcL,trnL intron,trnL-trnF,trnT(UGU)-trnL(UAA)共5段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总长度为2716 bp。基于以上合并序列,采用最大简约法、贝叶斯法和邻接法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呈现出高度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角果木属包含两个大的分支:(1)角果木C.tagal和澳洲角果木C.australis构成一个分支;(2)十雄角果木复合体内的3个物种(十雄角果木C.decandra、齐氏角果木C.zippeliana和拟十雄角果木C.pseudodecandra)组成另一分支,其中齐氏角果木和拟十雄角果木为姊妹种,该分支3个物种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均显著大于传统物种角果木和澳洲角果木之间的遗传距离,并且每个物种的单系性在系统树上均得到强烈支持。研究结果支持了Sheue在最近研究中关于该属物种地位的处理,进一步探讨了角果木属系统发育关系与该属生物地理分布模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2011年12月3日,我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二十多名常务理事出席会议,部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列席会议。会议得到了中国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李世杰秘书长主持会议。我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邹才能副院长代表石油勘探院致欢迎辞,表示尽  相似文献   
40.
城市地区地面沉降造成地面高程损失,威胁各类设施的安全运行,影响地表径流和水文循环,监测地面沉降现状并揭示其形成机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2011年的ALOS-PALSAR影像和2015—2019年的Radarsat-2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小基线集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BAS-InSAR)获取武汉市两个监测阶段的地面沉降速率、沉降时间序列,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规划单元尺度地面沉降的主导驱动因子及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7—2011?年和2015—2019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分别为-3.53 mm/a和-1.48 mm/a。地面沉降较为显著的区域:2007—2011年,是汉口、沙湖沿岸及以北、南湖以西和白沙洲地区;2015—2019年,是汉口、沙湖北和白沙洲地区。(2)?局部性、阶段性、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相关是两个时期武汉市地面沉降演变的3个特点。(3)水文地质条件作为必要条件,通过与地面荷载、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施工因素交互作用形成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格局,2007?—2011年的工程施工因素、2015—2019年的地面荷载因素与水文地质条件交互作用明显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