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植物细胞核生物反应器技术快速发展,外源基因表达量低下一直是困扰该表达体系的一个瓶颈,衣藻叶绿体表达体系的建立为克服这一瓶颈带来新的希望.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外源基因在衣藻叶绿体中的表达量,国内外学者近几年来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外源基因的同质化程度、衣藻叶绿体转录顺式作用元件及衣藻叶绿体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性等几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72.
为满足PCR仪温度控制升降温速度快,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文章就PCR仪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详细讨论,提出硬件设计方案和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际应用证明,文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达到了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3.
考虑参考输入由外系统给出的状态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在正弦干扰下的最优输出跟踪问题.利用逐次逼近法,通过构造线性非齐次两点边值问题序列,求得了用于补偿时滞的伴随向量.分别利用参考输入外系统状态、干扰及其导数信号引入前馈控制作用.得到的控制律包含精确反馈项、前馈项和伴随向量极限形式的时滞补偿项.通过引入参考输入观测器解决由于引入外系统状态而导致的前馈控制律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4.
从胶州湾污染区域的沉积物样品中筛选获得1株对重金属元素反应敏感的菌株,经鉴定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对该菌株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物学特征及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量的重金属铜、锌离子对菌株产生显著的影响,并通过形态与色素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当培养基中 Cu2+浓度为125 mg/dm3,Zn2+浓度为800 mg/dm3时,孢子萌发会完全受到抑制,同时菌丝也发生严重变异。菌株色素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呈现从灰绿色到浅黄色的颜色变化,随着Zn2+浓度的增加呈现从灰绿色到白色的颜色变化。在菌株生长的离子浓度范围内,一定量的 Cu2+浓度能提高 CAT,GOD 酶的活性作用,在Cu2+浓度为25 mg/dm3时活性作用最强;在25~75 mg/dm3时,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活性作用逐渐减弱,浓度增加至100 mg/dm3时菌丝不能生长。Cu2+对菌体金属硫蛋白的影响不规则。在 Zn2+浓度为100~400 mg/dm3的培养基中,CAT,GOD酶和金属硫蛋白的活性作用随着Zn2+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在Zn2+浓度为400 mg/dm3时酶和金属硫蛋白活性达到最强。Zn2+浓度增加至600 mg/dm3 时,菌株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275.
从胶州湾污染区域的沉积物样品中筛选获得1株对重金属元素反应敏感的菌株,经鉴定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对该菌株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物学特征及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量的重金属铜、锌离子对菌株产生显著的影响,并通过形态与色素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当培养基中 Cu2+浓度为125 mg/dm3,Zn2+浓度为800 mg/dm3时,孢子萌发会完全受到抑制,同时菌丝也发生严重变异。菌株色素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呈现从灰绿色到浅黄色的颜色变化,随着Zn2+浓度的增加呈现从灰绿色到白色的颜色变化。在菌株生长的离子浓度范围内,一定量的 Cu2+浓度能提高 CAT,GOD 酶的活性作用,在Cu2+浓度为25 mg/dm3时活性作用最强;在25~75 mg/dm3时,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活性作用逐渐减弱,浓度增加至100 mg/dm3时菌丝不能生长。Cu2+对菌体金属硫蛋白的影响不规则。在 Zn2+浓度为100~400 mg/dm3的培养基中,CAT,GOD酶和金属硫蛋白的活性作用随着Zn2+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在Zn2+浓度为400 mg/dm3时酶和金属硫蛋白活性达到最强。Zn2+浓度增加至600 mg/dm3 时,菌株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276.
贝类是中国水产动物养殖第一大品种。贝类加工产生的大量下脚料贝壳常作为废弃物丢弃或用于低值饲料的生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将贝壳充分利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增加贝类附加值,对提高中国贝类产业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水平,促进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利用贝壳开发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将来贝壳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7.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对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监测时受分辨率、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通过单一的影像数据提取互花米草时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与影像融合的面向对象互花米草提取方法。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区域的点云和多光谱影像。先将地面滤波后提取的植被点云与多光谱影像进行特征组合优化,然后对融合影像采用FNEA算法进行多尺度分割后采用基于改进的最近邻算法进行面向对象分类,最终得到的互花米草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了82.53%和86.43%,较未融合点云的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22.34%和7.66%,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从89.54%提升至92.61%,且融合点云后影像能够有效区分两种生长状态的互花米草,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互花米草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78.
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短报文每次通信数据长度只有78个字节,每次通信后间隔60秒或者300秒才能进行下一次通信,远远满足不了海洋观测实时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海洋观测实时通信系统,北斗多卡机作为数据发送端,采用哈夫曼压缩算法将观测数据压缩后分成多个数据包,通过多个北斗卡分别发送,岸站接收系统接收到分包的数据后,将接收的数据包解压缩并整合成完整的观测数据。哈夫曼压缩算法将观测数据压缩50%左右,将1组观测数据压缩后发送3次,通过岸上3个月和海上1个月的测试,观测数据接收成功率达到了96%以上,验证了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海洋观测实时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9.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和RACE技术,从坛紫菜cDNA中获得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序列,该段序列含2538个核苷酸包含一个终止密码子TAG和191 bp的3'端非编码区(UTR),可编码846个氨基酸.该段序列中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C末端第813位氨基酸是丙氨酸(A),表明是一个C<,...  相似文献   
280.
痕量元素在海洋环境中不仅能够密切参与物质循环,显著调控生命代谢,有些情况下还会对浮游及底栖生物产生抑制和毒害,是海洋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双刃剑”。工业革命以来,海洋不断吸收大气CO2使得海水pH和碳酸根浓度持续下降,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海洋酸化的现象。海洋酸化作为新的环境胁迫打破了痕量元素在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中既有的平衡态势,导致痕量元素在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本文从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体系中的赋存形态与交换过程入手,探讨了海洋酸化条件下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体系中的扩散迁移与再平衡行为,分析了由此产生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可用性影响。最后,对海洋酸化与多种环境条件、多种污染物联合作用所导致的与痕量元素相关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海洋酸化与痕量元素协同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