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1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进步显著,初步形成了以港口装卸、海上起重机、海底铺管、大型汽车滚装船等传统装备为主导的制造基地;同时,海水淡化核心装备、海洋防腐材料、水下作业机器人、游艇装备等新兴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整体产品低端、研发力量小且分散、试验研发平台严重不足等制约"瓶颈"。文章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查询分析了福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出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明确发展思路,提出建设具有海西特色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重点领域、编制福建省海洋工程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升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能力、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扶持政策、构建比较完整的重点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曾焕彩 《海洋科学》1978,2(4):34-39
渔埸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科学与海洋渔业关系的一门科学。即研究海洋环境条件与海洋渔场、渔汛等关系的科学。 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一直到5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的沿海国家,对于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关系的认识,才渐趋向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例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渔业部门积  相似文献   
3.
双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 0 0 1年双斑东方人工繁殖及育苗过程与结果 .在春季当海水水温达到 1 6℃以上时 ,用DOM、LRH A3或HCG进行催产 ,混和或单一使用 ,剂量视亲鱼性腺成熟度而定 .受精卵在水温 1 8.0~ 2 2 .4℃、盐度 2 2 .1~2 8.6条件下 ,经 1 1 7~ 1 56h孵化 .用 2 0 5万尾开口仔鱼培育出平均全长为 3 7mm ,平均体重为 1 .3 g的鱼苗 52 .3 5万尾 ,成活率 2 5.5%.此外 ,对亲鱼的暂养、催产、受精卵的孵化、仔鱼的前期培育和后期培育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4.
国外软骨藻酸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骨藻酸相继从一些海洋红藻和硅藻中被发现并分离出,研究表明其为神经毒素、递质,当它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发生胞溶现象,从而破坏边缘系统结构而产生记忆力丧失等症状。目前,检测其含量有化学和生化二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产后雌鳗再生殖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73年开始,我们对产后雌鳗再生殖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产后亲鳗并不象过去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必然死亡,恰恰相反,多数能够成活。 1977年以后,我们有意识地用海水和淡水对产后雌鳗进行了饲养,观察并探索其再次繁殖的可能性,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2001—2004年对人工诱导大黄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进行倍性检测,胚胎眼泡期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测定,鱼苗和成鱼阶段用流式细胞法,结果表明,胚胎染色体数目2n=48条为二倍体,3n=72条为三倍体.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鱼苗和成鱼个体时,若受测样品的DNA相对含量值与已知对照组二倍体的比值约为1.5:1,其个体为三倍体;比值约为1:1,则为二倍体,无论用肌肉或尾鳍组织,皆可检测出其个体的倍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青蛤Cyclina sinensis软体部重量和三种生化组分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6-9月,随着性腺的发育,青蛤标准动物(壳长34mm±0.4)软体部干重、蛋白质和脂类含量逐渐增大。8月,软体部干重和含脂量达一年中最高值,雌、雄个体含脂量分别为75.7mg和74.6mg。而软体部蛋白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产卵前的9月份,雌、雄个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6.6mg和303.7mg。雌性个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在这期间无显著变化,雄性个体则升高。从10月上旬开始,随着配子的排放,软体部干重、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急剧下降至一年最低值。11月后又逐渐恢复至初春水平。软体部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2—1月较高,出现一年的第二个高峰。作者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冬季青蛤代谢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8.
福建海区条斑紫菜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琼珊 《台湾海峡》2001,20(2):210-215
本文报告了对采集自福建自然海区的条斑紫菜进行的2a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壳孢子的放散时间比坛紫菜迟1-1.5个月;壳孢子放散延续时间比坛紫菜长;放散高峰期间出现在11月中旬;骤然降温可以促进壳孢子集中放散;单孢子放散以水温20℃左右较佳。莆田及其以北海区可能比厦门更适宜栽培条斑紫菜。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海洋捕捞业管理策略和投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天元 《台湾海峡》1997,16(2):239-244
本文收集了1985 ̄1994年福建省在台湾海峡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50对拖网渔船、120艘单拖渔船、48组灯光围网渔船、38对大围缯渔船、31艘定置网渔船的技术参数及生产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其适正捕捞力量、经济指标,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1)根据台湾海峡渔业资源,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已成为进一步发展海洋捕捞业的关键。(2)由于台湾海峡的渔业资源正遭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应当限制捕捞力量  相似文献   
10.
轮虫的营养强化对大黄鱼生长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智莺  游岚 《台湾海峡》1996,15(A00):6-10
本文报道了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中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后,饵料效果对大黄鱼仔的生长及存活率影响的试验结果,以验证所采用的生物饵料营养强化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