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测绘学   591篇
大气科学   347篇
地球物理   389篇
地质学   1416篇
海洋学   35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提出了高层建筑多塔楼连廊结构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并进行了结构抗震分析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连廊采取柔性连接后,结构在连廊连接处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结构的基底剪力明显减小,柔性连接有一定的耗能能力,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2.
孙伟峰  李美成  赵连城 《海洋学报》2010,32(9):6185-6192
给出了一种在非粒子反转条件下量子阱和量子点激光器的红外发射机理. 此种红外发射是基于在同一作用区产生并作为红外场相干源的两种带间跃迁激光场的共振非线性混合. 这种频率下转换机理并不依赖于在半导体激活媒质中的长时相干假定条件,在室温和泵注入电流条件下仍然有效. 频率下转换的固有效率可以达到相当于每个可见光子产生一个红外光子的量子极限值. 根据红外发射的可参变特性,这种非粒子反转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长波红外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基于Savart偏光镜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在时空混合调制模式下图像形成、数据分布的特点,论证了视场补偿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更适用于单色光条件下的时空混合调制工作模式,并提出了时空混合调制模式下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最后,应用这种方法对实验获取的干涉图进行了数据处理,并成功复原出了光谱.  相似文献   
994.
对水下机器人(AUV)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控制设计中的权函数选取方法进行探讨,并就频域分析给出一种公式化方法,解释其物理意义.此方法可依据控制对象的频率特性,简单的确定其权函数.AUV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实例表明,按此方法选取权函数设计得到的控制器可以对跟踪性能、鲁棒稳定性、干扰及模型摄动抑制等设计指标进行折衷.  相似文献   
995.
状态检测防火墙,是目前最常见的防火墙,这种类型的防火墙,需要维护每个连接的状态信息。近年来随着P2P应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BT下载、视频直播、点播的广泛应用,状态检测防火墙需要维护的连接数越来越多,造成防火墙空间使用量过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能够支持大规模连接数的状态检测防火墙SDBF(Stateful DetectingBloom Filter),与传统的状态检测防火墙不同,SDBF防火墙将每个连接的标识信息存储在Bloom filter内,并将Bloom filter放在片内SRAM中。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使用6MBytes片内SRAM的情况下,SDBF防火墙能够支持100万连接数;其内存使用量,远小于支持100万连接数的传统状态检测防火墙。  相似文献   
996.
A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is a logical study frame for water-mass mixing since water parcels spread along such a surface without doing work against buoyancy restoring force. Mesoscale eddies are believed to stir and subsequently mix predominantly along such surfaces. Because of the nonlinear nature of the equation of state of seawater, the process of accurately mapping a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necessarily involves lateral computation from one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 (CTD) cast to the next in a logical sequence. By contrast, the depth of a potential density surface on any CTD cast is found solely from the data on this cast. The lateral calculation procedure causes a significant inconvenience. In a previous paper by present author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You, 2006), the mapping of neutral density surfaces with regularly gridded data such as Levitus data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note, I present a new method to find the depth of a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from a cast without having to specify an integration path in space.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point is required that is on the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and thereafter the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can b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CTD casts in any order. This method is only approximate and the likely errors can be estimated by plotting a scatter diagram of all the pressures and potential temperatures on the neutral density surfaces. The method assumes that the variations of potenti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ith respect to the values at the reference point) on the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are proportional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reference point in order to approximately satisfy this assumption, and in practice this is found by inspecting the θ-p plot of data on the surface. This may require that the algorithm be used twice. When the straight lines on the θ-p plot, drawn from the reference point to other points on the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enclose an area that is external to the cluster of θ-p points of the neutral density surface, errors will occur, and these errors can be quantified from this diagram. Examples showing the use of the method are presented for each of the world's main oceans.  相似文献   
997.
将各向异性介质分成各向同性背景介质和各向异性异常介质,并提出一种空间-波数混合域方法实现了各向异性介质下直流电阻率法的三维数值模拟.不同于传统直流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本文算法直接对空间域异常电位满足的偏微分方程沿水平方向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使水平方向转换成波数域,保留垂直方向为空间域,可根据地下介质电流密度变化的快慢灵活剖分.这样可把空间域异常电位满足的三维偏微分方程转化成不同波数满足的一维常微分方程,把一个大规模三维数值模拟问题分解为多个一维数值模拟问题,利用一维有限单元法求解方程组,并通过采用压缩算子迭代计算,最终获得较为精确的数值解.与自适应有限单元法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测试了算法的收敛性,结果表明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算法的收敛性只与异常体和围岩之间的电导率差异相关,而与异常体大小和埋深无关;分析了算法计算效率,结果表明算法的计算效率与剖分网格节点成线性关系,算法可在微型计算机中较快计算出剖分节点总数超过千万的各向异性模型的结果;设计简单观测系统并验证其具有反映地下各向异性结构特性的能力;最后模拟异常体沿着不同方向旋转不同角度时的响应特征,对比分析可知异常体为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998.
高级变质岩中深熔作用的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春景  王伟 《地学前缘》2007,14(1):125-134
深熔作用在高级变质岩中非常普遍并受到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变质相平衡研究的突破性发展,利用THERMOCALC程序和视剖面图方法可以定量研究固相线以上的熔体形成、熔体分馏和退变质反应。变质沉积岩中的熔融作用主要有三种机制饱和水固相线上的熔融、白云母脱水熔融和黑云母脱水熔融。在模拟泥质岩石的KFMASH体系和NCKFMASH体系中的相平衡计算表明,NCKFMASH体系中铁镁矿物的相平衡关系受KFMASH亚体系中矿物相平衡关系的控制,但KFMASH亚体系中固相线位置要比实际的高50~60℃。因此,模拟泥质岩石的固相线以上的相平衡关系最好在NCKFMASH或组分更多的体系中进行。相平衡研究表明麻粒岩相岩石的保存与熔体丢失有关;混合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部分熔融作用、不同程度熔体分凝与汲取和不同程度的逆反应和退变反应。  相似文献   
999.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取芯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详细的岩芯观察为基础,以Z43井为例,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低密度浊流沉积及混合事件层三种沉积类型.砂质碎屑流沉积整体呈块状,岩性为中—细砂岩,内部可见多个接触面,为多套砂质碎屑流沉积...  相似文献   
1000.
数据融合能够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优势,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测量精度的遥感影像,对于近岸水体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使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多是针对内陆水体或大洋水体的,其在近岸水体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因而本文开展了近岸水体遥感数据融合方法的对比研究。本文以高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 MSI影像和中等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3 OLCI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开展了基于小波变换(WTBF)、生物光学模型(BOBF)和混合像元分解(IUBF)三种方法的数据融合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现场实测遥感反射率(Remote-sensing Reflectance,Rrs)数据与融合影像对应点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偏差(bias)和平均梯度对各种方法的融合数据质量和区域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 OLCI的Rrs数据精度高于MSI。其中MSI在443 nm、560 nm和665 nm三个波段的MRE、RMSE均高于OLCI,表明MSI的Rrs精度相对OLCI较低;目视效果和平均梯度表明MSI的清晰度高于OLCI。(2) BOBF是三种方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