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3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过程模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是断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触发机制是三角洲前缘发生滑塌和形成浊积体的前提,它包括地震、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也包括前缘砂体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压实沉陷等。其中地震作用可以破坏三角洲前缘的稳定性,形成液化滑塌浊积体和断阶滑塌浊积体。波浪作用可以侵蚀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并在回流作用下携带至最大浪基面之下再沉积,沉积过程中形成小型浊积体。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主河道入水口处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部泥岩压实沉陷,也可形成滑塌浊积体。浊积体迁移的动力主要是滑塌砂体自身的重力,其中的断阶滑塌浊积体还受到后续叠置体的碰撞力,因此其可以移动更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222.
任冰  高睿  金钊  王国玉  王永学 《海洋学报》2012,34(1):163-177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的二维数值波浪水槽模拟了规则波对透空式结构物的冲击作用。通过黎曼解和CSPM相结合的方法对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进行了修正。对造波边界采用虚粒子法模拟。提出了一种耦合计算方法来消除造波边界附近的压力波动现象,在结构物边界处设置了适合的冲击边界条件。应用修正的SPH模型模拟了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的冲击作用,给出了结构物附近流场和压力场的变化特征,并应用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23.
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不仅受到物种个体发育的影响,还因环境而变化.以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为例,设计了5个生态尺度(依次为湖泊、样带、样点、样方、个体),测定了681株个体的11个功能性状,分析其变异的来源与结构.结果表明:1)微齿眼子菜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为0.40~1.21;2)5个生态尺度均对这些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但特定生态尺度的影响程度与功能性状的选择有关.个体尺度的变异构成了这些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而湖泊、样带、样点尺度是茎重和节间数变异的主要组成部分;3)个体发育引起的变异约占总变异的5%~76%,且在各生态尺度均占一定比例,说明这部分变异同样是我们研究或者设计实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24.
李庆昕  宁德志  滕斌 《海洋学报》2017,39(1):96-103
基于势流理论采用时域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模拟非线性波浪与淹没水平双、三圆柱作用的数值水槽模型,其中采用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更新自由水面,四阶Runga-Kutta方法进行时间步进。利用两点法分离得到潜体下游高阶自由波,进而研究潜体间距、布置形式等对高倍频自由波的影响。同时在物理水槽内开展多潜体高阶谐波物理模型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研究发现:淹没双圆柱下游高阶谐波幅值随潜体间距呈现周期性振荡变化,其振荡的重现距离约为波长一半。而淹没三圆柱下游的高阶谐波随第一个间距呈周期性振荡变化,随第二个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25.
在波浪水槽中采用格栅振动的方式产生湍流,研究振动格栅产生湍流的特征。本文开展了4类实验,调节测量点到格栅平均位置的距离、格栅振动频率、振动冲程,采用ADV测量水体中单点的脉动速度。实验结果显示,湍流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离格栅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呈幂指数增大,随着振动冲程的增大而呈幂指数增大。同时还比较了两个不同格栅产生湍流的不同。结果显示,在波浪水槽中,振动格栅产生湍流的强度还与格栅的长度尺寸有关,这与在水箱中振动格栅产生湍流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226.
针对舟山群岛的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等情况,设计了一种正六棱柱式人工鱼礁用于改善当地的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选用反映鱼礁通透性的ε值和反映鱼礁附着能力的η值两个参数对人工鱼礁的结构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发现所设计的正六棱柱式人工鱼礁在具有良好通透性的情况下还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满足设计需求。使用Fluent软件对鱼礁进行CFD仿真,发现鱼礁迎流面前部上升流的最大高度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鱼礁后方背涡流的长度约为鱼礁高度的9.3~9.6倍,表明其具有很好的水动力特性。为进一步验证鱼礁的水动力学性能,在相同尺寸、相同水域环境下对鱼礁模型设计了水槽实验,与仿真结果相互验证,证明了正六棱柱式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正六棱柱式鱼礁礁区与箱形鱼礁礁区进行建设效果的对比评价,发现两种鱼礁均能对各自所处的海洋环境起到增殖作用,正六棱柱人工礁区的平均生物密度大于对比礁区的生物密度,证明了其良好的水动力特性对增殖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7.
利用模拟设备模拟海面真实溢油情景是研究溢油分散、污染损害评估及其组成变化特征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因此模拟设备的水体环境越贴近海洋实际,研究数据越真实可靠。文章对国内外模拟溢油的波浪水槽进行详细评述,主要包括美国国家溢油应急测试机构建立的Ohmsett波浪水槽、加拿大贝德福德海洋学研究所的波浪水槽、挪威科技工业研究院的波浪水槽和国内比较典型并已有相关报道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海上溢油风化模拟系统。通过对以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内外波浪水槽的介绍、分析和比较,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对我国模拟溢油波浪水槽的建构提出建议,旨在为溢油研究工作者提供多种可参考的波浪水槽设备,完善现有模拟设备的不足。  相似文献   
228.
文章介绍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原理和检测方法,综述水槽拖车试验的相关情况,总结水池池体、检定拖车和池体水中散射体等试验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分别提出试验检定难点,以期完善相关理论基础和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laboratory flum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of bank vegetation and gravel bed on the flow velocity (primarily on the location of the maximum velocity, Umax)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ip of the maximum velocity below the water surface is up to 35% of flow depth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max and the velocity at the water surface is considerable in the presence of vegetation on the walls. The zone of the log-law varies from y/h=2 up to 15 percent of flow depth and it does not depend on distance from the wall. Deviation of the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outer layer over a gravel bed with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walls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case of flow over a gravel bed without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walls. The presence of vegetation on the walls changes uniform flow to non-uniform flow. This fact can be expl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nonlinear Reynolds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of maximum velocity in each profile at different distances across the flume. The Reynolds stress distributions at the distance 0.02 m from the wall have negative values and away from the wall, they change the sign taking positive values with specific convex form with apex in higher location. Average of von Karman constant κ for this study is equal to 0.16. Based on to=0.16, the methods of Clauser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are compati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shear velocity.  相似文献   
230.
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及沉积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槽实验模拟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发育,剖析其沉积动力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斜坡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沉积动力机制不同,导致各相带的扇面坡度和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以水流推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以滚动、跳跃方式搬运,粒度最粗;前缘斜坡以重力作用为主,沉积物顺坡向下滚动、沉积,粒度略细,且具有明显的正粒序特征;前扇三角洲以浮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为悬移质沉降,粒度最细.整体上,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沉积物不断前积和垂向加积的过程,湖平面变化不同,二者作用强度不同,致使扇体形态有所差异,但扇面各部分基本维持相对固定的坡度,且沉积物的整体粒度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