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在多排螺旋CT(MD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测量肝脏体积的准确性及重复性。方法:①对12例家兔行MDCT及MR(FIESTA、LAVA序列)检查,扫描所得的CT及MR图像传至IQQA-Live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测量兔肝体积。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家兔,解剖后取得肝脏,使用排水法测量兔肝脏的实际体积(ALV),对三种方法得到的兔肝体积进行对比评价。②重复性研究:半个月后对所有家兔及临床病例进行重复性的研究。结果:①MDCT、MR两个序列(FIESTA、LAVA)测量所得的兔肝体积分别为(126.4±35.8)cm3、(125.0±35.4)cm3、(125.8±35.7)cm3,排水法测得的兔肝真实体积为(126.6±36.4)cm3,MDCT、FIESTA、LAVA所测得的兔肝体积与实际兔肝体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7、0.997及0.998,P值均<0.05),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MDCT、FIESTA、LAVA与“金标准”排水法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②2名操作者各自前后重复测量兔肝脏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95和0.985;2名操作者间两次测量兔肝脏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96和0.987。结论:CT与MR均能基于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快速测得较为精确的肝脏体积,并具有较高重复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多参数成像(gemstone spectral CT multi-parameter imaging)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术前分期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92例疑似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GSI扫描,获得定量参数(能谱曲线斜率(s-SHC)、动脉期标准碘浓度值(NIC)、门静脉期NIC、碘浓度差值(ICD)、肝动脉碘分数(AIF),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ROC分析s-SHC、动脉期NIC、门静脉期NIC、AIF值对肝癌的鉴别价值。Kappa一致性检验GSI对肝癌术前分期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肝癌54例(恶性组),肝脏良性病变38例(良性组),恶性组s-SHC[(1.93±0.62)VS(0.85±0.36)]、动脉期NIC[(0.13±0.05)VS(0.06±0.02)]、门静脉期NIC[(0.47±0.14)VS(0.40±0.13)]、AIF[(0.65±0.19)VS(0.31±0.12)]高于良性组(P<0.05),ICD[(7.15±2.39)×102μg/cm3VS(11.82±3.56)×102μg/cm3]低于良性组(P<0.05)。s-SHC、动脉期NIC诊断肝癌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830和0.719,AIF无诊断价值。GSI诊断肝癌术前分期准确率77.78%,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12,P<0.05))。结论:GSI参数s-SHC、动脉期NIC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GSI技术可准确对肝癌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MSCTA腹部血管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操作的指导价值.材料和方法:对于37例介入手术病例进行术前常规MSCTA腹部血管成像检查,术前多平面、多角度分析腹腔干开口位置;肝脏及肿瘤血管各分支开口部位、走行方向;肿瘤供血动脉和变异等细节,进而指导介入手术中的插管操作.结果:术前MSCTA清晰显示正常解剖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16例,开口位置偏移9例,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共干4例,腹腔干动脉闭锁2例.32例清晰显示腹腔干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分支及走行方向.29例显示了肿瘤供血动脉,2例显示出变异肿瘤血管.结论:由于术前有MSCTA指导肝脏相关血管的分支走行信息,使介入操作能更准确地控制导管进入到靶血管中,明显减少了插管的时间,提高了肝脏肿瘤TACE介入治疗的成功率,TACE术前常规对患者进行MSCTA腹部血管成像对介入操作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5.
为了分析人工养殖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亲鱼营养储备情况与性腺发育的相关性,作者采用生化的方法,对其肌肉、肝脏及性腺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雄性亲鱼从Ⅳ期发育到Ⅴ期的过程中,精巢和肝脏牛磺酸含量、精巢总氨基酸含量均呈显著递增(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肝脏氨基酸总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2)雌性亲鱼从Ⅳ期发育到Ⅴ期的过程中,肝脏牛磺酸含量呈显著升高(P0.05);卵巢无显著变化(P0.05);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变化规律与雄性亲鱼相类似。(3)亲鱼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肌肉含量最高,其次是性腺,肝脏中最低。肌肉、肝脏及性腺氨基酸组成类似,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低的为组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4)发育处于同期性腺雌雄亲鱼,雄性亲鱼肌肉、性腺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雌性亲鱼(P0.05),而肝脏必需氨基酸含量总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在实验生态条件下暴露于不同浓度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后,肝脏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在不同暴露时相的动力学变化情况.EROD活性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暴露于较低质量浓度BaP(0.5,1.0μg/L)黑鲷肝脏的EROD活性在2 d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组则在2 h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诱导程度表现出不同的下降趋势,而暴露于高质量浓度组(5.0 μg/L)的肝脏EROD活性极显著性诱导出现在12h.总体上较高质量浓度组(2.0,5.0μg/L)EROD活性出现极显著性诱导的时间比低质量浓度组(0.5,1.0μg/L)早,诱导程度也比低质量浓度组的高.在净化实验中各暴露组肝脏EROD活性均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浓度没有超出严重损伤肝脏自身恢复系统的范围,在此浓度范围内污染的鱼通过净化可清除BaP污染.  相似文献   
67.
研究鲣鱼肝脏酶解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提高低值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SD大鼠按体重和血压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用高果糖饲料饲喂SD大鼠,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饲料中添加5%鲣鱼肝脏酶解物(KPLH),分别于第2周和第4周时测定清醒状态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喂食4周后腹主动脉采取全血,分离血清,试剂盒测定大鼠血脂、血糖、血清脂联素、瘦素和胰岛素浓度.KPLH摄食2周后大鼠血压较模型组降低9%(P<0.05),4周后KPLH摄食大鼠血压较模型组降低15%(P<0.05).KPLH摄食显著提高血液中脂联素浓度(169%,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大鼠胰岛素抵抗性得到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浓度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解析表明,KPLH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作用与脂联素升高有显著的相关性.KPLH可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性,提高血液中脂联素浓度,具有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花尾胡椒鲷 (Plectorhynchuscinctus)为海水真骨鱼类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现已成功实现鱼苗人工繁殖 ,是一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海水经济鱼类。国内外对鱼的内脏组织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鱼 ,对海水鱼研究较少。笔者在对花尾胡椒鲷肝脏进行了较详细解剖后 ,对其肝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为深入开展花尾胡椒鲷组织学与生理学研究提供资料。1 材料和方法花尾胡椒鲷采自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东风市场 ,体重 0 5kg ,体长 2 5~ 3 0cm。买回当天即胸腔解剖 ,取下完整的肝脏材料 ,用Bouin氏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脑梗死方给药后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昆明(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给药组,每组各20只。给药组以药物最大浓度(11.68 g/ml)、最大体积(40 mg/kg)灌胃脑梗死方浓缩液,给药1次,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16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和死亡等情况,16 d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蛋白(TP)、葡萄糖(G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总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给药组小鼠无中毒死亡情况,一般状态良好。2组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BUN、CHO、ALB、TP、GLC、ALT、AST、ALP、PLT、RBC、WBC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脏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方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
饲料脂肪含量对施氏鲟生长及其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懿哲  陈月忠 《台湾海峡》2001,20(3):376-380
本文报道了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对施氏鲟生长及其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质,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和等能量的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肪源,试验周期为25d,结果表明;施氏鲟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5.6-11.4%,最适合含量为7.5%左右,肝脏脂质含量和中性脂质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在饲料脂肪适宜含量范围内各组间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