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6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对海南省三亚湾及邻近海域的主要生态系统的真光层水域、珊瑚礁、红树林、海藻垫生态系统中的海洋蓝藻的种类、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和分离了11属24种蓝藻。结果表明,三亚湾海域真光层水域主要以来自外海的外源性海洋蓝藻束毛藻为主要优势群落,其次有共生蓝藻胞内植生藻Richelia intracelluu-laris和单细胞蓝藻集胞藻属Synechocystis,其中束毛藻主要在南海季风转换期和西南季风控制期的3—8月为主,而蓝藻胞内植生藻的硅藻根管藻共生体主要出现在8—10月的另一季风转换期。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蓝藻呈多样性分布,有集胞藻属、鱼腥藻属Anabaena、念珠藻属Nostoc、眉藻属Catothrix、颤藻属Oscillatoria和鞘丝藻属Lyngbya,它们主要在3月下旬至8月生物量较高,束毛藻也是珊瑚礁生态系中蓝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蓝藻主要以颤藻为主要优势种,其次是鞘丝藻也占重要的比例,在4—10月底都有较高的生物量,它们主要分布在0—5cm深的表土层,其次在红树的根际、气生根和幼苗的茎叶表面都有分布。海洋近岸微型海藻垫中,有些群落主要以颤藻属和鞘丝藻属为主,有些微藻垫以眉藻属为主要优势属种,蓝藻种群随季节的变化有明显的演替。  相似文献   
72.
拟菱形藻的分类及藻毒素多莫酸(D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作为一种日益频繁发生的海洋自然灾害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对赤潮的研究也已成为海洋研究的热点。硅藻(Diatoms)是赤潮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80年代以前,一般都认为硅藻赤潮并不产生毒素,只是角毛藻中的某些种类会对养殖鱼类造成物理性的损伤,导致鱼类死亡。真正对硅藻(特别  相似文献   
73.
螺旋藻氢酶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是理想的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氢代谢这一研究课题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藻类中一些绿藻可以放氢已有不少研究;关于蓝藻的放氢,特别是不具有异形胞蓝藻的放氢研究目前报道得很少。螺旋藻是一种不能固氮的丝状蓝藻,但具有氢酶。顾天青等已进行了螺旋藻整体细胞放氢特性的研究,证明了氢酶与硝酸还原酶之间存在还原能力的竞争。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取了螺旋藻的氢酶,在分子水平上对它的放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Na_2S_2O_4还原的甲基紫精作为催化放氢的试验。  相似文献   
74.
用葡聚糖凝胶G-75和羧甲基纤维素CM52柱层析,自北部湾平颏海蛇(Lapemis hardwickii)粗毒分离出7种毒素,分别命名为平颏海蛇毒素Ⅰ、Ⅱ、Ⅲ、Ⅳ、Ⅴ、Ⅵ和Ⅶ.这些毒素对每千克小白鼠的LD50分别为1.82×10-7、0.66×10-7、0.40×10-7、0.67×10-7、0.47×10-7、1.46×10-7和0.70×10-7kg.凝胶柱等电聚焦测定其pI分别为9.74、10.1、9.84、9.70、9.59、9.63和9.52.凝胶过滤测定的分子量分别为6 839、6 777、8 239、8 366、6 372、7 501和6 551,氨基酸组成计算毒素Ⅰ、Ⅲ、Ⅴ和Ⅵ的分子量分别为7 033、7 525、6 929和7 037.每种毒素在280nm波长处均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峰,其消光系数分别为2.136、2.076、0.986、1.726、1.130、1.786和1.342.毒素Ⅰ、Ⅲ、Ⅴ和Ⅵ分别由65、67、61和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7种毒素都是未曾被研究过的.  相似文献   
75.
腹泻性贝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赤潮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中急需解决的涉及全球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有毒、有害赤潮的危害之一是能产生和分泌毒素。这些毒素经贝类和鱼类积累后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误食藻毒素污染的贝类引起人员中毒死亡的事件已不再罕见。近年来对中国沿海部分海区贝类毒素的调查显示,中国双壳贝类已经受到了贝类毒素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76.
将从极端耐盐的假单胞杆菌中克隆得到的3个基因,即转录调控因子基因,NADH脱氢酶Ⅱ基因和磷酸甘油磷酸酯酶基因转入淡水蓝藻Synechococcus sp.PCC 7942中,使受体藻对NaCl的耐受性从低于2.5%显著提高到4.5%,进一步证明了这3个基因确定与生物的耐盐性密切相关。本实验为进一步培育耐盐经济作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通过腹腔注射沙蜇刺胞毒素于吗啡依赖型戒断小鼠,检测小鼠肝脏、肾脏、心脏和脑的SOD、CAT、NOS酶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沙蜇刺胞毒素对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作用。结果表明,沙蜇刺胞毒素对吗啡依赖小鼠各组织酶活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出现戒断症状的小鼠肝脏的SOD和CAT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注射沙蜇刺胞毒素后两种酶活性逐渐恢复,但还是略低于对照组。相反MDA含量吗啡组最高,沙蜇刺胞毒素Ⅰ次之,沙蜇刺胞毒素Ⅱ最低。通过小鼠戒断前后肝脏、肾脏、心脏、脑等组织中SOD和CAT活性酶的检测结果,证明了沙蜇刺胞毒素可改善小鼠由于吗啡作用而产生的机体的抗性下降、逐渐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的发生,对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8.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作用的AFM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该毒素可能由于其双亲性质与血红细胞膜表面的膜脂连接,产生脂溶效应,使细胞膜破坏。  相似文献   
79.
章军  宋新强等 《海洋科学》2001,25(6):1-3,34
采用本实验室构建的丝状蓝藻Wynechococcus sp.PCC7601基因整合平台系统供体系粒pUTK转化单胸藻Syenchococcus sp.PCC7942,通过抗性筛选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藻株,经Southern杂交证实pHTKUK部分序列已整合到Synechococcus sp.7942染色体DNA上,红光诱导后通过蛋白质SDS-PAGE电泳,Westem blot证实pUTKpUTK的腺素a1基因得以有效表达,表达量达到总蛋白的4.8%,结果表明,基因整合平台系统供全质粒pHT不仅可转化丝状蓝灌Calothrix sp.PCC7601,还可转化单蓝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  相似文献   
80.
由于有害赤潮的发生日趋频繁,对养殖业、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加,因而有害赤潮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藻毒素是有害赤潮致害的重要因子之一,而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毒素又是藻毒素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毒素。随着科学家们对PSP毒素的来源(Steidinger,1993)、结构和作用方式(Penzotti et al.,1998)的深入研究,PSP毒素在赤潮研究、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医药、军事防化等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作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为深入开展PSP毒素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