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2篇
  免费   810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测绘学   803篇
大气科学   382篇
地球物理   518篇
地质学   2785篇
海洋学   564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658篇
自然地理   98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1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2D/3D地震数据及钻井资料,详细解剖了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沉积背景对琼东南盆地大型轴向峡谷体系形成和演化的控制.晚中新世以来的大规模海平面下降导致了陆坡区的沉积物易发生失稳,从而为中央峡谷体系沉积充填提供了物源.峡谷内部的2套沉积物:浊流沉积体和块体搬运复合体,分别来自西北部物源和北部物源,不同部位沉积物供给能力的差异,导致峡谷内部表现出不同的充填结构和样式.11.6 Ma时期构造变革事件为峡谷的形成提供了构造背景,盆地东部形成的轴向"限制型"小型盆地可视为中央峡谷体系的雏形.5.7 Ma时期红河断裂带右旋走滑的活动,将增强莺-琼盆地交界处沉积物的水动力条件,并向浊流发生演变,形成深水浊积水道.南部隆起的存在对峡谷内部充填沉积物起到了"遮挡"的作用.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因素所引起的强烈沉积物供给和盆地东部特殊的地貌特征,引起了中央峡谷体系的"回春",大量垮塌沉积体的发育将进一步加剧峡谷的"负地形"特征.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自西向东不同区段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西北部物源的供给和红河断裂带在5.7 Ma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了头部区域浊积水道的形成和发育;西北部物源、北部陆坡的沉积物供给、构造地貌特征等,控制了峡谷自西向东的运动,并影响了峡谷内部的充填结构;盆地东部11.6 Ma时期的构造变革和长昌凹陷有限的沉积物供给能力是盆地东段中央峡谷体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92.
马忠  李丹  王康 《中国沙漠》2014,34(1):284-290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更适合用于核算与量化分析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间直接及间接的耦合关联。采用Helga Weisz的方法,通过价值型向实物型表转换,编制完成张掖市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基于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对张掖市各部门水资源利用在社会经济系统中迁移特点和部门关联程度及乘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物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此方法的应用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具有相当的适用价值。间接需求对水资源影响不容忽视,每个部门的乘数作用很大程度影响该部门在虚拟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畜牧业、制造业、建筑业在张掖市水资源利用部门关联中作用突出,应作为水资源的社会化管理重点关注的部门。  相似文献   
993.
从深部矿地球化学勘查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近年来20余个矿床研究结果,总结提出了热液成因有色金属矿床矿致异常规律--多维异常体系。多维异常体系是指产出在特定成矿地质时期地质体中,空间有序共存、形成机理各异、成矿指向递进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体系,将在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以及沉积改造型等与热液作用有关的有色金属矿产深部矿预测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为例,对该矿床多维异常体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该矿床中,存在着以Na2O为代表的负异常体系、以S为代表的矿化剂元素异常体系、矿化剂元素S与Fe和成矿元素间协同平衡体系、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等,这些异常体系对成矿的指示作用是递进的,从而证实了多维异常体系的存在。对应用多维异常体系思路预测和评价深部矿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94.
南黄海是下扬子板块主体,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从浅层陆相至深层海相地层仍未取得油气突破,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都较低。根据南黄海地震和钻井资料,充分结合下扬子陆区成果认识,将南黄海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和三叠系青龙组划分为6大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开阔台地沉积体系、局限台地沉积体系、陆棚沉积体系,并分析了各沉积体系特征。根据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和三叠系青龙组地震反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4大地震相类型,分析了各地震相的沉积意义。钻井沉积相和地震相相结合,分析了沉积体系的分布特征,龙潭组、大隆组和青龙组沉积体系具有水体西北深、东南浅的分布特征。龙潭组至青龙组沉积时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海侵和两次大规模海退,形成了海平面的上升-下降的旋回式变化,岩性组合上构成了潮坪砂泥岩-潮坪煤层-潮坪砂泥岩-陆棚页岩-开阔台地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995.
Based on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researches of the geology of ore deposits, fluid inclusions and isotope geochemistry etc., and regarding the Late Paleozoic fluid system of the Yuebei Basin as an integrated object in this paper, we have revealed the temporo-spatial evolution law of the basin's fluid system and discussed its ore-forming effects by sim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re-forming elements, the fluid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of evolution processes of this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te Paleozoic ore-forming fluid systems of the Yuebei Basin include four basic types as follows. (1) The sea floor volcanic-exhalation system developed during the rapid basin slip-extension stage in the Mid-Late Devonian, which affected the Dabaoshan region. It thus formed the Dabaoshan-type Cu-Pb-Zn-Fe sea floor volcanic-exhalation sedimentary deposits. (2) The compaction fluid system developed during the stable spreading and thermal subsidence-compression stage of the basin in the Mid-Late Devonian. The range of its effects extended all over the whole basin. It resulted in filling-metasomatic deposits, such as the Hongyan-type pyrite deposits and pyrite sheet within the Fankou-type Cu-Pb-Zn-S deposits. (3) The 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of sea floor developed during the stage of basin uplifting and micro-aulacogen from the late Late Carboniferous to Middle Carboniferous. The range of its effects covered the Fankou region. It thus formed MVT deposits, such as the main orebody of the Fankou-type Pb-Zn-S deposits. (4) The gravity fluid system developed during the stage of fold uplifting and the basin closed from Middle Triassic to Jurassic, forming groundwater hydrothermal deposits, e.g. the veinlet Pb-Zn-calcite orebodies of the Fankou-type Pb-Zn- S deposits. Mig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constrained by the state of temporo-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ts fluid potential. Growth faults not only converged the fluids and drove them to move upwards, but also the fluids often crossed the faults to the edges of the basin at the bottom of these faults and the lithologic interfaces, and even migrated to the basin's edges from top to bottom along the faults,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basic reasons for the stratabound deposits to cluster mainly along the contemporaneous faults on the inner border of the basin. The superposed mineraliz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multi-stage activity of contemporaneous faults and ore-forming fluid systems in the basin may b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forming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相似文献   
996.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2005,25(6):665-665
此文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给国际地层联合会2005年9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特别会议(重点讨论第四纪在地层表中的位置问题)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997.
系统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外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水体组分、δD和δ18O同位素、气体成分及微生物等信息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充分表明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是目前利用蒸发盐定量获取古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参数、揭示海洋和盐湖水体地质历史时期的长期演化以及丰富和深化成盐成矿理论的良好地质载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同国外相比的差距、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中的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提升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中国地震科技国际竞争力考虑,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和适时调整工作比重的建议。介绍和评述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结合云南具体情况提出“十一五”规划4项建议项目。希望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中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尚未完成的地质年代表--第四纪悬而未决的前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安芷生  艾莉 《地层学杂志》2005,29(2):99-103
第四纪是以气候变化、人类出现和现生生物物种占优势为特征的最新地质时期。第四纪的地层多以松散沉积物为主,是人类赖以生存居住的主要场所。鉴于第四纪研究对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科学的贡献,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和公众对其产生极大兴趣和更加重视。为了回应2 0 0 4年春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出的“国际地层表”( 2 0 0 4 ) ,详细地介绍了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为争取第四纪在地质年表中的合理地位所作的努力以及目前争论的结果:今年比利时最终定论。呼吁我国广大的第四纪工作者积极加入到支持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保留第四系作为独立地层单元的行列中。同时简略地介绍了第四纪(系)术语的来由,国内外关于第四纪下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000.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3):234-234
国际地层委员会秘书长、美国Purdue大学教授James Ogg博士应邀于2005年5月26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做了题为“国际地质年代表(2004)(Geologic Time Scale 2004)”的学术报告。借此机会我刊编辑部通过他向国际地层委员会赠送了中版“国际地层表(2004)”及29卷2期《地层学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