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气象条件的剧烈变化可增加脑卒中危险人群的患病几率。本研究收集天津市2016—2020年脑卒中日住院数据以及气象数据,采用脑卒中日住院人数累积概率分布进行住院风险等级划分,通过相关分析确定高影响气象因子,并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与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开展高影响气象因子不同时间尺度变化、滞后以及累积效应对脑卒中住院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脑卒中年住院人数约为22.5万,最高月住院人数可达2.1万,日均住院人数为623。男、女住院人数比为8:5,50岁以上人群为易患脑卒中疾病的高危人群。深秋(10—11月)、初冬(12月)和春季(3—5月)为天津市脑卒中住院高风险期。6℃以上的月变温和24 h负变温相叠加可加大脑卒中住院风险,且月变温为负变温时,脑卒中住院风险最高。30℃以上高温和?5℃以下低温均可引起脑卒中住院高风险,低温带来的脑卒中住院风险高于高温,低温效应在滞后2—3 d达到最强。24 h负变温的住院风险高于正变温,且变温幅度越大住院风险越高,7℃以上24 h负变温在滞后3—5 d的住院风险最高。天津市脑卒中高住院风险的气象原因主要是月尺度和日尺度温度剧烈变化的叠加,其次为极端温度及其24 h剧烈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高温热浪日趋严重,给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的威胁。采用2013-2019年6-9月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及同期中暑病例数据为基础资料,重点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定量分析了宁波市高温热浪对中暑的滞后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热浪(不分等级)引起中暑的单日相对危险度RR值(95%CI)在发生当天达到最大值;累计RR值(95% CI)在滞后0-4 d达到最大值;不同等级高温热浪(一般高温热浪、危害高温热浪和强危害高温热浪)引起中暑的最大单日RR值(95% CI)均出现在发生当天,最大累计RR值(95% CI)都发生在滞后0-3 d;高温热浪引起中暑的单日及累计RR值(95% CI)低龄组(< 65岁)明显小于高龄组(≥ 65岁),随着高温热浪等级的增加,引起中暑的单日及累计RR值(95% CI)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水文水井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水文水井施工周期。总结多年来施工水文水井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大胆引进新工艺一空气潜孔锤钻探技术及新设备-全液压履带式动力头DL-500型水并钻机、高风压空压机。在同样的钻进工艺下,通过使用DL-500型水井钻机及SPJ-300型水井钻机、XY-4型岩芯钻机施工水文水井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阐述了全液压履带式动力头DL-500型水井钻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岩石滞后非线性弹性的几个物理模型。赫兹颗粒接触模型是具有多尺度和滞后特性的经典模型,它预测了岩石中强烈的非线性;软的粘结系统几乎决定了岩石的力学性质,粘结系统中的流体对非线性响应的贡献特别显著,但是目前还没有搞清楚粘结系统和孔隙流体究竟是如何影响非线性响应的;GL模型是一个基于金属位错的物理模型,这是滞后动力行为方面一个开拓性的微观模型;PM模型是一个基于岩石细观尺度的唯象模型,它对理解岩石滞后非线性的机制和尺度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5.
蔡宏珂  郭静超  周任君 《大气科学》2011,35(6):1159-1168
本文采用卤素掩星试验(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HALOE)资料探讨了火山活动相对平静期平流层气溶胶与O3、H2O、HC1、NOx、CH4、HF等微量气体以及温度的关系.滞后相关分析显示气溶胶与微量气体和温度有显著关系,不同成分的相关性特征有所差异,中低纬度上空70~20 hPa高度...  相似文献   
46.
ENSO对平流层气溶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ONI(Oceanic Nino Index)和HALOE(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气溶胶面积密度资料,从其滞后相关性入手分析了ENSO循环对平流层气溶胶的影响,通过对滞后于El Nino和La Nina时气溶胶含量的比较探讨了ENSO强迫的影响程度,并用剩余环流及其输送量...  相似文献   
47.
刘春  陆三明  赵丽丽 《安徽地质》2011,21(3):161-163,179
地勘基金项目进展滞后现象已较普遍,滞后较重项目占有相当比例,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严重影响项目质量和后续工作安排,在充分分析原因后,提出改进建议,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2020年5月贵州省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事件,本文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的逐日再分析高度场资料以及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日平均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利用超前滞后相关等方法对贵州省2020年5月“极端性高温事件”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2020年5月贵州省约有29%的站点极端日最高气温超过了198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约58%的站点突破1981年以来5月同期历史极值,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示为异常西扩加强的态势,同时伴随南亚高压东伸增强,两个高压在不同高度上的配合导致深厚高压的异常出现,是此次贵州极端性高温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2) 2020年5月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对流层上层有明显的Rossby波列结构,有利于贵州极端性高温事件出现。(3)热带西大西洋SST在月尺度内异常阶段性增暖,可作为贵州省极端性高温天气发生的重要前期信号,并且增暖过程比高温事件提前约14天,具有一定的前期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9.
李卫华  车灿辉 《探矿工程》2013,40(6):70-72,76
简要论述了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地下水位监测不重视、监测孔设计及施工不合理等。并借鉴和引用水利、地质等部门的规范,对水位监测孔质量检验提出一些建议。对规范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监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对湖北清江流域和尚洞内、洞外气温进行同步高频监测,发现洞穴温度响应洞外气温的变化,但由于受到洞穴的“缓冲作用” ,由外及里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小,时间滞后,且响应的快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3- 2008年度监测的数据统计表明,在150m 洞深处,洞内日温度的变化幅度仅0. 2℃ ,明显低于洞外气温变化幅度( 6. 9℃ ) ;同样,洞内夏、冬季节温差变化( 6. 9℃ )也小于洞外( 31. 8℃ )。比较洞内外温度的时间序列,发现日尺度上,洞内气温滞后洞外0~ 2小时,而在季节尺度上则滞后10~ 40天,其中降温阶段滞后小,升温阶段滞后大。此外,一年四季中,洞内温度对外界气温变化的响应呈现慢( 2- 4月)→快( 5- 7月)→较快( 8- 10月)→较慢( 11- 1月)的特点,可能与不同季节下洞穴“缓冲作用”的强弱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