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846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4354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刘武生  贾立城 《矿物学报》2011,(Z1):271-272
1矿床地质概况达拉地铀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东部褶隆区的达拉地向斜中。向斜呈近NS向展布,呈波状起伏,长3.25km,宽0.5~0.9km。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总体向北倾伏,倾角约10°,向斜两翼不对称,东翼和南东翼倾角45°~60°,局部达85°,西翼和西南翼倾角20°~45°。达拉地向斜向西与察布查尔向斜相连接,两向斜间为一鞍状背  相似文献   
912.
李建红  夏宗强 《矿物学报》2011,(Z1):251-252
贵东产铀花岗岩岩体分布在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属于吴川-四会断裂带的北段。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以及与成矿作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然而,岩体只在其东部产出有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岩体的西部目前还只发现有少量的铀矿点和矿化点,没有发现铀矿床。岩体东部已知矿田还有多大的铀资源潜力、岩体西部是否确实无矿床存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将对该区的铀资源  相似文献   
913.
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及秦岭地区等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前人对花岗岩型铀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认识,建立了一系列铀成矿理论。但由于华南地区热液铀矿床的广泛分布及其成矿多样性等因素,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华南地区,而对于秦岭地区的花岗  相似文献   
914.
目前已经广泛认同斑岩型Cu-Au矿床是在相对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作用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一系列具备还原性特征的斑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往往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矿物,其典型代表为西澳大利亚的17Mile Hill斑岩型铜金矿床和墨西哥的San Anton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15.
砂岩型铀矿化是在富铀古流体的作用下,使赋矿岩石产生粘土化、黄铁矿化及后期碳酸盐化等蚀变,并在特定的氧化-还原障处铀元素富集成矿。通过对后生蚀变岩石以及矿石矿物(如黄铁矿等)的相关同位素分析,不仅可以追踪古流体的成因或来源,而且还可以判定矿物(黄铁矿等)的形成期次,从而可以推断矿床所遭受古流体改造期次,对矿床成因作出更深  相似文献   
916.
1矿床地质特征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和第四系,其中林布宗组以砂板岩和角岩为主,多底沟组以灰岩和大理岩为主,主要的赋矿围岩是夕卡岩。夕卡岩夹于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之间,矿区岩浆岩主要呈脉岩产出,主要有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9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短波红外光谱技术(SWIR)在地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此技术研制生产的便携式短波红外矿物分析仪(PI-MA)和近红外矿物分析仪(PNIRS),可对肉眼和显微镜难以识别的微细蚀变矿物进行测量,并能较为迅速准确地分析蚀变矿物种类和相对含量,从而确定蚀变矿物组合并圈定热液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918.
组织坏死后矿(钙)化是甲状腺癌病灶中普遍存在的钙化形式之一,与病变关系密切。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及显微红外光谱研究了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组织坏死后矿化特征。结果表明,组织坏死后矿化往往发生在胶原纤维丰富的位置,与胶原关系密切。矿化表现出2种形态,矿(钙)化灶内为较为致密的隐晶集合体,其表面及其附近的胶原上沉淀有许多微米级矿化小球,离矿化灶较远的胶原纤维上也散布有矿化小球。一些矿化小球边缘还发育絮状矿化物质,使之形成绒球状外貌。矿化物质结晶程度均较差,由纳米多晶组成。钙化灶中央较致密部分的n(Ca)/n(P)比较高,接近羟基磷灰石的理论比值,而其边缘以及矿化小球的n(Ca)/n(P)比均较低,可能含有磷酸八钙等低n(Ca)/n(P)磷酸钙系列矿物。矿化初期形成纳米多晶组成的微米级矿化小球,矿化小球逐渐聚集形成大面积的矿化灶。  相似文献   
919.
镍矿石主要来自2种矿床类型:硫化物型和红土型,其中硫化物型镍占总储量28%,而红土型镍占到72%(Elias,2002)。硫化物型镍矿床品位高、杂质少和易选冶,一直以来是全球镍金属提炼的主要矿石来源。当前,国际上大多数硫化物型镍矿山的资源储量已不容乐观,重视红土型镍矿床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Gleeson et al.,2003;王  相似文献   
920.
姜永果 《地质与勘探》2011,47(6):1903-1-11-1113
春都斑岩铜矿床地处著名的印支期中甸-义敦岛弧成矿带南端。矿区出露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岩体,成矿岩体为印支晚期的花岗闪长斑岩。围绕成矿岩体,围岩蚀变强烈,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依次出现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硅化黑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绢云母化及泥化带。区内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类型决定矿化程度,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