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中卫-同心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闵伟  张培震  邓起东 《地震地质》2001,23(3):357-366
通过对中卫 -同心断裂带中段和西段 7个新探槽的古地震研究 ,并结合前人对中段古地震的研究结果 ,分析确定出 140 0 0a以来中卫 -同心断裂带共发生 6次古地震事件。其中仅有 1次是破裂全带的 ,发生在晚更新世末 ,其它都为全新世以来的次级破裂事件 ,3次破裂中段 ,两次破裂西段。公元 170 9年 7 级历史地震只破裂中段 ,因此推断只破裂中段或西段的古地震震级约为 7 级左右 ;破裂全带的古地震震级应为 8级左右。从时间上看 ,这 6次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但没有明显的丛集现象  相似文献   
22.
以东经108°线为界,把中国大陆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取震级M≥6的地震、西部取M≥7的地震为强地震.利用有史以来全部地震资料,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系统地研究了相继两次强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目的在于讨论一次强地震发生之后,下一次强地震何时发生.在所有情况下地震间隔数目都随时间间隔值的增大呈明显的趋势性减小.给出了8种情况下的间隔数目统计和相应的模拟函数,以及间隔值的经验概率和相应的函数模拟概率.由此可估计时间间隔为某个值的概率,也可估计时间间隔处于某个区间的概率.反之,对于给定的概率,可估计时间间隔的值或它所处的区间.  相似文献   
23.
虽然关于一些重要参数值仍然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地学家们一致认为断层分布遵从幂律标度关系。本文我们把这些标度关系和地震分布的幂律标度关系结合起来获得了区域板内地震复发间隔对断层长度的标度关系式,再对其进行局部校准进而得到某一具体小地方的地震危险估计方法。小断层(未跨越孕震层与断4层)的标度资料表明地震复发间隔和断层长度的负幂成比例变化。由于最近认识到了大震标度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大断层(跨越孕震层的断层),其地震复发间隔是和断层长度的负幂还是和正幂成比例变化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对地震危险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4.
杨淞  杨文彬 《内蒙古气象》1996,(2):17-20,10
温光生态因子及时间对春小麦幼穗分化影响的研究杨淞,杨文彬(巴盟农业气象研究所)每穗小麦的小穗数、小花数和小花的发育程度,取决于本身形成的早晚、发育时间的长短等。一般认为,穗部某些器官形成越早,分化发育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多粒大穗。而器官形成的早晚和...  相似文献   
25.
前言 在伸展构造区确定与地表破裂事件相关的地震过程和时间的几个关键问题是:(1)辨别大于50公里长的断层;(2)确定特征地震的发生及其实质;(3)确定强震复发间隔及其变化,这些地震可能使该区成为一片废墟.通过古地震调查,包括横跨犹他州瓦萨奇断层带的详细地质填图和探槽工作,我们对这些问题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以分辨率为1m的10m×20m和10m×10m观测网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制雨量杯开展自然降雨测试试验,结合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分布均匀系数、降雨偏差系数、降雨极值比系数、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数学方法对自然降雨的空间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降雨量对空间均匀性的影响,并讨论了降雨测量仪器在动态比对试验中仪器的架设间隔问题。结果表明:观测场内自然降雨的空间均匀性良好,且各项均匀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风对该观测场内的降雨空间均匀性影响不大,而降雨量的差异对其空间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动态比对试验中,降雨测量仪器的架设间隔应小于5m,且部分小型降雨测量仪器(如收集杯)架设间隔取1m可行。  相似文献   
27.
The 3-hour-interval prediction of ground-level temperature from 00 h out to 45 h in South Korea(38 stations) is performed using the DLM (dynamic linear model)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systematic error of numerical model forecasts. Numerical model forecasts and observations are used as input values of the DLM.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DLM forecasts to the KFM (Kalman filter model) forecasts with RMSE and bias, the DLM is usefu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28.
吴清海 《现代测绘》2006,29(6):30-32
泊松曲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沉降预测方法,但是它只能在等时距数据条件下方能使用,在工程实际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本文采用插值法将非等时距数据转化成等时距数列,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泊松曲线模型预测建筑物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晚第四纪强烈左旋走滑活动的构造带,历史上发生多次强震. 它与西北侧的甘孜—玉树断裂带一起,构成青藏高原东部的侧向滑移构造系统中的川滇活动地块的北边界——羌塘地块的东北边界.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可以分成4个段落,每一段落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破裂单元而发生地震破裂,亦有可能发生不同尺度的多段联合瞧裂. 对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不同尺度破裂的震级及复发间隔进行研究. 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测量及地震等方面的资料,结合我国强震复发的特点,分析了拉分盆地内部的滑动速率分布,以确定各段落的等效长度和倾向宽度,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大陆走滑断裂的面波震级与断裂发震面积的关系式;进而运用地震矩方法,考虑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该段的矩平衡断裂破裂模型;最后,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各破裂源特征化地震的复发间隔、震级大小和不确定性,以及他与中小地震的联合震级分布. 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较易发生单段破裂,复发间隔在100~150年左右.  相似文献   
30.
可用于带耗散力卫星轨道长间隔积分的数值积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对称方法不适合带耗散力的卫星轨道长间隔积分的缺陷和本质原因,并针对这个问题,采用文所介绍的方法,构造并推荐了一组积分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