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696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4篇
  1939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黄喉拟水龟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黄喉拟水龟成龟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成龟的含肉率平均为23.4%,内脏平均占体重的14.0%,骨骼平均占体重的39.4%,血液和体液平均占体重的18.4%,脂肪块变动较大,平均占体重的5.0%;肌肉中各物质质量分数平均为:水分79.7%,灰分1.0%,粗脂肪0.3%,蛋白质18.2%;在肌肉16种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平均为6.69%,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9%;在测出的18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占64.77%,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占22.91%。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讨论和评价了黄喉拟水龟的食用价值,为其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52.
对黄沙坪铅锌矿床内带铁门锌矿的研究表明,其形成的温度为300C土;压力大致为107Pa;fs2约为10(12.36);fo2约为10(35.14);pH值约为5.5;pco;约为7.93×104~17.86×104Pa。成矿溶液中Fe和Zn的主要存在形式有:FeCl 、FeOH 、FeCl0、Zn(HS)、ZnCl 、ZnCl以及Fe2 等。铁闪锌矿中Fe2 含量与温度和fs2关系最密切,而后者更为重要。Fe2 是在铁闪锌矿结晶过程中进入八面体位置的一这是ZnS与FeS之间构成有限固港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53.
1993年5月在荣成和龙口,1994年5月在青岛和庄河收集了小鳞鱼箴(Hemirhamphussajori,T.etS.)标本。分析结果表示1994年繁殖力(平均22974)大于1993年繁殖力(平均16040)。卵径分布和平均体长指示洄游距离较长的个体的卵径和体长较大。  相似文献   
954.
黄东海灾害地质类型及声学反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辨率声学剖面资料是识别海洋灾害地质现象的有效手段。该文利用国家“12 6”专项调查在黄东海海域获得的各种声学剖面及历史资料 ,在黄东海海底及浅层识别出多种灾害地质类型 ,如潮成沙脊、沙波、古河道、断层、浅层气等。根据对它们的声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的分析 ,作者认为 :潮流是黄东海海底表层灾害地质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 ;而浅层灾害地质因素以古河道、断层、浅层气等为主。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丁字湾等基岩海湾为例,论述了黄渤海沿岸海湾-溺谷型潮汐汉道的地貌结构,尤其着重于口门段深槽及涨、落潮三角洲。认为涨、落潮三角洲的发育状况与入湾河流的供沙量、纳潮水域容量、被浪作用、潮差以及口少卜海域的开阔程度有关;泻湖型潮汐汉道的落潮三角洲的典型模式可以应用于海湾-溺谷型潮汐汉道,但涨潮三角洲因受基岩海湾的复杂岸线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发育。本文还讨论了海湾型潮汐汉道与半开敞海湾在动力和形态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6.
利用2株黄颡鱼"红头病"病原菌——鲶爱德华氏菌的灭活疫苗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等技术对多克隆抗体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定获得多抗效价分别为1∶215和1∶214,2株病原菌之间存在很强的交叉反应,且2种多抗均与鲶爱德华氏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火神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标准菌株存在交叉反应,与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酿脓链球菌、海豚链球菌、杀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均无交叉反应。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2株病原菌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相同,分子量分别为61.1,46.6,41.3,28.8和19 kDa。本实验得到了黄颡鱼"红头病"致病菌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作为初步筛选"红头病"病原菌的工具,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疾病监测方法和进一步的免疫学防病研究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7.
选取健康的雄性黄鳍鲷Sparus latus 亲鱼进行人工采精,设定不同的盐度梯度、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精子的密度、大小和精浆的渗透压,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盐度20时,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最长,分别为70、90±1.3s和861±8.6s;在pH为8.0时,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也最长,分别为90±3.7s、115±9.9s和500±11.6s.测得精子的平均密度为(8.0±0.6)×109个·ml-1,精子细胞核的长径为2.75±0.93μm,短径为2.25±0.68μm,鞭毛长为41.52±6.76μm,精浆的平均渗透压为342.6±12.35mmol·kg-1.超微结构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头部无顶体结构,植入窝位于细胞核底端的中间,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其中近端中心粒位于植入窝的上段,基体位于植入窝的下段.袖套位于核后端,两侧分布有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其主要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 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958.
黄、渤海污损生物生态特点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严涛  曹文浩 《海洋学研究》2008,26(3):107-118
综合分析了黄、渤海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特点,并与邻近海区污损生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渤海海域所出现的污损生物均为温带种或广温种,污损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季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秋、春季次之,冬季则很少有污损生物附着.此外,还从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数学模型角度对下一阶段污损生物生态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污损生物防除工作和海洋生态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9.
黄鳍鲷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PP细胞在幽门盲囊较为丰富,食道和小肠较少。Som细胞在贲门胃分布密度最高,在食道和幽门胃也有较多分布。5-HT细胞主要分布在食道和胃部,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数量较少。NPY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未发现。黄鳍鲷消化道PP、Som和5-HT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参与不同的消化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0.
本研究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试验对象,设计两种饲料:鱼粉组和无鱼粉组,在池塘网箱中投喂70 d,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肝胰脏转录组表达的差异。同鱼粉组相比,无鱼粉组黄颡鱼特定生长率下降了30.25%(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了83.94%(P0.05),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肝胰脏转录组结果显示,总计有12 020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有5 020个、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有7 000个。同鱼粉组相比,无鱼粉组分别有1 013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2749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将组间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 Term、KEGG pathway分类,结果显示:无鱼粉组的肝胰脏细胞组成、细胞生物过程、细胞分子功能等绝大多数基因差异表达下调,提示肝胰脏的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KEGG通路富集到15个显著差异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鱼粉可能含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以神经分泌、激素调控、代谢信号通路等为作用靶点,通过对这些代谢信号通路的调节,对鱼的整体生理代谢强度、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健康状态等产生明显积极促进影响。缺乏这些物质则会造成黄颡鱼生长性能下降、部分器官组织细胞(肝细胞、神经轴突)受到损伤、鱼体抗应激能力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