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857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295篇
地球物理   2065篇
地质学   1968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河南省省道323线登封市大冶镇一段公路软弱地基以及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通道箱涵开裂,边坡为欠稳定边坡。将事故路段分为4个区域进行加固治理。通过采用注浆加固路基基础、设置坡面排水系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等治理措施,保证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2.
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李莹  黄烜  于丽 《探矿工程》2018,45(4):82-86
根据区域地质条件,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基岩标建标场地选择在淮河西路与西三环交叉口东南600 m的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内,建标深度为732 m。地质鉴别孔孔深780 m,孔径108 mm,全孔取心钻进,施工的重点是保证岩心采取率,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根据钻进层位的岩性不同配置不同特性的泥浆;基岩标标孔孔深780 m,孔径311 mm,施工的控制目标是孔身质量和垂直度。采用三牙轮钻头宝塔式钻具组合不取心钻进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施工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3.
基于GIPL2模型的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的厚度变化特征、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预测均有重要意义。利用GIPL2模型模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植被状况下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高寒草原(QT06)试验点模拟效果较好,高寒沼泽草甸(QT03)试验点的模拟效果较差,高寒草甸(QT01)、高寒荒漠草原(QT05)和高寒草原化草甸(QT04)试验点的模拟效果介于高寒草原试验点和高寒沼泽草甸试验点之间。QT01、QT03、QT04、QT05和QT06的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7、1.29、0.73、0.7和0.56℃;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7、0.98、0.98和0.96;平均误差分别为0.37、0.61、0.31、0.45和0.16℃。QT06模拟结果较好,原因在于此点土壤质地变化不大,模型的分层与所取的参数更加接近此点的实际状况。QT03模拟结果较差,可能由于此地区土壤中存在砾石,在导热率参数化方案中没有考虑砾石含量,导致模拟结果偏差较大。总体而言,GIPL2模型对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的模拟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模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热状况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4.
地质雷达电磁干扰分析及在隧洞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地质雷达用于千岛湖配水工程某隧洞岩溶探测,分析了倾斜状电磁干扰异常与溶洞雷达异常差异,通过雷达剖面及疑似异常区单道时间-频率谱的分析,推断了隧底岩溶的性质及空间分布特征,含水溶洞在雷达剖面反映为同相轴错断,强振幅及能量高衰减的特性,高频干扰波振幅幅值较异常区小且能量不满足随时间推移逐渐衰减的规律,雷达成果为隧洞安全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5.
Cropland fallows are the next best-bet for intensification and extensification, leading to increased food production and adding to the nutritional basket. The agronomical suitability of these lands can decide the extent of usage of these lands. Myanmar’s agricultural land (over 13.8 Mha) has the potential to expand by another 50% into additional fallow areas. These areas may be used to grow short-duration pulses, which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nd nutritionally rich, and constitute the diet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s well as provid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ivestock feed throughout Asia. Intensifying rice fallows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land but als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smallholder farmers. The enhanced cultivation of pulses will help improve nutritional security in Myanmar and also help conserve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remote sensing methods to identify croplands in Myanmar and cropland fallow areas in two important agro-ecological regions, delta and coastal region and the dry zone. The study used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250-m, 16-day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maximum value composite (MVC), and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 (LSWI) for one 1 year (1 June 2012–31 May 2013) along with seasonal field-plot level information and spectral matching techniques to derive croplands versus cropland fallows for each of the three seasons: the monsoon period between June and October; winter period between November and February; and summer period between March and May. The study showed that Myanmar had total net cropland area (TNCA) of 13.8 Mha. Cropland fallows during the monsoon season account for a meagre 2.4% of TNCA. However, in the winter season, 56.5% of TNCA (or 7.8 Mha) were classified as cropland fallows and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82.7% of TNCA (11.4 Mha) were cropland fallows. The producer’s accuracy of the cropland fallow class varied between 92 and 98% (errors of omission of 2 to 8%) and user’s accuracy varied between 82 and 92% (errors of commission of 8 to 18%) for winter and summer, respectively. Overall, the study estimated 19.2 Mha cropland fallows from the two major seasons (winter and summer). Out of this, 10.08 Mha has sufficient moisture (either from rainfall or stored soil water content) to grow short-season pulse crops. This potential with an estimated income of US$ 300 per hectare, if exploited sustainably, is estimated to bring an additional net income of about US$ 1.5 billion to Myanmar per year if at least half (5.04 Mha) of the total cropland fallows (10.08 Mha) is covered with short season pulses.  相似文献   
186.
重大工程建设会扰动高寒草地,法规要求扰动区草皮层应予以剥离,待工程建设后再用于恢复原生植被,当前对剥离草皮堆放成活的影响研究较少。试验设计遮阳网与穿孔膜两种覆盖条件,探讨分析其对剥离的草皮块堆放与铺植利用后土壤温湿度及草皮块返青覆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遮阳网覆盖堆体较自然地表日均土壤温度显著降低,同时各深度层极大延长冻结期,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充效应延后,并造成堆放期水分大量损失;穿孔膜覆盖堆体较自然地表提高了土壤温度,阻碍了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充,并造成堆放后土壤吸持水能力降低。遮阳网覆盖的草皮块返青覆盖度显著高于穿孔膜覆盖的返青覆盖度,堆放期日平均土壤温度>0 ℃的堆放日数与草皮块返青覆盖度的线性拟合较好。工程建设中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长,采用透水透气类覆盖材料,增加土壤与空气热量交换,以维持更长的冻结期,并适时补充水分,提高草皮块铺植的恢复成效。  相似文献   
187.
高寒冻土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属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姣  盛煜  金会军  张泽  杜玉霞 《冰川冻土》2021,43(2):601-609
生物结皮是高寒地区地被层的重要组分之一。其作为地表特殊的结构层,能够改变地表结构及土壤理化属性,从而影响冻土环境。迄今为止,关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属性的影响尚不清楚。以青藏高原高寒冻土区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生物结皮的特征及其对土壤理化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在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广泛发育,主要以藻结皮为主,其盖度可达37.3%~51.7%,结皮层平均厚度为12.6 mm。由于生物结皮的发育,高寒地区5~20 cm土层粉粒含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而结皮层土壤田间持水量相比于裸地表层(2 cm)增加了10%~40%,结皮层容重较裸地降低了30%;两种类型藻结皮均显著增加了结皮层及其下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而深色藻结皮增加了结皮层及其下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浅色藻结皮仅增加了结皮层土壤全氮含量,对其下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结皮对土壤pH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结皮是高寒生态系统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为揭示生物结皮在高寒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生态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8.
为研究免共振沉桩过程对地表振动影响,采用密度放大法以消除模型桩弹性模量过大对计算效率的影响,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建立了相应的连续振动沉桩模型,并和文献中的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激振力幅值和振动频率这两个施工参数对地表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放大法可有效提高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模拟沉桩7.0倍桩径(4.9 m)所需计算时间约为12.0 h,数值结果较好地模拟了现场测试中免共振沉桩的地表振动影响;激振力幅值和振动频率均主要对近场(水平距离为5.0倍桩径范围内)的地表振动有明显影响;临界沉桩深度与地表振动影响峰值相对应,该深度随水平距离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激振力幅值对临界沉桩深度的改变不明显,振动频率对远场临界沉桩深度则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9.
为研究震后九寨沟钙华景区的溶洞、裂隙、暗流等地质特性,丰富钙华景区岩溶洞穴无损探测技术,探讨了多物探技术在多孔疏松钙华地区作业的可靠性。首次运用地质雷达法及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无损探测技术,在九寨沟景区火花海特定区域进行了现场勘查和无损探测试验。结合对比两种无损探测成果与测区内出露地质剖面3组勘探数据,结果发现:高密度电法与地质雷达法相结合,两者能优劣互补,相互佐证,在解决钙华区域浅部溶洞、暗流、裂隙等工作中,对探测目标体具有极高的识别度。两种方法探测数据与震后出露剖面地质特征保持极高的一致性,验证了两种无损检测方法在多孔疏松介质条件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解决了多物探技术在多孔疏松介质地区施工的疑点和难点,丰富了工程物探领域技术。   相似文献   
190.
李雪  曾毓燕  郁飞  施刚 《地质力学学报》2021,27(6):998-1010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沉积环境导致浅部砂层广泛发育。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城市区域范围的砂土地震液化风险评价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上海市工程钻孔数据,结合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分布与标准贯入试验,建立区域性地震液化危险性评价模型,对上海市进行了地震液化危险性评价。研究认为当发生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条件下,上海市陆域面积的66.0%将不会产生地震砂土液化灾害,21.8%的陆域面积仅发生轻微液化,只有崇明、横沙、长兴三岛,黄浦江及苏州河两岸地震液化等级达到中等甚至严重,占全市陆域面积12.3%;5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条件下,随着峰值地面运动加速度整体升高,全市范围内轻微—严重液化区域明显增多,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总面积达到全市陆域面积46.25%。上海市存在砂土地震液化的危险性,但是发生概率较低。研究认为,目前的抗震设计规范中上海市的设防烈度偏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建设成本。同时研究中的不同超越概率下的地震液化危险性评价结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相关标准的合理化改进的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