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17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降水过程对断层CO2气体异常排放响应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观测事实的角度揭示岩石圈的热异常对大气圈的影响,本文利用怀来后郝窑测点的断层气CO2排放观测数据和中国752站降水的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断层气CO2异常排放与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联系.个例分析结果表明,断层气CO2的异常排放会导致局地降水的增多.以1991年为例,伴随着断层气CO2排放的异常增加,在大范围降水负异常的背景下,CO2排放点周边区域出现显著的降水正异常(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零)区.同时,CO2异常幅度较大的时段,相应的降水正异常区的中心值也较大.此外,分析降水响应断层气CO2排放异常的时间还发现,断层气CO2异常排放对其后10天内的降水过程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52.
在分析沈阳近百年特别是近50 a降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沈阳市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降水量变化决定水资源变化,从1956年以来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且随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变化平缓;地表水资源变化速度比降水变化速度快。同时降水量对辽、浑河的自然径流量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剧烈;近10 a沈阳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将加剧沈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对气候进行预估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发展趋势做了预估。  相似文献   
853.
Stochastic multi-site generation of daily weather dat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lues of a single variable, considering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is concept has successfully been used for multi-site generation of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Khalili et al. in J Hydrometeorol 8(3):396–412, 2007).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tension of this approach. It aims firstly to obtain an accurate reproduction of the spatial intermittence property in synthetic precipitation amounts, and then to extend the multi-site approach to the generation of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data. Monthly spatial exponential fun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each weather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ependence of the occurrence processes over the watershed,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spatial intermittence condition in the synthetic time series of precipitation amounts. As was the case for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the multi-site generation of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data is realized using spatially autocorrelated random numbers. These random number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weakly stationary generating process, as with the Richardson weather generator, and with no modifications made. Suitabl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of random numbers allow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bserved daily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and monthly interstation correlations. The Peribonca River Basin watershed is us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atial exponential functions succeeded in reproducing an accurate spatial intermittence in the synthetic precipitation amounts. The multi-site generation approach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weather data, which were adequately generated, while maintaining efficient daily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and monthly interstation correlations.  相似文献   
854.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低涡降水长期特征,利用1979~2015年高原低涡数据集、依照高原低涡降水范围,匹配高原各站逐日降水信息,对高原低涡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低涡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大值中心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呈向东南凸出递减分布,并以夏季低涡降水为主,全年和夏季高原低涡降水量与总降水量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安多站高原低涡降水呈下降趋势,但对年降水的平均贡献率高达三成;那曲站与托托河站高原低涡降水在总体上却呈上升趋势,递增率分别为0.2 mm/a和0.7 mm/a,其中那曲低涡频数与低涡降水强度的正相关系数达0.66,而托托河低涡降水占总降水的百分比却呈下降趋势。高原低涡日降水量等级主要以小雨为主,但中雨却是低涡降水量的主要贡献者。趋势分析发现高原低涡降水递增中心位于青海北部,递增率达到0.9 mm/a,次中心在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沿线地区;同时,高原低涡引发小雨降水基本呈全区一致增加趋势,中心位于西藏东北部和青海西南部地区;中雨降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西藏西南部、青海地区以及四川西部,其中青海南部存在较为明显上升中心区,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西藏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855.
周建琴  蔡英  钱正安  宋敏红 《高原气象》2009,28(6):1211-1219
为客观地检验夏季不同源区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们划分了东南沿海、 孟加拉湾、 青藏高原及西风带等水汽源区, 选择了西北区全区性湿月1979年7月, 利用NCAR MM5中尺度模式和NCEP再分析值资料作初、 侧边界条件, 对该月分别执行了检验模式性能的对照试验及检验减、 增各源区水汽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等共13个试验。文章上篇的主要结果如下: (1)两对照试验为传统的仅月初给定初始场, 连续积分全月的连续积分试验(CONA)及每5天更新初始场, 分6段接力式完成全月积分的分段积分试验(CONB)。(2)两对照试验虽都较好地再现了该月亚洲中、 高纬度较平直的月平均西风环流, 但CONB试验更好地再现了该月淮河-川西半环状多雨带及江南、 华南、 以及西北区少雨的降水分布格局, 还令人鼓舞地捕捉了该月西北区东南部的各次降水过程, 即MM5模式对该月形势和降水的模拟性能较好, 因而其下篇分别减、增不同源区水汽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结果也是可信的.(3)对某天气气候事件的事后较长时间的模拟, 采用分段积分模拟方案, 可部分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856.
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较系统地评述了干旱与高温热浪在定义、标准与类型、地理分布、时间和强度变化特征、危害性质和程度及其影响、形成机制和产生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方法与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和防御措施等8个方面,既对比了两者间在以上8方面的明显的差异,也指出两者间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高温天气频繁发生,大气降水量就会明显减少.高温加快了土壤的蒸散速度,加大了土壤水分和植株水分的散失,这种关系在夏季尤其显著.从而造成干旱的发生或加重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57.
张俊岚  段建军 《高原气象》2009,28(2):465-473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35年来阿克苏河流域春季径流的变化及其与冬、春季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流域内春季径流在增加,冬、春季均有增暖变湿的趋势,影响阿克苏河春季径流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前冬降雪和春季温度,春季径流对前冬降雪、春季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春季流域以融雪径流为主,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融雪径流,5月中下旬融雪作用明显.近年来阿克苏河损耗径流增加,主要由于其两支流汇流前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增多所致.同时分析了35年来春季阿克苏河径流典型丰、枯水年当年春季及前冬的500 hPa位势高度环流场的距平特征.  相似文献   
858.
近50年来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祁连山区海拔2800 m以上的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年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50年来祁连山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以前增温缓慢,以后增温明显加快.冬季变暖的趋势远大于夏季,夜间升温幅度远大于白天,祁连山区气温以东西两段增温幅度最大;祁连山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少雨年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多雨年在近20年,春季和夏季有明显上升趋势,祁连山西段降水量增加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859.
高涛  肖苏君  乌兰 《内蒙古气象》2009,(1):3-7,F0003
文章在对内蒙古118个测站47年(1961—2007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记录做了基本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降水的空间变化以20世纪60年代全区大范围普遍偏少,70年代东部偏少、西部略多,80年代东部偏多、中西部偏少和90年代全区普遍偏多为特征,特别在21世纪的前7年间,全区降水大范围偏少,尤以东部地区为重,东北部地区比常年降水偏少86.3mm。在20世纪60—90年代间,全区降水总量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60—70年代略偏少,80—90年代略偏多,最大变化幅度为10.7mm,但值得关注的是,在21世纪的前7年间,全区总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5mm。过去几十年间,全区的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21世纪的前7年间的气温比气候均值(1971—2000年)上升了0.92℃,比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气温增加了1.65℃。空间变化以中部增温最多、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增温速度较快为特征。这种增温一方面受气候自然变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探测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0.
连云港市冬季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连云港市近5 a冬季45个不同形态降水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冬季的三次不同形态(纯雨、雨夹雪、纯雪)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冬季降水在物理量场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图上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对降水形态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探讨了连云港市冬季降水形态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降水区上空温度700 hPa是否低于-3 ℃、850 hPa是否低于0 ℃和地面温度是否小于3 ℃,以及雷达回波强度图上是否出现零度层亮带等,都可作为判断降水形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