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5篇
  免费   1037篇
  国内免费   1925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2208篇
地质学   3461篇
海洋学   764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mdash;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 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检验, 得到了边界带上的应力场.边界带上最大主压应力sigma;1轴绝大多数近水平. 在90deg;E以西的中国西部大陆及邻区, sigma;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sigma;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NE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sigma;1轴水平方向绕喜马拉雅构造东端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小主压应力sigma;3轴倾角呈两极分布,西域地块区内活动地块边界带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缘部分段sigma;3轴倾角较陡, 而青藏地块区内sigma;3轴倾角近水平, 所以西域地块区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部相对于其它大部分青藏地块区, 有更多的逆冲地震.应力场在同一个边界带具有非均匀性. 北天山带、南天山带、西秦岭mdash;德令哈带、岷山mdash;龙门山带和安宁河mdash;小江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小一些, 西昆仑带、海原mdash;祁连带、东昆仑带、玛尼mdash;玉树带、澜沧江带和滇西西边界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大, 而喀喇昆仑mdash;嘉黎带和喜马拉雅带的非均匀性最显著.由于震源机制解数据的限制, 本文给出的是边界带上部分段的应力场.   相似文献   
992.
M. Barrios  F. Francés 《水文研究》2012,26(7):1022-1033
Nonlinear dynamics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hydrological systems make the formulation of scaling theories difficul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scale effects, scaling techniques, parameterization and linkages of parameters across scales is highly releva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analyse the spatial effect of the static storage capacity parameter Hu and the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parameter ks from microscale (sub‐grid level) to mesoscale (grid level)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definition of an optimum cell size. These two parameters describe the upper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TETIS hydrological model. At microscal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u and ks was obtained generating random parameter fields through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nd a spatial dependence model with pre‐established correlation lengths.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 at mesoscale we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the inverse problem for each parameter fiel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opted inverse formulation allows transferring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system from microscale to the mesoscale via non‐stationary effective parameters. Their values at each cell and time step are in the range of zero to the mean value of the parameter at microscale. The stochastic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variance of the estimated effective parameters decreases when the ratio between mesoscale cell size and correlation length at microscale increases. For a ratio greater than 1, we found cell size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area (REA); in such case, the microscale variability pattern did not affect the system response at mesoscale.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3.
云南农村土木结构房屋有限元抗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梅玲  叶燎原  刘本玉  冉睛  张童 《地震研究》2012,35(2):276-281,296
根据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对破坏较严重的土坯房建立了地震分析模型。对不同的开间、进深及檐口高的房屋,输入了3类场地超越概率为63%及超越概率为3%的地震波进行了有限元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墙厚影响不大,墙高的影响较大,墙高增加,破坏性增加;因此建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增加墙厚,而减少层高对抗震更为有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国内外287次5级以上的实际地震记录,研究了地震动有效幅值的不对称性特征及其规律。分别用有效幅值不对称比和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比来描述地震动的不对称性,统计结果具有规律性,并提出了其估计公式。结果表明:地震动有效幅值不对称性和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性特征明显,幅值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不受震级影响,但与截断比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截断比小于1/3时不对称比在1.07~1.20之间,截断比大于1/3时不对称比在1.13~1.96之间;有效幅值作用次数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不受震级影响,但与截断比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截断比小于1/3时作用次数不对称比在1.04~1.31之间变化,截断比大于1/3时作用次数不对称比在1.22~1.80之间。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收集了苍山地震周围断层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学参数, 选择不同的接受断层, 研究了苍山地震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及周边断层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苍山地震正的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活动有促进作用, 大部分苍山余震分布于库仑应力变化增加区域, 应力增加量值为0.003~0.005 MPa。 通过对比该地区苍山地震前后16年的地震资料, 发现苍山地震正的库仑应力变化对苍山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增强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周边其他断层, 由于距离较远, 库仑应力变化量较小, 苍山地震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震中附近架设的丁家山台(DJS)、狮子洞台(SZD)和武蛟台(WUJ)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对余震进行了S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较小、台站附近断层分布复杂的丁家山台(DJS)的慢波时间延迟相对较大,快波偏振方向不太集中。台站附近断裂分布单一的武蛟台(WUJ)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角度相差约35°,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也不一致。台站附近无断层通过的狮子洞台(SZD)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接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慢波时间延迟大小与震源深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7.
2009年云南姚安6.0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波、SV波、SH波初动及其振幅比联合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计算了2009年7月9日发生在云南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同时结合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对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性质和震区应力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析表明:(1)姚安6.0级地震发震断层为NWW—SEE向的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节面基本一致,也与余震优势方向分布一致,证明结果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NNW—SSE向,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NNW—SSE向一致,表明主震应力场主要受到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同时还有一些小的余震与主震应力场不同,表明震区应力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结合本次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特征、震区断裂构造特征综合分析,综合判定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马尾箐断裂。  相似文献   
998.
主要讨论了应力变化如何影响各向异性介质中波速度的问题。推导了一般各向异性介质在初始应力下的Christoffel方程,得到介质中3种波的相速度和初始应力的关系表达式;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单轴应力能够诱导各向异性,当施加单轴应力时,速度在沿应力的方向增加最大,在垂直应力的方向增加最小,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用Christoffel方程的数值解模拟在3种对称情况下的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初始应力对波速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初始应力对各向异性介质中波传播速度的影响,随着各向异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且速度越慢,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99.
围压对低渗砂岩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岩石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取值至今仍没有一致的认识,影响取值的因素较为复杂.为了探索围压对低渗砂岩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影响,实验上采用较大的围压范围(10MPa~50MPa),选取两块低渗致密砂岩岩样,进行渗透率测试,并利用二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不同围压组合下的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值,获取了该系数随围压的变化趋势.实验中,两块岩样的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但各自的减小趋势略有不同.利用Bernabé和Berryman提出的模型,理论上解释了围压对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影响,并得到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下限值为岩样孔隙度.尽管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不是一个常数,但可以表示为压差的函数,进而起到简化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横波各向异性在裂缝和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裂缝性和低孔低渗地层的横波各向异性特征,反演得到横波各向异性参数,研究了裂缝的发育程度、方位和有效性,并对低孔低渗地层的应力场分布状态和方位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反演得到的快、慢弯曲波形进行频散分析以及计算单极横波各向异性大小,确定了引起横波各向异性的原因,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岩心及FMI成像资料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最后对研究区8口典型井的横波各向异性进行了综合处理和评价,得到了该区的横波各向异性特征以及和总的应力场走向.结果表明,利用横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可以有效的评价裂缝的发育程度、走向及有效性,并能准确的确定地应力分布状态和最大水平应力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