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990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Summary Many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exist to assist the engineer in assessing the rock support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ound design. On-going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directed at attempting to utilize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acoustic emission response of the tuffs at the Nevada Yucca Mountain to further aid in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Acoustic emission response is shown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porosity of the sample. Engineering behaviour of the rock varies dramatically with porosity; events and peak amplitude offer a mean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fracture porosity and pore porosity and consequently the engineering behaviour of the rock. Fractal dimension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oughness of fracture surfaces. Two fractal dimension calculation methods, one based on the semi-variogram for the surface and the other based on the use of dividers, are applied for this purpose. The divider method is shown to resolve deviation from a straight line; the semi-variogram method is shown to identify statistical similarity to various types of noise.Nomenclature D fractal dimension - AE acoustic emission - b b-value determined from log(frequency) against log(amplitude) plots - (h) semi-variogram function - h lag distance for semi-variogram function - H an exponent term related to fractal dimension asD=2 –H  相似文献   
992.
Records of major geologic events of the past 260 Myr including: biologic extinction events, ocean-anoxic and black-shale events, major changes in sea level, major evaporite (salt) deposits, continental flood-basalt eruptions, first-order discontinuities in sea-floor spreading, and major mountain building events, have been aggregated and analyzed with moving-window and spectral techniques that facilitate recognition of clustering and possible cyclieity. Significant clustering of events suggests a model in which changes in rates and directions of sea-floor spreading (ridge jumps) are associated with episodic rifting, volcanism, mountain building, global sea level and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 via the carbon cycle. Variation in atmospheric CO2 affects global climate, ocean circulation and marine productivity. The geologic data formally sho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underlying periodicity of 26.6 Myr for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he exact period differs with minor changes in geologic dating). Phase information suggests that the most recent maximum of the cycle occurred within the last 9 Myr, and may be close to the present time. The quasi-regular pulses of activity might be related to internal earth processes. However, a similar periodicity in impact craters and in galactic dynamics, and a one-to-one correlation among mass extinctions, large impact events, and flood-basalt volcanism, indicate an extraterrestrial pacemaker.  相似文献   
993.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共收集到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1264个硫同位素数据,结合我们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和大西洋中脊TAG热液区中表层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地质-构造环境中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硫源问题.结果表明:(1)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在1‰~9‰之间,均值为4.5‰(n=1042),而硫酸盐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分布在19‰~24‰之间,均值为21.3‰(n=217);(2)无论在洋中脊还是在弧后盆地扩张中心,无沉积物覆盖热液活动区中热液沉积物与有沉积物覆盖热液活动区相比,其硫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3)各热液活动区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的不同,反映出各自硫源的差异性.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成因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玄武岩,部分来自海水,是玄武岩和海水硫酸盐中硫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而在弧后盆地和有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除了火山岩以外,沉积物和有机质均可能为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提供硫;(4)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和硫源的不同可能归因于海底热液体系中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岩浆演化和构造-地质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4.
海底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其产出构造背景包括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板内热点处。处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系统总结了海底热液矿床产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主要包括热液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围岩类型、矿区的矿物及矿物组合特点以及不同热液区矿床的元素组成、稀土和硫同位素特点等,对各构造环境中热液矿床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不同热液区热液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所处构造环境的不同和扩张速率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文本分类规则抽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本数据库的日益增大 ,寻找新的文本数据处理方法变得十分紧迫。本文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文本自动分类的规则提取 ,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文本分类方法。把文本特征项的权值进行离散化处理后 ,作为规则的条件属性 ,文本所属的类别用作决策属性 ,构造决策表 ,然后通过决策表的知识约简算法提取出文本的分类规则。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提取规则的分类正确率较高 ,分类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荷兰海洋区测工作中的地质工作,包括地质调查装备与调查技术,填图技术与样品分析,荷兰近海1:25万和1:10万填图,荷兰海洋地球化学填图,海洋地质灾害与近海地质填图,以及北海陆架沉积与海岸带动力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7.
地质储量精细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是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确定投资规模的重要依据。随着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为了解决储采失衡的矛盾,我们提出根据三角网法确定单井控制面积,继而计算单井不同类型砂体地质储量,解决了目前采用的“单井控制面积=区块总面积/区块总井数”和“厚度碾平”算法所产生的误差,使地质储量计算更加合理,从而实现了对沉积单元和具体类型砂体进行地质储量精细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王国纯 《台湾海峡》1992,11(3):218-226
东海海城构造区划可分成2个盆地和3个隆起。东海盆地可划分成6个坳陷3个隆起;进而可分为1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盆地主要构造特征是东西成带,南北分块:即一个盆地三种结构,地层时代东西分带,构造运动与岩性东西分异,地质由西向东演化史;南北在深部地质结构、力学性质及(?)闭类型。构造格局及火成岩分布、沉积环境、地热梯度等诸方面有差异.文中讨论了构造特征形成的机制及盆地内重要的矿藏资源。  相似文献   
999.
工程地质新拓展──地质工程论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地质已进入预测和改造阶段。地质工程是对山体稳定性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改造与控制的技术。它的工程对象是复杂地质体。这种地质体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岩体结构控制论、工程地质体控制论和工程地质过程改造与控制论是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地质工程要求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融为一体,而设计是沟通勘察与施工的桥梁。作者认为,必须尽快开发一套适用性强的地质工程设计支持系统,以弥补在地质工程中,知识偏窄和设计周期过长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即将完成1: 2 500 000全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为便于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集成共享,需要建立完备合理的空间数据库。本文基于本次编图工作实践,对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素内容进行了全面整理和归类。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素包括物质要素、构造要素、其他特殊符号、注记共4个大类,在大类基础上细分为13个中类及40个小类,并据此设计了具有可扩展性的要素分类代码。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前4位为所属图幅号,第5位为比例尺代码,其后为图层英文名称的缩写。每个要素图层与一张属性表关联,对属性表所有字段的字段名称、别名、类型、能否为空、长度、小数位及单位进行了定义和规范。本文选取月表撞击坑坑物质、月海岩石、撞击断裂及高程点要素详细阐述了其属性表结构。属性表主键为“要素标识号”,用于唯一标识某一个图元,其由图幅号、比例尺代码、要素分类代码、图元顺序码四层14位层次码构成。数据库设计遵循可扩展原则,特定区域或其他比例尺的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也可参照执行,本文以月球冯·卡门撞击坑及邻区地质图为例进行了空间数据库设计。科学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建设的前提,将为编图成果存储管理、集成共享与国际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