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71.
福建龙岩中甲铁矿是上世纪60年代探明的海相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多金属硫化物磁铁矿矿床。随着该矿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的突破,最近发现矿石中共(伴)生的分散元素铟、镉含量超过综合利用工业最低品位要求,铟、镉的储量估算均可达大型规模。通过研究铟、镉的赋存状态,认为矿石中尚无铟、镉的独立矿物存在,铟、镉主要与锌呈类质同象存在于闪锌矿的晶格中;铟、镉综合回收经济评价表明,铟、镉在选矿流程中主要走向锌精矿,可在锌的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并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永安—梅县凹陷带内有众多与该矿床类似的铁多金属矿,该矿床共(伴)生铟、镉含量及赋存状态的考察,对区域同类矿床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提升经济价值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72.
773.
煤层气采收率的确定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指导意义。通过对类比法、解吸法、等温吸附曲线法及储层数值模拟法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储层特征,应用COMET3数值模拟软件,对15号煤储层生产数据进行历史拟合,校正了基础参数,基于不同井距设计了6种不同的井网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了产能数值模拟及采收率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总结出寿阳区块采收率与钻井数关系变化规律,指出最优井间距为288m×216m,对应的采收率为50.4%。  相似文献   
774.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和强度高,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分析矿产资源概况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了两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认为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将逐步好转。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75.
海况对水下运载器吊放回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水下运载器,吊索和母船看作是一个由弹簧连接的单自由度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水下被吊物体在吊索带动下,由吊臂端点运动引起的运动响应的物理模型、数学方程,并编制了各项参数可调的计算机程序以求解水下物体的运动轨迹。运用此程序,对影响参数作系列变化后进行了运动响应计算,并绘制成运动响应随这些参数变化的曲线,为水下吊放回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6.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是干热岩开发中注采井网部署、水力压裂设计和诱发地震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实测获取了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干热岩勘探区3~4 km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应力量值随深度增加而加大,3139~3934 m深度范围内水平最小主应力介于59.0~90.7 MPa之间,水平最大主应力介于103.7~123.6 MPa之间.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介于N83°~114°E之间.②三向主应力总体表现为σH>σv>σh,表明研究区3~4 km深度构造应力占主导地位,该应力状态有利于走滑断层活动.③利用摩尔-库伦准则对邻区断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3~4 km深度范围内的断层总体处于稳定的应力环境.④干热岩注水开发与断层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统一的区域地应力场作用下,研究区3900~4000 m干热岩注水开发过程中,当地面持续注入压力达到或超过约28 MPa时,可能引起场区内断层的滑动失稳,导致中小地震的发生,在于热岩开发利用中需注意防范.研究结果对于唐山地区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7.
无隔水管泥浆循环钻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及装备系统,已经为国内外多口油气井提供了成功示范。通过无隔水管泥浆循环钻井技术,介绍了支撑该技术的装备系统——无隔水管泥浆循环系统,并重点说明了该系统中的核心装备——泥浆举升泵的选型范围、选型结果和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78.
石军太 《地质与勘探》2021,57(1):222-230
影响致密储层渗吸的因素较多,但系统的因素划分和敏感性分析依然具有很大挑战。为了高效开采致密气藏,为致密气藏压后焖井时间即开井制度优化提供依据,选取大庆油田徐家围子区块致密砂岩天然岩心,结合压汞、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在室内开展了静态渗吸实验,研究了致密储层静态渗吸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渗吸时间、致密储层的渗透率、孔隙类型、润湿性和压裂液的离子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岩心静态渗吸气水置换主要作用在静态渗吸过程的早期阶段;在致密气藏的储层渗透率范围内,静态渗吸采出程度随渗透率增大而增大;原生孔为储气空间,与原生粒间孔相连的次生溶蚀孔、粒间溶蚀缝和颗粒边缘溶蚀缝为渗吸提供了畅通的通道;静态渗吸速度和最终采出程度随岩心亲水性的增强而增加;压裂时所用的压裂液浓度越低,储层的渗吸效果越好。研究结果可为致密气井压裂后排采制度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79.
服务“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链条管理的全国矿山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已经形成。2019年遥感监测查明:全国采矿损毁土地361.05万hm2,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0.37%;其中,挖损土地145.93万hm2,压占土地130.67万hm2,塌陷土地84.45万hm2;在建生产矿山采矿损毁土地134.04万hm2,废弃矿山采矿损毁土地227.01万hm2。全国累计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93.08万hm2。2018年度,全国新增的采矿损毁土地4.81万hm2,新增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6.52万hm2。初步分析了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等遥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0.
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并丰富能源供给手段,实现碳中和目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在2020年制定了本国的氢能战略,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旨在于2030—2050年间完成CO2减排目标。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氢能发展战略、发展氢能在解决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中起到的作用、氢能制取的技术路线以及发展氢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着重介绍了地质工作在国家氢能战略部署和实施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①要保证充足的制氢原材料供给,需要大力勘探开发天然气、页岩气等化石能源; ②为封存制氢过程中产生的CO2,地质工作者需要对储层和盖层开展详细的地质勘查; ③在发展大规模地质储氢中发挥作用,如地下盐穴储氢、废弃油藏储氢等。结合国情,我国应大力发展从煤气化制氢到CO2管道运输,再到CO2驱油及地质封存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收益。可为我国加速推进氢能战略部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