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9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550篇
测绘学   310篇
大气科学   448篇
地球物理   1888篇
地质学   1119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10篇
  1961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一个新的全局优化算法在岩土工程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CD(dynamic canonical descent)算法是一个新的全局优化算法,运用该法进行优化时,无需考虑目标函数的可微性,只要正确给定优化变量的优化区间,且该区间具有凸性,那么此算法就能很好地收敛于该区间的全局极小点.针对该算法,建立了相应的算法迭代格式.对数值试验和在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的应用中引入该算法的迭代格式进行全局优化反演,其结果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强,优化结果的可靠度高,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82.
黄土洞穴侵蚀速率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三组人工和天然黄土洞穴进行了现场侵蚀速率试验,对比分析降水量对黄土斜坡洞穴侵蚀速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在相同时间段里进入洞穴的水量与该时间段内的侵蚀速率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黄土洞穴侵蚀速率随着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天然洞穴则相反;在相同时间段里,黄土天然洞穴的侵蚀速率随进入洞穴水量速度的增加反而减小,且黄土洞穴的侵蚀速率较水流量具有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983.
在给定的理论模型下,研究了地层各向异性的存在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用一种逐段迭代的射线追踪方法对其进行走时正演,得到了相应的时距曲线.并用该时距曲线结果,与基于各向同性介质模型假设所得到的时距曲线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射线追踪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该射线追踪方法理论上适用于任何界面模型,可以追踪到任意给定的精度,是一种快速、高效,并易于操作的射线追踪方法.  相似文献   
984.
矩形大定源瞬变测深数据模型约束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一维光滑模型约束反演对矩形大定源回线的数据进行反演,大定源回线瞬变电磁响应采用计算速度很快的小方形回线等效叠加方法获得.光滑模型反演分别采用基于平坦约束和光滑约束进行,通过对层状模型理论的垂直磁场感应电动势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采用光滑模型约束,能较稳定地获得地下电阻率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985.
针对海洋某些测区无法布设基准站,无法使用差分定位方式进行定位的问题,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船载重力测量,通过比对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测量模式和传统单点定位测量模式解算的交叉点不符值结果,验证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船载重力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解决了远海船载重力测量采用传统单点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6.
论文提出一种GNSS零基线约束的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该方法基于“一天线+双接收机”设计进行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首先,利用两个参考站四台接收机观测值形成四对参考站间无电离层组合双差观测值。其次,结合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模糊度和宽巷整周模糊度进行卡尔曼滤波和N1模糊度实数解计算。然后在模糊度域内进行线性变换,单历元固定零基线模糊度;利用零基线模糊度约束解算四组参考站间模糊度中的一组模糊度。最后,利用固定的模糊度还原所有原始双差整周模糊度。实验证明:与传统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方法比,充分利用了零基线模糊度固定的约束条件进行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加快了模糊度收敛速度,极大地提高了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7.
针对在卫星轨道插值中三次样条插值法的端点约束条件不易获得的问题,提出两种获得端点一阶导数的计算方法:差分法代替导数法;利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导数关系,求解坐标和速度的一阶导数。通过算例仿真表明,两种方法的坐标插值误差达毫米级以上,速度插值误差达厘米级以上,它们的插值精度均不受分段弧长影响,且比7阶Lagrange插值精度要高,但它们的运算时间比7阶拉格朗日插值法略大。其中,方法一优于方法二,因前者的速度插值误差比后者小,且后者的插值结果存在周期性抖动现象,其抖动周期与抽样频率有关。文中方法具有插值精度高,插值精度不受分段弧长影响,运算量不大的优点,是一种实用的卫星轨道和速度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988.
邱粲  王栋成  李娟  曹洁  董旭光 《山东气象》2017,37(4):91-100
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产品的垂直速度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站2014年分钟降雨记录,采用多项式非线性拟合方法,探讨了各季节特征高度层垂直速度与地面降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场次降雨过程的分钟数据分析了垂直速度阈值对降雨开始、结束时间以及降雨强度的指示性。结果表明,垂直速度能够反映雨滴的下落速度特征,综合各个高度层来看,700 m高度层垂直速度与小时雨量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为稳定,其他高度层在不同季节拟合优度差别略大;垂直速度的大小虽不能完全定量地预报降雨强度,但对于整个过程的雨强波动变化有着明显的指示性作用,700 m高度层垂直速度对于降雨的预报指示效果最为稳定。垂直速度对降水的指示性可用于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冰雹、降雪等的预警及临近预报,其阈值的确定受降水相态、降水类型、气温、湿度、湍流等影响,且并非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989.
本文大用多普勒雷达垂直探测的速度估测大气垂直速度的方法-速度三阶中心短法(简称M3法)的基础上,利用雨滴谱资料,分析了降水粒子的最大直径Dmax对M3法的影响,并从实际工作出发,用反射率因子和多普勒谱宽拟合了Dmax和雨强(I),提高了大气垂直速度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990.
工程场地条件评定中的地脉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了研究开发更经济,更简便的场地动务特性探测方法,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工程场地条件评定中地脉动研究的演进,概述了地脉动观测技术的发展,循着地脉动分析方法的演进历程,叙述了谱和谱比分析方法,利用地脉动频散曲线反演场地速度构造的研究,讨论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依据和适用条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可能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