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陆源  文建凡  吕天雯 《湖泊科学》2001,13(3):285-288
利用稀释法结合平板分离培养法将采用滇池水华中的铜绿微囊灌进行了成功的分离纯化,对比纯化培养前后,发现纯化后该藻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密度大为提高,约为纯化前的5倍,由乙醇乙醚混合液对该灌作预处理后,破坏了其胶质被,再经常规方法提取总DNA,其得率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142.
浮游蓝丝藻是水华蓝藻的常见种属,但对其生长和产毒特性认识不多本文首次对我国水体中的浮游蓝丝藻进行了研究.从广东省一重要供水水库中分离到一株丝状蓝藻,经形态特征鉴定为阿氏浮游蓝丝藻,并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下对该藻株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适合于该藻生长的光强和温度分别为20μmol/(m~2·s)和30℃;该藻株具有mcyE基因,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CRR,产量为0.06μg/mg(DW).  相似文献   
143.
川蔓藻在再生水体中对普通小球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川蔓藻植株体与普通小球藻在再生水中共培养和使用再生水种植川蔓藻的种植水纯培养普通小球藻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滨海再生水河道中生长的沉水植物川蔓藻对小球藻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川蔓藻对普通小球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共培养实验中,96 h的抑制率为88.86%;在种植水纯培养实验中,96 h的抑制率为48.91%.川蔓藻的种植水对普通小球藻的化感作用系数平均为-0.2448.川蔓藻的叶和根的种植水对普通小球藻均有抑制效果,96 h的抑制率为叶34.71%,根14.12%;平均的化感作用系数叶为-0.1317,根为-0.0901;川蔓藻的根和叶均能释放化感物质,但抑制小球藻的化感物质主要通过叶释放.  相似文献   
144.
蓄积在湖泊沉积物中污染物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威胁上覆水体水质安全的二次污染源.根据贵州省阿哈湖季节性缺氧的特性,通过控制氧化还原状况,设计了对该湖沉积物-水柱的原样/抑菌条件的培养实验.实验发现,微生物活动对界面附近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控制作用;改变水体的含氧状况可以显著影响上覆水体水质,包括表观性状和水体中污染物含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成岩过程中Mn,Ga,SO4 2-,Cu,Cr,Pb和Co,Ni,Fe,Sc,V,Rb两大类分别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厌氧培养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最大释放量,发现铁、锰在厌氧过程中可以大量向水体释放.  相似文献   
145.
“新医科”建设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重要举措。为适应国家“新医科”教育改革,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进行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目前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理念有待创新、核心课程设置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弊端,本文提出创新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理念、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重塑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引入“医教产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以期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医学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交叉融合思维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有益启鉴。  相似文献   
146.
高师自然地理课程蕴含丰富的科学思维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根据自然地理课程中科学思维素材的不同类型,除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取微课、在线课程、隐性课程、校外活动等培养路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7.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着重从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8.
随着计算机等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企业公司呈现出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急需培养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紧缺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但是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近些年的培养现状,突出现代人才需求,加强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四纲三系"的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宽知识面,高素质,强实践能力,懂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测绘人才,证明该培养机制是非常有效并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以武汉大学2013版测绘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为例, 探讨了信息化测绘发展阶段,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原则,创新型、复合型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法,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特色,新版培养方案为培养“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0.
胡世明 《湖北气象》2005,24(1):45-45
纵观湖北省各基层气象台站,近10年来气象预报业务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似乎越来越突出。因为老一辈业务技术骨干陆续退休,或者调出气象部门;而现有预报人员多数只具备中专学历,且年龄偏大(40岁以上),其综合业务素质普遍有待于提高;同时,从正规院校气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引进,即使做了大量工作将其引进来,也不一定能将其留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