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31.
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跨流域引种和增殖放流等活动可能会对其遗传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3个水系的野生和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6个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杂合度水平(Ho=0.702—0.744),香农信息指数(I)显示6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长江野生长江养殖黄河野生辽河养殖黄河养殖辽河野生。(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来源于种群内个体间和个体内部的变异分别为14.02%和85.88%,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处于较低水平(FST0.05);(3)瓶颈效应和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群体近期均经历过有效种群的降低,且6种群内个体的遗传组成混杂。综上所述,三水系野生和养殖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长江和黄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养殖群体;三水系河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江养殖群体、黄河野生及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可能与其跨流域引种及养殖群体逃逸造成其种质混杂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筛选多态性高、特异性好、片段大小适中的10 个长牡蛎微卫星位点进行优化组合, 根据扩 增片段大小及同一荧光不重叠原则构建了两组五重PCR 体系。运用CERVUS 3.0 软件对0527 组27 个长牡蛎全同胞家系的643 个子代和0612 组27 个全同胞家系382 个子代分别进行亲权鉴定。结果 发现, 用两组微卫星五重PCR 鉴别时, 在0527 组和0612 组的鉴定成功率均为100%; 只用第一组微 卫星五重PCR, 可以将0527 组96%的子代和0612 组96%的子代鉴定到亲本; 只用第二组微卫星五 重PCR, 可以将0527 组97%的子代和0612 组95%的子代鉴定到亲本。本研究中筛选出的两组微卫 星五重PCR 体系在两组家系中的鉴定效率均较高, 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子代个体鉴定至所属父母本, 在长牡蛎家系鉴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了网络组播和隧道技术,广东省在气象业务中使用的MPLS-VPN组网,重点阐述将隧道技术和组播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气象业务需求的组网方案。还详细介绍了组播软件的使用,以此来检验组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4.
袁胜古  王密  潘俊  胡芬  李东阳 《测绘学报》2015,44(10):1108-11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标记分水岭分割的航空影像接缝线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区域差异确定接缝线优先穿越区域,然后在优先穿越区域中使用基于最小二叉堆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得到最终的接缝线。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获得的接缝线能很好地避开投影差较大的区域,与其他算法的比较也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5.
坛紫菜EST-SSR筛选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实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标记作为1种重要的分子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遗传图谱构建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EST文库搜索法是获得微卫星标记的途径之一, 本研究对坛紫菜EST数据库中6*!035条序列进行搜索,发现340条EST包含SSR序列,其中三碱基重复最多,占总数45.95%;其次是两碱基重复,占总数的45.38%;再次是六碱基和五碱基,分别占总数的5.78%和2.02%;四碱基最少,仅占总数的0.87%.在两碱基中AG,GA,TC,CT类型数量最多,占所有两碱基SSR的82.8%;在三碱基中CCG,CGC,GCC,GGC,GCG,CGG类型数量最多,占所有三碱基SSR的52.83%;其它重复次数中,各种类型所占比例相差不大.进一步比较坛紫菜与条斑紫菜EST-SSR序列,发现2种紫菜SSR类型及比例存在明显差异.根据EST-SSR序列设计合成了10对引物,其中4个位点在8个不同来源坛紫菜叶状体间存在多态性,说明从坛紫菜EST中筛选的SSR标记可以用于进行坛紫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6.
中国沿海花鲈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3个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了2000年前后北海、威海和舟山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地理群体(A组)和2006年2个烟台花鲈群体(B组)的遗传结构.A组内各群体Nei氏期望杂合度相似、有轻微遗传分化、属同一自由交配群;A组组内及威海和北海地理群体内存在瓶颈事件.B组内2群体无显著遗传分化,组内及群体A发生过瓶颈事件.尽管威海群体与B组2个群体的Nei's期望杂合度、平均等位基因数相似,遗传距离小,属同一自由交配群,但威海群体与2个烟台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山东半岛沿海花鲈群体遗传结构从2000~2006年已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7.
Ten novel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developed using an enrichment and colony hybridization protocol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cuttlefish, Sepiella maindroni. Polymorphism was explored by using 30 individuals from the coastal waters of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n December 2007. The number of alleles ranged from 5 to 13. The ranges of observed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were from 0.578 9 to 1.000 0 and 0.682 8 to 0.925 7,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was 0.778 5. These microsatellite loci will certainly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 maindroni.  相似文献   
138.
3种江珧同工酶遗传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江珧科的栉江珧、旗江珧及二色裂江珧三种物的5种组织(消化盲囊、肾组织、外套膜、后闭壳肌和鳃组织)进行垂直板状聚丙烯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研究江珧科的SOD、EST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个体其酶谱表型有稳定的差异,同属的种间差异小于不同种的种间差异,即酶谱的差异程度与形态分类学中的亲缘关系相关。可利用其酶谱表型具有种特异性作为一种蛋白分子标记,应用于江珧物种尤其是经济品种的鉴定上。  相似文献   
139.
在研究SOAP通讯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SOAP完成通信功能所需要的主要功能模块,研究了SOAP通信功能的执行效率,由此设计出相应模块以实现分布式通信策略,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和可移植性.实现了异构网络环境下异构平台间的互操作,使分布式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0.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ar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分析野生草鱼和家养草鱼,并筛选与草鱼种质退化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共进行88对引物组合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905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21个可能与种质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中有8个片段能在Gene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序列,而其他片段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