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针对植被对近景摄影测量自动滑坡监测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滑坡植被区域检测算法。对算法的有效性、影像对比度拉伸以及样本训练通用性对检测植被区域的效果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实验探讨。通过与基于视觉认知特征的检测方法比较,验证了本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检测出近景影像中的植被区域,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72.
两年前曾报道过国外一家大学利用GPS进行标记,研究是什么东西引发了哮喘疾病。最近又看到一篇报道,他们将会把这个名为Spiroscout的哮喘呼吸器变成一个商业产品。这样病人在使用呼吸器时可将GPS数据传入服务器,  相似文献   
73.
Ten highly variable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of wild and hatchery samples of half-smooth tongue sole Cynoglossus semilaevis. A group of 200 genotypes belonging to four wild samples, Laizhou (LZ), Weihai (WH), Qingdao (QD), Rizhao (RZ) and one hatchery sample, Mingbo (MB), were screened. All of the ten microsatellite loci screened in this study showed marked polymorphism. A total of 70 different alleles were observed over all loci.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4.2 to 10.6. The average of expected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ranged from 0.67 to 0.82, and from 0.77 to 0.87,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10, 16, 10, 11 and 5 unique alleles each were found in LZ, WH, QD, RZ and MB populations.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varied from 2.87 for HSTS_7 to 6.83 for HSTS-h. The number of average genotypes ranged from 6.0 for HSTS_a to 15.4 for HSTS_h. As compared with the wild populations, the hatchery population, MB, showed significant genetic changes such as fewer alleles per locus (P <0.05), a smaller number of low frequency alleles (P <0.05), a small number of unique alleles and a small number of genotypes (P <0.05), all indicative of a reduction in genetic diversity.  相似文献   
74.
线粒体基因组已被广泛应用于后生动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的研究。文昌鱼(Amphioxus)作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在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作者综合分析文昌鱼2科7个种的51条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文昌鱼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文昌鱼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  相似文献   
75.
水产动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华  王志勇 《海洋科学》2011,35(1):105-110
水产养殖业是农业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的发展,许多养殖种类经过多年的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显现,如性成熟过快、个体小型化、品质(肉质)下降、抗逆性下降,病害日益频繁等养殖性状严重衰退的现象。这迫切需要对水产养殖动物进行选育和遗传改良,培育出优质高产抗逆的优良品种。传统的选择是在...  相似文献   
7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从西大西洋笛鲷(Lutjanuscampechanus)和勒氏笛鲷(L.russel—lii)的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适用于孟加拉笛鲷(L.bengalensis)和四带笛鲷(三.kasmira)的微卫星引物,并应用于三亚和湛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5对引物中筛选出13对可以稳定扩增出特异片段的引物,其中12对可在孟加拉笛鲷基因组中扩增出重复性好的特异性条带;10对可在四带笛鲷中扩增出重复性好的特异性条带,并且全部呈现出种内多态;9对为两个种通用.孟加拉笛鲷的湛江群体(zMJ)和三亚群体(SMJ)、四带笛鲷的湛江群体(ZSD)和三亚群体(SSD)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8889、4.1111、4.3333、4.2222;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833、0.6389、0.5944、0.638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720、0.4692、0.5474、0.5257.将本实验所得结果与笛鲷鱼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湛江海域野生笛鲷的遗传多样性整体比较丰富,但部分野生笛鲷已表现出杂合子缺失的趋势,这势必会引起将来遗传多样性的降低,所以要尽旱对野生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并找出解决养殖群体污染野生群体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长牡蛎基因组微卫星引物的开发和特性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牡蛎于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中国.在我国,长牡蛎已经成为重要的贝类养殖产业之一.本实验从全基因组上筛查微卫星序列,在微卫星筛查的范围、数目和类型上是传统的富集文库法开发微卫星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总共设计了104对引物,54对引物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中有34对引物显示多态性扩增,占32.7%,20对引...  相似文献   
78.
用8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建立了2个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对大菱鲆7个人工选育家系进行了系谱认证、亲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2个多重PCR体系中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49个,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3~8个。根据已知亲本及子代基因型,成功推断出了3个缺失亲本的基因型。在双亲未知的情况下2个多重PCR的8个微卫星位点累积排除概率是96.58%,已知1个亲本时累积排除率为99.71%,亲子鉴定准确率为96.42%。采用70个个体进行双盲验证,利用UPGMA法对7个家系的70个体进行了聚类分析,同一家系95.71%的个体聚类分析结果与系谱来源一致。Cervus 2.0软件亲子鉴定结果表明亲子鉴定准确率为92.86%。2个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为大菱鲆不同家系混养后的亲子鉴定、系谱分析和分子辅助家系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9.
紫外线照射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雌核发育二倍体。用强度为2561μW/(cm2.s)的紫外线(254 nm)照射不同时间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结果发现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卵裂率、早期胚胎存活率和小耳幼虫发生率逐渐降低,照射30 s时小耳幼虫发生率降为0。受精后35 min,显微镜下观察到有20%~30%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用浓度0.5μg/mL的CB持续处理受精卵20 min,诱导出刺参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发育速度低于正常二倍体。微卫星分析表明,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成功率为93.3%。  相似文献   
80.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several integrated studies of Tethyan Jurassic/Cretaceous boundary sectio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published with the objective to indicate problems for the selection of biological, chemical or physical markers suitable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Jurassic/Cretaceous boundary e the only system boundary within the Phanerozoic still not fixed by GSSP. Draw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systems is a matter of global scale discussions. The problem of proposing possible J/K boundary stratotypes results from lack of a global index fossils, global sea level drop, paleogeographic changes causing development of isolated facies areas, as well as from the effect of Late Cimmerian Orogeny. This contribution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data on J/K boundary interval obtained from several important Tethyan sections and shows still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repancies in its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