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4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双壳类动物梁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双壳类动物梁色体核型、带型及核DNA含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迄今,已知梁色体数的双壳类动物有26科的157种(2N=14~48),其中89种有核型报道,带型研究仅在美洲牡蛎、太平洋牡蛎、贻贝、缢蛏等种类中有关于G带、C带和Ag-NOR带的报道;65种双壳类动物有DNA含量的记载。指出有关DNA含量与个体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尚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2.
双壳类动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双壳类动物染色体核型、带型以及核DNA含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迄今,已知染色体数的双壳类动物有26科的157种(2N=14~48),其中89种有核型报道;带型研究仅在美洲牡蛎、太平洋牡蛎、贻贝、缢蛏等种类中有关于G带、C带和Ag-NOR带的报道;65种双壳类动物有核DNA含量的记载.指出有关DNA含量与个体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尚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3.
宽额鲈染色体核型研究及制作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次在鱼类染色体研究中采用静脉抽血肾细胞制片法获得了形态清晰的宽额鲈染色体核型。同时比较了静脉抽血肾细胞制片法与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制片的常规鱼类染色体制片法制片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制片方法获得的宽额鲈染色体核型均为2n=48=4st 44t,NF=50.静脉抽血肾细胞制片法在获得较好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同时还获得部分染色体后期分裂相。但由于该方法未使用秋水仙素。获得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4.
川纹笛鲷染色体核型、银染和C-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植物血凝素、秋水仙碱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川纹笛鲷Lutjanus sebae染色体核型、Ag-NORs和C-带.结果表明:1)川纹笛鲷二倍体染色体数2n=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在第1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部位有明显的次缢痕.2)染色体经快速银染后,Ag-NORs的数目在不同细胞中表现出多态性,数目1-4个,2个Ag-NORs的频率最高(占79%).在分裂相中,第1对t染色体近着丝粒的次缢痕区均出现2个银染位点(Ag-NORs阳性),且未见Ag-NORs的联合现象.3)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显示出1个深浅不同的C-带,在第1对染色体的随体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结构异染色质,表现C-带强阳性.讨论了鱼类核型演化规律和Ag-NORs,C-带的发生机制,以及川纹笛鲷的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95.
法螺(Chanoria tritonis)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法螺(Chanoria tritonis)是珊瑚敌害生物长棘海星的天敌,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过量捕杀,法螺数量急剧减少,开展法螺的人工繁育工作迫在眉睫。染色体研究是遗传育种工作的基础。目前,有关法螺的染色体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尚属空白。本实验以法螺面盘幼虫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及低渗溶液处理,热滴片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来研究法螺的核型。结果表明,法螺染色体二倍体数2n=70,核型为2n=32m+18sm+20st,NF=120。部分分裂相中出现2条异形染色体,是否为性染色体还有待确认。染色体组中第2对和第16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上具有次缢痕。对我国已进行过染色体核型研究的腹足纲贝类进行统计表明,法螺是目前已知的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物种。  相似文献   
96.
安徽女山湖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群落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方印  肖明松  王松  崔峰 《湖泊科学》2010,22(5):729-734
2007年4月-2009年5月对安徽女山湖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群落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45属113种;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共检出33属78种.分析表明女山湖不同季节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整体看来,浮游植物组成以蓝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浮游生物量在不同季节波动较大,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而不同年份同一季节的生物量变化不大.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较大,而丰富度指数D在不同季节变化不大,大多数在1.3-3.9之间,均匀度指数J′在0.5-0.8之间.平均溶氧量PG达2.62mg/L.综合判定,女山湖属于中富营养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相对稳定,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
我们通过荧光染色、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Self-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首次研究了棘头梅童鱼(Richardson,1844)的核型特征。雌性核型有24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n=48a,NF=48),而雄性核型包含22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单体和1条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n=1m+46a,NF=48)。雌性和雄性核型之间的差异表明,棘头梅童鱼的性染色体系统为X1X1X2X2/X1X2Y型,其中Y为雄性中特有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三色FISH结果显示,5S rDNA和18S rDNA位点定位在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X1)以及Y染色体的短臂;X1染色体上有一个特异的臂间端粒信号(ITS),与5S rDNA位点部分重叠。Self-GISH结果显示,在推定的性染色体DNA重复序列聚集。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关于棘头梅童鱼Y染色体起源的假说:Y染色体起源于祖先核型(2n=48a)中的两条端部着丝染色体融合,并且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片段缺失。本研究首次在石首鱼科中描述了异形的性染色体,将为其他石首鱼的性染色体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8.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应用前景看,双核型空构模式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带中;通过内涵外延,该模式还可以沿边地带的区域开发提供重要指导意义。亦即该模式对于我国三沿战略实施的深化可以提供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理论模式,此外,该工对于匀深入分析国外的区域开发过程与规律,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99.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牙Ping的染色体及核型证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静  尤锋 《海洋与湖沼》1999,30(1):68-72
于1994 ̄1996年,分别在威海海洋渔业捕捞公司(石岛)和鸿洋实业总公司龙须岛育苗场采集人工培育的3-5龄牙Ping亲鱼,采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牙Ping精子遗传物质失活,并用冷休克法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从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牙Ping。原肠期采用空气干燥法、Giemsa染色,得到雌核发育二倍体,正常二倍体及单倍体的染色体制片,进行染色体和核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牙Ping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正常二  相似文献   
100.
PHA体内注射后,按肾细胞直接法和银染法研究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胡椒鲷(Plectorhinchus pictus)染色体核型及Ag-NORs带.两种鱼核型公式均为2n=48,48t,NF=48.胡椒鲷具有1个大的NORs,呈圆球形,位于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花尾胡椒鲷也具有1个较小的NORs,呈2个棒状结构,位于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