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607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374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833篇
海洋学   1030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4 毫秒
61.
虾病防治中合理用药问题探讨(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2.
63.
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细菌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64.
核电站温排水对大亚湾鲷科鱼卵,仔鱼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维翥 《热带海洋》1996,15(4):80-84
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排放前、后,自1993年1月20日至1995年2月28日对该站附近水域14个站位进行6个航次的采样调查,收集鲷科鱼卵、仔鱼样本和同一站位的水温资料。结果表明,各站位的鲷科鱼卵、仔鱼的分布在温排水排放前、后与水温变化密切相关。水域升温2 ̄8℃对鲷科鱼类的产卵、孵化和仔鱼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鉴于目前升温水域范围只限在2n mile内,可以认为整个大亚湾鲷科鱼类的资源和补充尚水  相似文献   
65.
黄东海海区总悬浮物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黄东海水体散射特性非常复杂,这是造成该海域水色区划特点显著的原因之一。文中利用2003年4月黄东海试验数据(HD200304)对总悬浮物(TSM,Total Suspended Matter)的后向散射概率~bbs和单位散射系数bs*进行研究。基于对现场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开发了总悬浮物后向散射概率模型,通过相对偏差分析表明,有近90%的样品反演相对偏差控制在±30%之内。对总悬浮物单位散射系数研究时,选择555 nm为参考波段,开发了不同波段间总悬浮物单位散射系数关系模型,通过相对偏差分析表明,有近94%的样品反演相对偏差在±10%之内,反演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66.
67.
王彦海  杨文川 《台湾海峡》2001,20(2):200-204
本文报道厦门海域软骨鱼灰星鲨(Mustelus griseus)感染的四叶目瘤槽科绦虫新种——厦门平槽绦虫Platybothrium xiamenensis sp.nov.,对新种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8.
隐虾类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形态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正 《海洋科学》1996,20(4):48-51
  相似文献   
69.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有待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发现和长期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0.
日本沼虾染色体及其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于1992年3月在上海青县采集日本沼虾,以改进的空气干燥法研究精巢细胞染色体及核型,特别较详细地研究了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结果表明,日本沼虾染色体数n=53,2n=104,共分为A,B,C,D4个染色体组;核型组成是N=37M+4ST+11T;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5个时期,双线期的二价体存在弥散阶段,减数分裂的同步率高,大多处于双线期,且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