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4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1702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432篇
地球物理   534篇
地质学   688篇
海洋学   2776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83篇
自然地理   50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以磷浓度和种群密度为变量 ,以亚心形扁藻为浮游微藻代表 ,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与浮游微藻 (亚心形扁藻 )间的竞争。结果显示 ,不论营养盐浓度如何 ,高密度的孔石莼皆能显著抑制浮游微藻的生长。分析显示 ,高密度的孔石莼压制浮游微藻生长的原因 ,不是由于对氮、磷等营养盐的竞争所致 ,而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32.
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阐述了研究南海暖水的意义 ,综述了关于南海暖水的现状 ,提出了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方面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蔡明刚  王杉霖 《台湾海峡》2003,22(4):537-544
作为天然虾青素的最佳生物来源,雨生红球藻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微藻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雨生红球藻培养及虾青素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外天然虾青素商业生产的现状,并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阐述,以期推动国内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4.
热带大西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美国夏威夷大学发展的中等复杂程度海洋模式(IOM)在给定表面强迫条件下模拟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利用NCEP的41a(1958~1998年)逐月平均表面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a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平行试验,与控制试验作比较.对3组试验模拟上层海洋变率状况的比较,并按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分别分析,揭示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异常对海表面温度和温跃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的变率.模式模拟的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弱ENSO型,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南、北大西洋变化相反的偶极子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对海表温度变化都有贡献,其中赤道外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主要由热通量异常引起,而近赤道SSTA的变化主要由动量异常强迫引起.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热通量强迫的作用远比动量强迫重要.模式不仅能够模拟SST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还能够模拟温跃层深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温跃层深度的变率主要由动量异常决定,热通量异常强迫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35.
游志勇  汤熙翔  肖湘 《台湾海峡》2007,26(4):555-561
通过自行改进的高压培养罐及高压设备,对深海沉积物进行可培养微生物的筛选,获得6株具有较强耐受压力的细菌.16SrDNA的测序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分别属于6个不同的菌属.压力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这6株细菌在40MPa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属于兼性嗜压菌.对不同压力下生长的细菌做显微镜检,结果显示,除了一株芽孢杆菌在40MPa下的菌体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外,其它5株细菌在压力条件下的菌体的分裂均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近岸海域的有害针胞藻类(Raphidophyte),也是我国近海常见的赤潮生物,曾经有多次引发赤潮的报道[1,2].在赤潮发生的早期,自然水体中赤潮生物的细胞密度相对较低,且赤潮藻个体微小,传统的鉴定方法,即海水样品采集后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主要用于藻的定性和分离,当样品量较多时,定量计数过程则烦琐、费时、费力,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37.
1IntroductionThe tropical West Pacific warm pool(TWP-WP),which spans an area roughly between10°Nto10°S of the equator from Indonesia to the dateline,has the world’s warme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being greater than29℃.With the increase of recog-niz…  相似文献   
38.
报道秦皇岛港区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生物量及优势种类等。通过4次定性采样指出:4月和6月的种类数高于8月和10月,群落组成都以红藻类为优势。平均生物量分布以金山咀最高,灯塔最低,各采样点的优势种是新煤码头为绿藻类的孔石莼、肠浒苔和尾孢藻;灯塔为红藻类的珊瑚藻、鸭毛藻及绿藻类的孔石莼和刺松藻,金山咀为孔石莼、刺松藻、萱藻和蜈蚣藻。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0.
对中国真马尾藻亚属Subgenus Sargassum刺激托组SectionAcanthocarpicae团伞托序亚组SubsectionGlomerulatac扁托系SeriesPlatycarpae的种类研究过程,发现该系新种4个,它们是永兴马尾藻Sargassum yongxingense Tseng et LU Sp.nov.模式标本于1958年3月8日由郑树栋采自西沙群岛永兴岛,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