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even bacterial clones with alginate-utilizing activity were isolated from rotten kelp. By activity test, the Vibrio sp.QD-5 with the potential alginate-degrading capability wa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draft genome sequencing,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ibrio sp. QD-5 containing an alginate lyase gene cluster. One of these genes, aly-IV,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overexpression, Aly-IV, with a molecular mass of about62 kDa and a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pI) of 5.12, was purified to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 256.78 U/mg and showed highest activity at 35°C in the Tris-HCl buffer at pH of 8.9. Moreover,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y the metal ions of Na~+, K~+ and Mg~(2+) under certain concentration. Aly-IV degraded favorably polyG blocks in an endo-type, yielding monomer and dimer as the main products. Due to its high substrate specificity, Aly-IV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production of polyG oligosaccharides with low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 and for determining the fine structure of alginate.  相似文献   
22.
从大型褐藻藻体分离获得一株具有高效降解琼胶和褐藻胶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菌株ST-6。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海绵假单胞菌的相似度达到99%,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也与海绵假单胞菌归为一类,鉴定为海绵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chastrellae ST-6。在2216E培养基、30℃培养条件下,海绵假单胞菌ST-6的生长曲线表明,接种10~48 h为菌株的指数生长期,48~72 h为生长稳定期。产酶结果表明,菌株ST-6在指数生长期时菌液的胞外琼胶酶相对酶活力较高,在接种48 h时,菌液的琼胶酶相对酶活力最高为249.15 U/m L。此外,发现菌株ST-6的琼胶酶和褐藻胶酶的分泌类型分别为非诱导型和诱导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其生长和产酶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绵假单胞菌ST-6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5~35℃,33值5~9;最适产琼胶酶条件为:温度30℃,33值为7,琼胶浓度0.3%。最适产褐藻胶酶条件为:温度35℃,33值为9。在温度30℃、339和褐藻酸钠浓度0.15%的培养条件下,海绵假单胞菌ST-6获得最高胞外褐藻胶酶相对酶活力为135.54 U/m L。  相似文献   
23.
海藻胶低聚寡糖的酶法制备纯化技术及保水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胶低聚寡糖是从马尾藻等藻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本文采用酶解技术对海藻胶低聚寡糖的制备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酶解过程中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底物浓度和pH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50°C、时间4h、加酶量45%、底物浓度0.4%、pH 6.0时,海藻胶降解成低聚寡糖的产率最高,达到75%左右。进一步对海藻胶低聚寡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27°C,时间在2h时,分子量为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分离效率最高,达到70%以上,并对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糖的保水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本研究可为开发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适用于冷冻鱿鱼和虾仁等的生物保水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Vibrio sp.510产褐藻胶裂合酶的底物专一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ibrio sp.51 0具有很强的产生褐藻胶裂合酶的能力。本实验对该菌发酵产生的褐藻胶裂合酶经疏水色谱除去杂蛋白 ,再经灌注色谱分离得到 3个酶组分峰。经底物专一性检测 ,峰 1和峰 3对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均具降解作用 ,峰 2只对聚甘露糖醛酸有降解作用。园二色谱测定酶的二级结构 :峰 1结构最为复杂 ,以β-转角为最高 ,占 31 .5% ,无规线团占 2 7% ,α-螺旋占 2 5.8% ;峰2为β-折叠 ,占 95.5% ;峰 3以 60 %的α-螺旋和 40 %的无规线团形式存在。 3个分离峰的底物专一性和二级结构的差异证明了褐藻胶裂合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我国沿海野生海藻中产量最大的首推马尾藻类,而北方沿岸所产马尾藻中以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为最多,为我国北方建立褐藻胶工业的主要原料。 我国北方沿海产量较多的马尾藻中除海蒿子外,还有海黍子(S. kiellmanianum) 、鼠尾藻(S. thunbergii)等。为了扩大褐藻胶工业的原料范围,有必要对这些海藻中所含褐藻胶的质与量在全年生长期内的季节变化进行了解,以便考虑配合使用。 我国南方所产马尾藻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较北方为多,据估计年产量至少比北方要多10倍,是我国南部水产资源中一项待开发的巨大财富。因此,对它们所含褐藻胶的质与量进行普遍的测定,对于这些天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26.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r/min振荡培养120h,产酶达到10.2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甲壳胺作为絮凝剂对褐藻胶胶液的絮凝作用及漂浮效果。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褐藻胶胶液具有较强的絮凝作用,其中,10ppm甲壳胺用量的漂浮效果较好,可大大缩短漂浮时间,对清胶液的透光率,粘度和胶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
一种新的褐藻胶寡糖制备方法--氧化降解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一种新的褐藻胶寡糖的制备方法,即氧化降解法。通过褐藻胶来源的聚甘露糖醛酸(PM)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不同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下降解优选降解条件。以包含3~11糖单体的寡糖混合物为目标产物,以相应的降解产物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u为选择标准,获得氧化降解法的最佳条件:过氧化氢浓度5%,反应温度90℃,降解时间2h。以该条件降解PM获得的降解产物经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制备的寡糖保持了甘露糖醛酸的结构特点。提示该方法可用于褐藻胶寡糖的制备。  相似文献   
29.
对从福建省东山湾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到的菌株Vibrio sp. DS32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进行克隆和异源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评估。以DS32基因组为模板,克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构建了pET-vralg1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异源表达,对重组酶VRALG1的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和完全降解产物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重组酶VRALG1最适温度为35℃,在5~50℃范围内相对酶活力达到80%以上,最适pH为6.5~7.5,在pH为6.0~9.0范围内保温1 h后相对酶活力在90%以上;重组酶VRALG1最大反应速率为5.919 mmol/(L·min),米氏常数为3.712 mmol/L,最适条件下比活力为5.874 U/mg; K+、Cs+、Na+、咪唑和乙醇对酶活性影响较小,5 mmol/L或50 mg/mL浓度下相对酶活力保持90%以上,EDTA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1 mmol/L浓度下可使酶完全失活;重组酶VRALG1对海藻酸钠和聚古罗糖醛酸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TLC分析显示产物主...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厚叶切氏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为原料,经提取分离获得4种多糖(KW1,KW2,KA1和KA2)。运用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法分别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量(Mr)以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W1与KA1是Mr为520 kD和430 kD且M/G(6.14和1.90)显著不同的褐藻胶;KW2是以岩藻糖(82%)为主的岩藻糖硫酸酯;KA2是以半乳糖(34%)、岩藻糖(27%)和甘露糖(21%)为主的杂聚硫酸多糖。KW2和KA2的Mr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536 kD和427 kD及30%和21%。经1H-NMR分析表明,KW2的硫酸酯基主要存在于岩藻糖残基的C2和C4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