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7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正笔者曾参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很有感触。一、多思考一些课标课标是新教材的灵魂,它规定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和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心中有课标,才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神实质,将课标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心中有课标,才能与教材作者进行心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网络在线教学效果,适应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需求,本文基于Moodle开源在线教育平台构建了广泛适应的变形监测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库。简述了Moodle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试题库、案例库及线上线下交流模块的开发步骤。根据双一流建设与工程认证的OBE教学理念,对变形监测技术网络课程教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问题及毕业要求达成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网络在线课程的应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交流,降低了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制定课程目标,有效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和持续改进教学手段,对提高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分析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性质、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培养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和塑造专业精神等角度对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为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构建了“创新工作室、实验中心、实习基地”三级实践育人新体系,形成了思政实践育人、教学实践育人、科研实践育人与创新实践育人的“四育人”模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实践育人新体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在育人体系构建、德技双馨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全链条上均取得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05.
李晓菲  黄观文  王乐  李昕  舒宝 《测绘通报》2022,(S1):13-16+32
以卫星导航类课程为例,为实现理论知识宽广、饱含爱国情怀、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型测绘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将以“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北斗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全方位融入至卫星导航类课程教学的“认知—实践—创新”三阶段,探索构建“循环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打造“三全育人”新课堂。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分析了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内容和应用,及其在“新工科”背景下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总结了当前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相关课程在建设理念、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基于“新工科”的新理念、新方法,研究了先进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统一次世代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基于增强现实的新形态教材等创新型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建设。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知识掌握的层次和水平,改善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7.
温伯威  孙群  马京振  徐青 《测绘通报》2022,(S1):37-39+87
以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数字地图制图原理与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提炼了辩证思维方法、爱国情怀、使命担当、版图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典型案例库。教学实践表明,在知识传授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可以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8.
教学的“家”是课程目标,“路”是课程实施路径。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轻育人、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相脱离、个体学习行为与生命价值体验相脱离的问题,本文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将区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程,变“读背练考”的知识传授为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构建区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路径,开展地理教学实践,让地理教学回“家”。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为基础,聚焦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依托北部湾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北部湾海岸带野外考察”为例,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优化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0.
人文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建构人文地理学理论框架、培养人文地理学科思维、提高人文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释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体系、思政元素、育人效果和专业特色4个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且,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目标引领与融合、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以期为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