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卫星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和烃类微渗漏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结合中国南方的遥感实例,介绍了盆地的遥感构造特征,遥感解译的方法、步骤和实际效果。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油气藏烃类微渗漏勘探中的检测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表明,高光谱遥感与智能计算将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克拉通盆地的前身常常是古老硬陆块,而有些巨型造山带的前身则是深海。深海中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并对其下方的游离气和深部的油气具有封盖意义,使它们得以向邻域的台地高处发生迁移,从而使现今造山带的烃源岩与盆地区的油气资源发生内在的联系。北美落基山区泥盆纪伍德福页岩、俄罗斯乌拉尔山区的烃源岩、中东的扎格罗斯山区烃源岩等都是确认的优良烃源岩,它们对油气储量具有积极贡献。我国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与盆地内烃源岩不匹配的难题也可由造山带(古大洋区)提供油气而得到解释。因此,石油工作者需重视造山带中烃源岩对克拉通盆地油气储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3.
桂中坳陷是在加里东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晚古生代海相大型沉积坳陷,已演化成为由上古生界和三叠系充填的残留盆地,其中泥盆系深埋地腹,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桂中1井揭示泥盆系—石炭系具有两套生储盖组合,钻遇了气测异常、油迹砂岩、固体沥青等三类油气显示,其中泥盆系沥青显示井段累计709m。桂中坳陷古油藏(沥青)主要来源于中—下泥盆统塘丁组和罗富组泥岩。桂中1井和南丹大厂储层固体沥青为运移/成藏的油气发生热裂解而形成的焦沥青。桂中1井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印支期前的主力生烃期,第二期(晚期)为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紧邻油气显示层的可溶烃类为代表。经历了三期油气改造:第一期为印支期前的油气藏经历了地层沉降增温的热裂解作用而演化为固体沥青和甲烷天然气,第二期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导致的更高温度的热蚀变作用,第三期为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的改造或破坏作用对上泥盆统油气藏的影响。晚期成藏的天然气应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桂中坳陷西部地层保存相对完整(目的层深埋),断裂和岩浆活动相对不发育,可能更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104.
对来自塔里木盆地北部5口钻井的部分中、新生代沉积岩岩芯样品进行了古地磁研究,通过对重磁化组分和特征剩磁组分与露头样品的比较,确定了井下样品的喜山期严重重磁化;并通过烃类分析和对磁性分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了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球形磁铁矿颗粒和具有黄铁矿格架颗粒的球形磁铁矿聚集体,从而认为重磁化与油气移聚相关,据此确认了喜山期的油气移聚.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在综合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外遥感直接找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给出烃和烃类微渗漏晕波谱特性以及遥感影像烃类微渗漏信息的计算机提取方法,它们分别是遥感技术直接找油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6.
A mean-field method is used to describe both average and fluctu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oil in sedimentary basins. Comparison of oil and water flow shows the relative strengths of capillarity and buoyancy in controlling the mean and fluctuating components of flow. Effects of sandiness and water-wetness are studied as is the effect of decreasing porosity with increasing subsurface burial. Numerical estimates suggest that sandiness percentages between about 20 to 80% influence mean and fluctuating components of flow. Outside of this regime the end-member situations of shale or sand prevail.The extra effects of vertical buoyancy and capillarity generally make lateral diffusion less important for oil flow than for water flow.  相似文献   
107.
努和廷式铀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油气水与铀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张如良  丁万烈 《铀矿地质》1994,10(5):257-265,274
本文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原理探索油气水与铀矿化的关系,并总结了“努和廷式”铀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努和廷式”铀矿床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油气田的顶部或边部,矿床规模巨大。铀矿床形成与油气田中油气水渗漏所造成的地球化学环境及物质参与有关。据此提出“以油找铀”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有机岩石学的产生与发展。并系统地论述了有机岩石学在分散有机质的分类、成熟度研究方法、热模拟实验、油气潜力评价、新技术与新手段的应用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9.
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期研究及成藏过程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油气成藏研究的发展阶段入手讨论了油气成藏期研究方法的演变,早期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的有效配置,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来推断油成藏期次和过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油气成藏期的"正演"分析方法,如对构造演化史、圈闭发育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精细,相应地深化了油气成藏条件、期次和过程的认识;同时,依靠"成藏化石"记录方面的成藏期定量数据分析可以"示踪"油气成藏期次和过程,如具有封闭特征的记录了沉积盆地早期油气成藏条件和过程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具有开放特征的反映油气充注、演化过程的油气分异特征、储层沥青分析及自生矿物年代学研究等。并以克拉 2气田成藏过程为例,提出了在油气分异特征、包裹体分析、储层沥青分析和成岩矿物年代学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沉积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史以及各种成藏条件的有效匹配,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期次、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A modeling tank time-lapse 2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experiment was undertaken to model the leakage of petroleum products from underground pipelines into a clayey-sand aquifer. Numerical modeling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electrode arrays that would resolve the post-leakage subsurface image most efficiently. Of the four arrays tested, the dipole–dipole array proved most effective and was adopted for the laboratory studies. Pre-injection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o assist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features caused by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hose due to natural geologic variability. Subsequently, controlled injection of diesel–oil into the model tank was undertaken at regular intervals over a period of 3 days. Experimental evidence obtained from the studies indicates that high resistivity build up few hours after injec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Rather than biodegradation of the hydrocarbon, a more prob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observed decrease in resistivity observed a few hours after injection is simply that the hydrocarbons drained to a deeper level after pooling temporarily at a shallow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