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7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测绘学   490篇
大气科学   1286篇
地球物理   604篇
地质学   5381篇
海洋学   738篇
天文学   271篇
综合类   835篇
自然地理   55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51.
进一步了解王古1潜山的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利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的大量三维地震剖面和一些钻井资料,并结合东营凹陷南坡缓坡带区域构造背景及成藏条件分析认为,王古1潜山初始发育于印支期,后经燕山期拉张断陷,切割为断块并抬升,最后于燕山期定型,为典型的缓坡盆倾残丘潜山。该潜山被NW向和NE向断裂切割,潜山高部位侵蚀风化严重,上覆孔店组盖层及沙河街组烃源岩,油气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运移至潜山顶部形成侵蚀残丘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52.
滨海湿地发育于海洋、淡水、陆地环境的过渡地带,河流径流、地下水流、波浪、潮流、当地的降水及蒸发等水文条件,在湿地的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的全过程中都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水文条件是湿地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因素,水文条件控制着湿地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水文条件的变化对我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3.
为了使高精度实验室盐度计的检定、校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合理,在此对高精度实验室盐度计验收过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据处理规则和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定。  相似文献   
54.
1994年,日本Kazusa实验室首先启动了淡水蓝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的基因组计划,并于1996年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工作。Synechocystissp.PCC6803基因组大小为3.57 Mb,共有3 168个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最为透彻的蓝藻基因组。除此之外,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ointGe  相似文献   
55.
利用琼胶作为唯一的碳源从青岛太平角海域的海水和红藻样品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产琼胶酶的海洋菌F-6,对其最适的产酶条件,利用琼胶酶分离条斑紫菜的原生质体和原生质体的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次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琼胶降解菌株F-6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为(W/V):琼胶0.7%;酵母粉0.3%;蛋白胨0.5%;NaCl2.0%;K2HPO40.1%;CaCl20.02%;MgSO4·7H2O0.05%;FeSO4·7H2O0.002%;起始pH=7.5,最适的发酵产酶条件为:26℃培养36h。经条件优化后,粗酶液的酶活高达631.6U/ml。发酵液经过6000g离心30min得到粗酶液,粗酶液经过8k分离膜超滤,加入1mol/L渗透剂,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后降解条斑紫菜组织块,成功地分离得到大量的紫菜原生质体,其产率为3×106个原生质体/g新鲜紫菜组织。原生质体经初步培养发育成愈伤组织,其成活率为60%。  相似文献   
56.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8):F0003-F000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强调学科交叉与渗透,关注海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系统科学问题,研究区域包括中国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北极。主要研究方向为:(1)海底构造与事件地质;(2)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3)海底探测与信息系统。在刘光鼎、金翔龙、欧阳志远和秦蕴珊院士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的科技队伍,现有固定人员32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24人和博士后2人。目前在研项目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公益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大洋资源环境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共计80余项。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97篇、专著4部、论文集6部,开发深海探测设备17项。2000年以来,实验室联合国内30余家单位,主持开展了“大洋一号”船设备改造和4个航次的863与大洋专项研制设备的海试,主持实施了4个航次的太平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和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同时开展了多个航次的边缘海海底构造和地质环境调查。实验室不断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和投入,引进和研制的海洋调查分析设备总值达8000余万元,建有14个数据处理和分析测试实验室。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5年来批准对外资助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余项。2003年3月以实验室为依托组建了“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2003年10月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正式被批准登记。金翔龙院士任主任委员,2004年4月海底科学分会作为参与会员代表中国加入国际大陆边缘计划(InterMargins),金翔龙院士任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大陆边缘计划办公室设在本实验室。实验室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目前与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曾主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对策”第160次香山科学讨论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57.
提出一种合成Methomyl的改良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对常压反应的优宜条件作了系统研究,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8.
依据水面红外发射和红外遥感测温原理,采用HDG-高灵敏度红外测温仪和常规测量仪器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空气稳定条件下,模拟测得了水面皮层破坏-复原(重建)的热力过程和气-水温差对水面皮层复原过程的影响,获得了大量的测量数据。数据分析表明,当气-水温差从3.0℃变为11.5℃时,水面皮层破坏可导致皮温增量从气-水温差3.0℃时的0.15℃变到11.5℃时的0.45℃,并发现恢复时间与气-水温差呈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9.
卢占武  张宏远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28-32,i002
20世纪末,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煤田勘探、工程勘探等多方面的应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总结了近年来地震勘探在岩性、沉积相、构造体系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实例,用以说明地震勘探的多用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0.
产复合酶菌株Pseudomonas sp.NJ197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伟  曾润颖 《台湾海峡》2005,24(4):520-525
从南极普利兹湾深海900m的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同时产多种低温复合酶的菌 株NJ197,作者对其进行碳源、氮源、无机盐、起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等发酵条 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以0.5%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0.5%豆饼粉为氮 源,无机盐:0.424%NH4H2PO4、0.075%K2HPO4、0.02%MgSO4、0.5%CaCO3,起始 pH值8.5,接种36h种龄的种子10%,20℃、250r/min的条件下在旋转摇床中培养 72h,产复合酶菌株产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最佳的生理条件下复合酶中的碱性 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产量分别提高到22.4U/cm3和30.9U/cm3,该产复合酶菌株可以 作为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菌改造的出发菌株,在洗涤和制革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