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底电缆安全及其施工埋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电缆及其铺设技术是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首先回顾了海底电缆技术的发展过程,统计分析了造成海底电缆事故的外部因素及比重,推荐了针对不同损害情况及海底环境条件所应采取的最佳保护措施。接着介绍了海底电缆施工中,不同开沟埋设技术与设备的基本特征。最后,笔者在依据国内调研所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概要评价了我国海底电缆施工技术与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对近期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看法。希望能对我国水下工程海底电缆施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荔湾3-1外输海底管道中落管抛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猛  孙国民 《海洋工程》2015,33(3):86-92
落管抛石是进行深水抛石的一种工程技术,可作为保证管道稳定性、处理悬跨、抑制隆起屈曲和进行跨越支撑的工程解决方案。系统研究了抛石在波流作用下的稳定性,落石对管道冲击的影响以及施工技术。针对南海环境条件下的抛石稳定理论进行了修正;分析了三层聚丙烯涂层管道在落石冲击下的可接受抛石粒径;提出同时结合石块稳定性结果和管道抗冲击性能要求下的石料分级的方法;最后,对该技术在荔湾3-1外输海底管道的工程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象山檀头山海底电缆路由勘察中获得的地形测量、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工程地质钻探等资料基础上,结合其他自然环境资料对路由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工程环境较适合海缆的铺设,海缆可铺设于勘察区的南部,登陆点附近基岩裸露区和砾石应进行清理、开挖和采取防护措施,海底和冲刷槽边坡稳定,檀头山附近水下浅滩地层中浅层气上冲至海底面以下最浅不足5m,对海底电缆影响不大,但要在开挖施工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深测量和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相结合方法,从声学探测角度对海底抛石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渤海某人工岛抛石检测项目中应用实例,解释了抛石的厚度和分布情况.得出海底抛石厚度的分析应结合人工岛的侵蚀和淤积的分布情况判断,位于冲刷区的海底抛石厚度可以直接利用海底地形变化量判断,位于淤积区海底抛石厚度应为海底地形变化量减去...  相似文献   

5.
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既是重要的用海方式,也是常见的海洋工程类型。对海底电缆铺设施工的动态监测更是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但常用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等手段无法满足此类涉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需求。文章基于海底电缆铺设施工的工程特性分析,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现场监督与监测、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调查走访等动态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近岸海底电缆“最后一公里”高精度探测和定位的技术难题,在构建近岸海底电缆磁异常正演模型,分析正演曲线特性的基础上,引入超低空无人机航磁技术,对阳江风电场密集分布的近岸海底电缆进行探测,验证不同飞行高度对电缆探测效果的影响;计算平面磁异常总梯度模能够减弱局部异常之间的叠加和干扰作用,推断海底电缆走向。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观测高度为10 m的超低空旋翼无人机航磁探测,在近岸区域获得了预期探测效果;实验采用平面磁异常总梯度模的计算方法,有效提高了海底电缆的平面解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海底滑坡对海洋单桩的冲击力大小,首先通过调整高岭土、粉砂的不同含量,得到不同流变特性、不同密度的碎屑流,采用Herschel-Bulkley模型和幂率模型对流体流变性质进行描述;随后利用自制海底滑坡模型槽,模拟碎屑流在不同流速和黏度下对模型桩的冲击;并结合流体力学理论,建立阻力系数与非牛顿流体雷诺数之间关系表达式。试验数据表明:碎屑流黏度和流速是影响海底滑坡冲击力的主要因素,海底滑坡冲击力随着泥浆黏度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考虑碎屑流剪切稀释特性,得到管桩阻力系数随雷诺数变化的拟合公式,为海洋桩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东方岸外海域为例,计算了极端天气下不同水深条件构建稳定粗化层抛石颗粒的临界粒径;分析了影响粗化层稳定的不同因素,并对人工抛石构建粗化层提出建议。结果显示,在东方岸外30m和60 m水深处,沉积物的中值泥沙粒径至少为30.33 mm和3.99 mm,才能抵御极端浪流的冲刷,且抛石层的厚度应至少为80.9mm和10.8mm,抛石层至少覆盖原始床沙的70%。粗化层的稳定性受颗粒隐蔽暴露效应、砂组分百分比、粗化层颗粒级配、覆盖厚度及覆盖百分比的共同影响,而抛石构建稳定粗化层的实质是对抛石粒径的合理选取及对细粒组分百分比的有效控制。另外,抛石级配的合理选择应受到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则需保证覆盖百分数和粗化层的覆盖厚度。粗细混合投放或者分层投放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稳定粗化层。以上述方法构建稳定粗化层可为海底管道工程设施的维护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低温高压下的海底沉积物层中,当周围环境的温度或者压力发生变化时,其稳定性会受到破坏,诱发坍塌、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海底电缆等造成巨大破坏。结合南海北部海底陆坡的实际地震资料,首先获得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储层属性参数,然后基于改进的地质力学模型,获得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参数,利用孔隙压力平衡方程计算得到地层的有效应力,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诱因的海底滑坡的数值模拟,基于强度折减法讨论分析了初始水合物分解量、水合物分解总量等因素引起的水合物储层变化的力学响应,获得了对应的安全系数,实现了水合物分解对海底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为今后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边坡失稳的程度及失稳位置分布预测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青岛港八号码头工程的施工实例,系统论述了重力式方码头在施工中发生的沉降、位移与后倾坡度问题。指出影响后倾坡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码头断面的结构型式,抛石基床的密实度以及基床顶部的整平层厚度。文中还结合工程实例对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的密实度及整平层厚度对沉降量的影响等给出较实用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张华昌 《海岸工程》2000,19(2):16-20
通过断面模型试验确定了抛石潜堤护面块石的稳定重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模型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波浪作用下大块石稳定性条件的研究,不仅是泥沙运动力学急待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抛石工程合理化设计的重要问题。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波浪作用下大块石的受力状况,得出当大块石处于失稳临界状态时,其所受失稳应力与其自身有效容重和其当量直径乘积的比值是雷诺数、斯特鲁哈尔数及块石水下休止角的函数。为排除块石形状和块石间相互支撑形式不规则等干扰因素的影响,采用固定钢圈支撑孤立水泥砂球,在波浪槽中进行试验研究。根据试验资料,在斯特鲁哈尔数大于10的条件下,验证了当沙粒雷诺数达到105以后Shields曲线出现跳跃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深海有中继海底光缆项目技术难题,中国海底电缆建设有限公司开发了海底光缆敷设施工控制软件,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文章介绍海底光缆敷设施工余量控制的原理和控制软件的操作流程:海底光缆余量包括区域余量、底部余量和释放余量,余量控制是海底光缆敷设施工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环节,应用控制软件可极大地降低计算量和提高计算精确度,并可通过在施工中不断调整计划,从而极大地提高施工质量,具有传统人工计算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海底电缆在埕岛油田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埕岛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增,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海底电缆不断发展。文中主要介绍了埕岛油田采用的海底电缆的结构类型及特点,并对在海底电缆的维修、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对整个海上油田海底电缆进行了描述,并对今后埕岛油田海底电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统计资料阐明了胜利埕岛油田所在海域全年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风浪、潮汐、海流产生机理和方向及黄河三角洲区域对其诸要素的影响。同时 ,介绍了在深水及浅水区域目前国内几种海底电缆的铺设工艺 ,从施工机械到水动力学原理对挖沟的应用进行了技术上的分析 ,指出了每种施工工艺的优劣 ,选择了较为理想的电缆埋设工艺和定位技术 ,确保了 35k V 3× 1 85mm2 电缆入泥深度和铺设轨迹。由于选择了较为合适的铺缆方法 ,施工电缆实际长度误差控制在设计长度的 1 %范围内 ,进而大大节省了一次投资的费用 ,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种工艺的选择和推广必将为海上油田的开发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海底光缆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简要介绍了海底光接插件的技术机理及特征.并通过回顾近10年来海底光接插件的研制开发进展与现状,分析探讨了海底光接插件的可靠性,以及影响其可靠性的加工制造和使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希望拙文能对我国水下工程海底光/电缆接插件技术与器件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海底沙波普遍存在且严重危害海底工程,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为了加深对海底沙波研究的认识,总结论述了海底沙波的分类与成因,重点对海底沙波迁移的预测、观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海底沙波的成因认识逐步加深、分类逐步细化,成因及迁移过程是多种水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形成及迁移的机制至今仍未有系统理论形成。由于缺乏长期观测数据,无法对海底沙波的迁移进行准确预测。今后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将理论研究与现场观测紧密结合,设计新的原位长期观测方法,完善预测模型,建立全面的资料数据库为海底基础工程预警。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在声速剖面未知的条件下计算海底控制点水平坐标的方法,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将海底应答器的压力值转化为深度值,并以此深度值作为等效声速剖面法的参考深度,基于等效声速剖面法与船底换能器到海底应答器声波的传播时间计算各历元的测距值,通过圆走航利用距离交会法确定海底控制点水平方向的坐标。松花湖的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浅海海底控制点水平方向的坐标。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我国海底电缆管道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相关业务需求和框架技术,设计与开发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项目审批、项目监管、数据管理、综合展示、统计分析和后台管理6个模块,实现海底电缆管道审批流程标准化、审批过程信息化、线上和线下监管一体化、空间数据可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海底磁场观测数据获得海浪运动方向信息的方法。首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推导出海底地形水平条件下三维海浪感应磁场表达式,据此可以计算海浪感应磁场,并可以得到海浪感应磁场方向。理论分析表明,海浪感应磁场的方向与海浪运动方向一致,这为利用海浪感应磁场估计海浪运动方向提供了方法理论基础。本文从南黄海海底观测磁场数据中提取了海浪感应磁场,然后采用时频方向谱方法(Spectral-Directionalogram,简称SD)估算出海浪运动方向谱,即海浪运动方向,并与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的海浪运动方向进行对比。在平潮期内两者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但在涨落潮时,基于海底磁场数据估计的海浪运动方向谱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