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三维视觉系统中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对三维视觉信息进行实时处理 ,可以提高处理三维视觉信息的运算速度。在实时采集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案中 ,信号采集子系统与 DSP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 ,实时采集处理系统与 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也是影响三维视觉系统信息处理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该系统采用双端口 RAM和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实现了信号采集子系统与 DSP、实时采集处理系统与 PC机的并行处理 ,以提高整个三维视觉系统信息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高频地波雷达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遥感数据给实时信号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频地波雷达信号处理机的主流设计方案通常采用DSP+FPGA技术或基于高性能CPU技术来实现信号的实时处理,但DSP+FPGA方案中系统的软硬件耦合较为紧密,开发周期长且不易维护,而高性能CPU技术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大大增加了硬件成本。在保证信号实时处理的前提下,为了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降低开发成本,本文基于CPU+GPU架构设计了的信号处理方案,实现了高频地波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获取了目标的距离信息和速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CPU+GPU架构下的信号处理方案与同期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平台相比,具有10倍以上的加速比,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海底底质声学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底底质声学参数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海底沉积物的声速和声衰减参数,它由水上主控子系统和水下测量子系统构成.水上主控子系统由工控机、数据传输接口和GPS定位模块组成,实现实时控制、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水下测量子系统由声系、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组成,完成水下声波信号数字化及数据上传.水上设备与水下装置间通过电缆建立低速的下行命令信道和高速的上行数据信道,数据通讯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调制方式.水上计算机通过下传命令实时改变数据采集模块的控制参数,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获得最佳测量效果.实验证明,仪器测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底声学探测仪器采集数据量大而存储容量有限、数据传输带宽不足的实际问题,基于Lempel-Ziv-Welch(LZW)无损压缩算法,研究海底声学探测数据的实时压缩方法,提高数据压缩效果、节省传输带宽。并在LZW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存储的特点对压缩结果进行内存重新分配,极大提高压缩比(压缩数据大小/原始数据大小)。利用海底地震仪(OBS)采集的原始声学探测数据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OBS声学探测数据有很好的压缩比,可用于对OBS采集的声学探测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对于海底探测仪器的研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太网技术应用的日趋成熟,在海洋和大气观测领域,人们希望对传统不具备网络通讯能力的观测仪器进行智能化和网络节点化改造。设计和实现了一套气象实时观测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实现了对外部传感器实时观测数据的采集和以太网通信。作为多级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网络节点,该采集传输系统采用双冗余以太网通信接口设计,使系统中的双路以太网在一路局部故障或线路受损时可以自动冗余切换。这一设计特点大幅提高了作为网络节点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在与外部其他设备通信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在以太网条件下,网络闭环控制运行试验等测试,证明所开发的气象实时观测数据采集网络传输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双冗余以太网接口切换正常,数据采集传输及时准确,可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航测图像高质量且实时传输的要求,在系统中采用了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DSP芯片TS201S上的9/7小波实现方案。该方案中的数据传输采用以"行"为单位的概念,节省了片内内存空间;利用芯片中的双运算模块实现数据运算的完全并行;通过DMA中断节省了片内外数据传输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9/7小波提升算法运行的时间缩短了66.7%,提高了压缩系统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的深入,急需探索一套可靠的、完善的波能装置状态信息采集和控制的技术方案。根据"鹰式一号"波能装置的特点,开发了通过无线串口通信的移动PC监控子系统和基于DSP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SD卡监控子系统两套独立的监控模块,实现了"鹰式一号"波能装置发电数据实时无线监控和装置内自动采集及存储。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冗余设计,提高了发电装置实海况实验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实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运行成本低,两套数据实时、全面,具有互补性,对分析发电装置实海况性能、推动波浪能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液压驱动贯入式海底沉积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电路控制单元的研究实现过程,以及该控制单元在南海北部海底沉积声学调查中的应用。该电路控制单元以Cortex-A8处理器为核心,集成大容量FLASH存储器,与单片机接口控制板进行串口通讯,实现对声学发射采集单元和机械液压贯入单元的可视化控制和监测。基于该电路控制单元,海底底质声学原位测量系统兼具自容式和在线式两种工作模式,可自容记录或实时采集声学原位测量单元在海底的工作状态数据、海底沉积物声速和声衰减系数等声学特性数据。该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实验室联调及南海海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电路控制单元对海底底质声学测量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是有效的,对精确获取海底底质的原位声学特性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海底底质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产品化。  相似文献   

9.
海洋声场环境研究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海洋声学环境要素进行同步测量,而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技术可实现多个单通道水声测量仪之间的同步采集和记录。文中阐述了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海洋声学环境同步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数据同步测量的声学浮标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方案设计、结构组成及感应耦合部分的关键技术。实验水池测试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数据同步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洋地震信号幅度小、动态范围大、噪声干扰强等特点,设计了基于高精度32位Δ-Σ(Sigma-Delta)模数转换器(ADC)的海洋多道地震拖缆四通道采集包。该地震信号采集包以STM32L432为核心,使用SPI总线控制4片32位模数转换器完成地震信号采集,采用九轴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拖缆姿态,通过RS485接口将地震数据和姿态数据上传到数传包。测试表明:该装置自噪声小、动态范围大、功耗小、运行可靠,对海洋地震勘探高精度信号采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导航系统中普遍使用的是矢量地图,这种地图拓扑关系明确,数据量小,但是无法满足导航高交互性的要求。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影像导航的概念,将遥感影像应用在导航领域。首先介绍影像导航的概念,然后对影像导航中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索引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实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影像导航中。  相似文献   

12.
岛礁光学影像图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岛是重要的国土资源,按照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基岩岛、沙泥岛和珊瑚岛等3种类型。本文在总结前人在地物要素图谱特征分析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基岩岛和沙泥岛,利用SPOT-5图像,选取近红外、红、绿波段组合标准假彩色图像,针对珊瑚岛,利用Quick Bird图像,选取红、绿、蓝波段组合真彩色图像,使用2种最常用的遥感影像波段合成方法,从这3种海岛的岸线类型、地物特征和海岛所处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岛礁光学影像的图谱特征,为海岛遥感识别与调查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单一遥感图像的信息不足,设计了面向摄影测量的数字图像融合系统,综合应用多源遥感图像,有效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以满足境内困难地区和境外目标的地形图测绘生产的需要,讨论了面向摄影测量的数字图像融合系统的设计思路,并介绍了应用该系统生成的融合图像在摄影测量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保边去噪是图像平滑中的主要问题。声呐图像像素少品质恶劣,保边去噪显得尤为重要。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含糊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工具,它为智能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技术。将基于粗集理论的均值法应用于声呐图像平滑中,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聚类的声呐图像多区域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分割是图像识别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经典难题;声呐图像恶劣的品质使图像的分割变得更为困难。文章将模糊聚类应用于声呐图像的多区域分割,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简便而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海洋图像数据增强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敬文  王超  卢刚  郭子祺 《海洋学报》2001,23(5):130-135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海洋图像数据增强系统,并进行了试验.本系统包括小波变换、Speckle及Pepper-Salt噪声抑制、船等目标提取、内波提取、目标数统计和图像图形显示放大等功能.该图像增强系统可以对含有常见的高斯噪声及Speckle和Pepper-Salt非高斯噪声的污染图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可对SAR等微波成像传感器数据、光学成像传感器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实现IKONOS影像的单片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CCD影像进行单片测图的意义,介绍了目前有理函数模型在影像定位方面的应用情况,重点研究了一种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实现单片定位的方法,即将有理函数模型的正解形式线性化并组成方程组,结合DEM数据,对方程组迭代求解以获取地面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解算精度高和易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的基本任务之一,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续图像处理工作的效果。介绍了一种借助转动惯量计算惯量椭圆以进行遥感灰度图像配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由像片重叠区域的确定及拼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获得低空航空遥感数据之后,通常需要将所获取的大量影像数据在没有地面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概略拼接。由于低空航空遥感数据存在较大的旋偏角,其重叠区域的确定不同于简单的重叠确定。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确定重叠区域的通用算法,并采用改进SZELISKI算法进行影像拼接。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通用算法能很好的确定影像重叠区域,且适用于多张影像重叠;改进的SZELISKI算法,其运算结果更加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影像过渡自然,重影现象最小。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SAR图像处理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来看,SAR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相结合的处理和应用模式已得到公认,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完美的。探究了在没有可见光数据情况下SAR图像的增强和融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IHS方法的SAR图像增强与融合的算法。实践证明,这种改进的IHS方法融合的图像比传统的IHS方法融合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