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波束声呐回波信号时延的实时分析方法。通过实时提取信号的幅度及形状的综合特征计算出信号的时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算法快速、准确,适合于多波束声呐系统的回波信号实时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海水文观测中,不能对自容式声速剖面仪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提出对声速剖面测量数据进行时延差编码,采用高精度的水声信号时延差估计技术,进行声速剖面测量遥测,为实时分析海洋水文数据,及时调整水文观测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浅水水域水声信号多途效应导致信道衰落,真实时延信号获取难度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浅水定位的超短基线装置,并提出一种附有约束条件的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采用脉冲挑选和时延差相位修正方法对目标轨迹进行精确跟踪定位,某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轨迹光滑稳定,野点少, 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猎雷声呐脉冲信号被动定位的测向方法。反猎水雷采用被动声自导方式,利用猎雷声呐发射的窄带脉冲信号,采用自适应 notch 滤波器估计信号的包络、频率、相位差。采用时延差粗测与相位差精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时延估计。此方法不仅对 CW 脉冲信号可测向、测距,还可适用于调频、跳频信号。 该方法已通过仿真及实测数据验证有效。  相似文献   

5.
水下主动声探测是水下目标探测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目标回波信号的模拟技术对水下作战防御、声呐和水中兵器以及水下目标探测系统的研制、实战操作训练等多项国防及民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常见的 CW 和 LFM 主动声探测信号,开展了运动目标回波信号波形的重构技术研究。 在捕获得到主动声探测脉冲的条件下,利用“波形存储重发”的基本方法,根据运动目标相对运动速度,重新设置回波信号采样频率,从而实现宽带回波信号(LFM 信号)及窄带回波信号(CW 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模拟。 根据目标回波时延信息,给出了目标回波时延重构模拟方法,并根据不同目标类型和入射方位给出了目标强度参数设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Newton法优化ARMA模型参数的船舶升沉运动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刚  姚小强  胡雄 《海洋工程》2020,38(2):27-38
为解决波浪补偿系统中时延现象导致的控制性能下降问题,通过建立Newton-ARMA模型提前预测船舶升沉运动来消除时延现象。首先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对船舶升沉运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然后使用加速度二次积分模块将加速度信号转换为位移信号;最后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并使用牛顿(Newton)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船舶升沉运动的Newton-ARMA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Newton-ARMA模型对船舶升沉运动的预测时间可达10 s,预测误差随着预测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Newton-ARMA模型对二级海况、三级海况和四级海况下的船舶升沉运动平均预测精度分别达到89.43%、88.53%以及87.78%,远高于ARMA模型对船舶升沉运动预测的精度,说明采用Newton法优化ARMA模型参数可以显著提高船舶升沉运动的预测精度,也即Newton-ARMA模型对控制波浪补偿系统时延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的鲸豚声信号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在采集存储水族馆内声信号的同时,应用改进的HHT算法处理鲸豚叫声中的click信号,实现实时的甄别瓶鼻海豚和白鲸功能,可用于针对大型哺乳动物的远洋实时跟踪科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环境噪声进行水深探测的一种被动测深的方法。基于阵列信号处理,应用时域格林函数恢复原理,获取被动接收阵中接收信号所隐藏的时延信息,探索利用垂直海底传播的海洋环境噪声可实现水深探测的原理,建立了基于二元垂直阵的被动测深数学模型,分析了水听器接收到的环境噪声直达波及海底反射信号的时延与水听器阵列尺寸及海底深度间的数学关系,推导了深度解算理论公式。计算机仿真及水池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被动水深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船地震波信号的非平稳性,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应用于舰船地震波信号处理中, 并基于 Hilbert 能量谱提出舰船地震波信号实时检测算法。首先,对实测地震波信号进行 HHT 分析,获得信号的时频谱、边际谱、瞬时能量谱以及 Hilbert 能量谱。然后,基于舰船地震波信号 Hilbert 能量谱的特点,选取 Hilbert 能量谱中特定频带内的能量作为检测特征量,利用滑动窗截取数据更新特征量和相应的自适应阈值。 最终,根据一定的检测规则,提出了舰船地震波信号的实时检测算法。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表明:该检测算法能够实时地完成对目标信号的检测,具有较远的检测距离,且在信噪比为–10 dB 时,检测概率达到 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研究了几种改进的LMS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其中MLMS方法和归一化变步长方法均对输入信号做了归一化处理,扩展了时延估计器的动态范围。两种加窗方法是基于对输入信号的特性和自适应滤波器的特点的分析提出的,可以使自适应迭代的计算复杂度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水下GPS系统的设计构思,系统的设计中使用了伪随机序列信号,介绍了基于时延差测量值和径向速度测量值的水下定位方法,文中给出了一组多普勒频偏估计的湖试结果,并给出了定位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SD卡的水声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宽频带水声信号长时间高速采集与实时记录的难题,设计了以大容量SD卡作为存储介质的水声信号高速采集与大容量实时存储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SD2.0协议和改进的FAT32文件系统,重点解决了大容量数据实时存储的难题。海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工作可靠,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被动声纳中,目标定位的测定只能利用目标声源发出的信号或噪声,爆炸声源与常用的电声式脉冲声纳发射器比较起来,具有某些明显的优点,可代替发射换能器来实现距离和方位的测定.针对水下爆炸声源,采用三元标量阵进行研究,通过确定信号到达各个阵元的时延信息来测定其目标方位和距离,并利用内插方法提高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处爆...  相似文献   

14.
互相关法和互功率谱法时延估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被动声纳的两种时延估计方法——互相关法与互功率谱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由于船舶辐射噪声和海洋环境噪声的复杂性,本文把重点放在被动声纳海上实测信号的研究上,实验研究表明,互功率谱法比互相关法有较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5.
GPS反射信号的海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的在海面的反射信号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同时建立了利用GPS前向散射信号测量海面粗糙度和海面地形(Topography)的反演算法;海面粗糙度与风速和风向有直接的关系,回波功率的前缘形状及时延与海面地形相关;利用卫星主动雷达和国外机载数据的结果分析比较表明,GPS反射计作为遥感工具有两个优点:即比传统微波主动雷达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快速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在三维视觉系统中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对三维视觉信息进行实时处理 ,可以提高处理三维视觉信息的运算速度。在实时采集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案中 ,信号采集子系统与 DSP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 ,实时采集处理系统与 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也是影响三维视觉系统信息处理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该系统采用双端口 RAM和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实现了信号采集子系统与 DSP、实时采集处理系统与 PC机的并行处理 ,以提高整个三维视觉系统信息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FFT波束形成的BDI算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束条带测深你是进行海底地形测绘的主要设备,该设备的信号处理部分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精确测量深点目标回波的DOA(Direction of Arrival)和TOA(Time of Arrival)。研究了基于FFT波束形成技术的BDI(Bearing Diviation Indicator)算法,算法可完成对海底回波信号的时间和方向的联合估计。通过计算机仿真工作和海试数据的处理,得出结论:FFT波束形成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波束形成的数目:BDI可以精确地海底回波信号进行回波时延估计和方向估计,尤其是BDI算法可以提高镜向海底区域的边缘波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海冰检测手段都存在着受天气影响或实时检测成本太高的缺点,为了更实时有效的检测海冰,减轻海冰灾害对于我国的影响,并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研究了GPS反射信号(GPS-R)技术检测海冰的可能性。通过对2013年2月下旬在中国天津渤海湾的岸基架设GPS信号接收机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不同特性的反射海域(几乎全为海水或是海冰)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其结果显示极化比值(反射左旋信号与直射右旋信号的比值)能够明显反演海冰密集度。本文首次将GPS-R技术应用于国内自主设计的渤海海冰检测实验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降低目标的漏警率和虚警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特征的舰船轴频电场实时检测方法。 根据舰船的螺旋桨转速与轴频的对应关系确定了特征频段, 将特征频段内经过线谱、连续谱分离及线谱识别后的功率谱估计的最大值作为特征量。 根据环境变化,设置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动态阈值,对信号进行实时检测,确定疑似目标点。 然后通过模量判断,线谱倍频判断和线谱稳定性判断,最终确认目标是否存在。 对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和检测,在不同海况和较低信噪比下实现了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Matlab设备控制工具箱,实现DGPS数据的导入与实时可视化,并用于ADCP断面走航观测。根据在舟山海域连续28 h的现场ADCP断面走航观测,该系统实时性较好,每秒钟更新1次航迹、当前船速与航向等信息,可满足实时可视化的要求。本系统的工作只需要准备1张导航底图,且操作简单、信号稳定,连续工作28 h均没有出现DGPS信号中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