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以κ-卡拉胶(硫酸基含量25.1%,分子质量83.1 kD)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亚砜-甲醇法(DMSO法)、三甲基氯硅烷法(CTMS法)以及苯并四甲酸-三氧化二锑法(PMA法)对其脱硫后多糖样品的得率、硫酸基含量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κ-卡拉胶经三种方法脱硫后,样品得率分别为45.3%、50.6%和62.0%,脱硫率分别为42.2%、48.6%和82.8%,分子质量分别为15.7、22.3和4.75 kD.通过红外光谱和硫酸基含量分析表明,PMA法脱硫效果优于DMSO和CTMS法.PMA法不仅对κ-卡拉胶有效,而且适合于l-卡拉胶、λ-卡拉胶和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脱硫.  相似文献   

2.
中性糖对古糖酯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苯酚法、硫酸-咔唑法和硫酸-间羟联苯3种方法分别对古糖酯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3种方法中加入8种单糖即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果糖(Fru)、木糖(Xyl)、甘露糖(Man)、鼠李糖(Rha)和岩藻糖(Fuc)后对古糖酯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古糖酯含量时,其吸收值与古糖酯浓度(在0.1~0.5mg/mL范围内)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的中性糖对3种测定方法影响不同。样品回收率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从角叉菜中提取卡拉胶,分级得到κ-卡拉胶(KC),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其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硫酸化卡拉胶(SKC),并测定了κ-卡拉胶硫酸化前后硫酸基的含量;通过体外试验比较了KC及其硫酸化衍生物SKC对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增殖活性以及NO释放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C和SKC都能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在样品实验浓度范围100~400 mg/L内,SKC对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具有促增殖作用,增殖率分别为158.76%和153.63%,与KC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KC促进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较KC更强,并呈一定的剂量的依赖性,SKC在400 mg/L时,可促使巨噬细胞产生NO量为21.385μmol/mL。对KC进行硫酸化修饰,可以提高其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4.
用~(13)C-核磁共振(~(13)C-NMR)和红外(IR)光谱分析了从三种卡拉胶原藻(鹿角沙菜、角叉菜、异枝麒麟菜)分步提取的主要卡拉胶级分的化学结构。~(13)C-NMR谱图表明,所有主要级分由k-卡拉胶组成,除此之外,沙菜的冷水级分和角叉菜的40%乙醇级分中还含有少量L-卡拉胶。IR谱图也表明,在1250;850和805cm~(-1)有k-和L-卡拉胶所特有的吸收谱带。以1250,850和805cm~(-1)对2920cm~(-1)的吸收面积比值估算了硫酸基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κ-卡拉胶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建立了1种固相酸降解制备κ-卡拉胶寡糖方法。结果表明,当阳离子交换树脂(732#)用量为100 mg/mL、κ-卡拉胶的质量浓度为3%时,在60℃下降解3 h后,寡糖分布宽度较窄,经PAGE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分析,表明所得寡糖为聚合度小于25的系列奇数寡糖。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提取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快速而准确灵敏的方法测定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中的L,褐藻糖含量。海带多糖经酸解后,转化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采用SGEAC22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实验中以肌醇为内标物。从青岛产海带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酯中仅含有L,褐藻糖和I)-半乳糖2种单糖,样品10-1,10-2,10-3,1阻4中的L褐藻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9072%,32.3147%,31.2924%,32.3571%,回收率为97.1%~99.9%,变异系数为0.23%~0.6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岩藻聚糖硫酸酯寡糖-Ce(Ⅳ)配合物水解胶原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寡糖-铈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胶原蛋白的水解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酸水解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寡糖F1(MW>5 000),F2(MW 1 000~5 000),F3(MW<1 000),小分子的F3与Ce(Ⅳ)的配合效果最好,且水解胶原蛋白的活性高。通过实验确定了岩藻聚糖硫酸酯寡糖F3与Ce(Ⅳ)的配合条件以及F3-Ce(Ⅳ)配合物对胶原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  相似文献   

8.
海洋细菌QY202产κ-卡拉胶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效降解卡拉胶菌株,从青岛太平角海域采集的角叉菜表面分离到1株高产κ-卡拉胶酶的海洋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QY202,经硫酸铵沉淀、脱盐、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从该菌株发酵液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1种专一性降解κ-卡拉胶的κ-卡拉胶酶,并研究了该酶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被纯化了23.1倍,回收率为43.9%,分子量大小为33.2 kDa.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最适反应pH为8.0,在0~40 ℃,pH=7.0~8.0之间酶活力较稳定.酶对底物κ-卡拉胶的米氏常数Km值为1.6 mg/mL.Na~+、K~+对酶活有促进作用,而Hg~(2+)、Cu~(2+)强烈抑制酶的活性.酶解κ-卡拉胶的主产物为硫酸新κ-卡拉二糖和硫酸新κ-卡拉四糖.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羊栖菜岩藻聚糖疏酸酯化学组成,为产品研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稀酸提取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得到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粗品通过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级纯化,得到硫酸基含量不同的3个组分(F-1,F-2和F-3),并对这3个组分的总糖、硫酸基、糖醛酸、氨基糖的含量及中性单糖组成和得率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少量的鼠李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3个组分中F-3的硫酸基含量最高(40.2%)但得率太低(0.8%);F-1的总糖(68.4%)和糖醛酸(17.9%)含量最高;3者氨基糖的含量均很低(≤1.0%);F-1,F-2和F-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10 000,160 000和140 000,F-2和F-3的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该文建立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 ,明胶比浊法 ,氧瓶燃烧法三种分析方法考察海洋硫酸多糖药物几丁糖酯的稳定性 ,采用这三种方法分别考察几丁糖酯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加速条件下分子量及分布宽度、样品中硫酸根含量及样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几丁糖酯的稳定性考察 ,几丁糖酯在上述影响因素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对泥蚶血淋巴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泥蚶血淋巴含有脂肪酸和氨基酸各18种,脂肪酸总含量为0.395mg/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0.215mg/g,约占脂肪酸总量的54.2%;氨基酸总含量为1、6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88%,呈鲜味游离氨基酸和呈甘味游离氨基酸占泥蚶血淋巴氨基酸总量的47.02%.  相似文献   

12.
The relationships existing between the protein-containing frac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amino acids dissolved in seawater were studied in the Gulf of Marseille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year.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proteins was almost zero in February and attained maximum values during April and Ma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amino acids (total) varied between 900 and 1200 nmole l?1 but larger variations were encountered at the surface an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ediment.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effect of the sedimen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ous substance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Combined dissolved amino acids were more abundant than free dissolved amino acids in 90% of the cas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amino acids observed in a zone bordering the North Mediterranean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found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3.
海蓬子种子营养成分分析及制备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盐生植物——海蓬子种子的营养成分,并利用其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研究结果表明:海蓬子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2.59%,高于大豆和其它蛋白质植物;氨基酸组分较齐全,优于鸡蛋蛋白。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89.77%,其中亚油酸为73.63%,组成类似红花油,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用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达到86.07%,共轭亚油酸含量将近70%,海蓬子种子油可制成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日本枪乌贼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营养分析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日本枪乌贼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日本枪乌贼中粗蛋白含量9.29%,粗脂肪含量1.43%,水分含量85.82%,灰分含量1.79%;18种氨基酸占总干重的55.09%,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4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0.80;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碳四烯酸ARA及十八碳二烯酸LA之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4.94%;富含无机元素镁,磷,钙,锌。日本枪乌贼蛋白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粗脂肪含量较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海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元素分析、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解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冲绳海槽柱状样中腐植酸、富里酸和干酪根的化学、物理特征,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和干酪根类型。沉积物的产烃能力甚差,每吨沉积物仅能生成0.49~1.18kg烃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盐度变化对杜氏盐藻的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该藻适于生活在盐度为6-7倍海水的试验水中(海水盐度为33.5)。在此盐度中其光合速率、细胞增长速率、光合色素增长速率,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高于生活在其它盐度的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植物单细胞和原生质体游离的方法,研究了5株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海带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褐藻酸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带在5株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前3 d),褐藻酸酶对其单细胞和原生质体的游离率均显著降低,而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游离率的下降越加明显。3 d过后,随着感染的继续进行,单细胞和原生质体的游离率变化不再明显。表明海带细胞壁组成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发生了响应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仅仅发生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早期阶段。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海带细胞壁组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褐藻酸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养殖大西洋牙鲆幼鱼肌肉中的蛋白质、脂类、灰分等生化组织,并计算了其比能值,分析了肌肉蛋白质中17种常见氨基酸的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大西洋牙鲆属高蛋白、低脂肪、低比能值鱼类,肌肉氨基酸含量同其它鲆鲽鱼类相比,属中等水平,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肌肉蛋白中氨基酸的支/芳值为2.794;脂肪酸含量中棕榈酸(16∶0)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18∶1 n)和DHA(22∶6 n-3);其EPA(20∶5 n-3)和DHA(22∶6 n-3)的含量较高,营养丰富且平衡良好,是值得推荐的优良养殖品种和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19.
三株海洋酵母的生化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酵母是一种重要的水产生物饵料.实验对3株海洋酵母菌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sp.、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sp. 和虫道酵母Ambrosiozyma sp.的基础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3株海洋酵母菌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6.87%、46.75%、51.80%;脂肪分别为4.67%、6.35%、6.35%;碳水化合物分别为31.28%、41.55%、35.96%;灰分分别为7.18%、5.35%、6.37%.3株海洋酵母菌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水平以及优良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表明该3株海洋酵母菌具有用作水产饵料生物的营养价值.但是,3株海洋酵母菌均缺乏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用其作为水产饲料源料,需要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或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藻类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