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重力固体潮和引潮力完成了响应分析和调和分析,并应用球函数给出了计算引潮力的公式,还对固体潮零点漂移现象的消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按照牛顿力学定律的要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时间系统,即依据日、地、月三体相互运动建立了一种潮汐时间系统;并选用了引潮天体(月球和太阳合成体)星下点处的整体引潮力为标志性引潮力。在该潮汐时间系统里潮运动就变成一种完全遵从牛顿运动定律的确定性运动,引潮力与潮汐和潮流形成一种确定性的因果关系。将之称为整体潮方法简称为整体法。将定义的引潮力和潮振动中的2种典型振动称为I型和II型,其相互转换周期为1/2回归月。因此,极大地简化了潮汐和潮流的计算和预报工作。本方法对固体潮和大气潮也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GPS遥感水汽的原理,详细讨论了计算地球固体潮改正模型的理论公式。介绍获取JPL星历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JPL行星/月球星历来计算太阳和月亮的坐标,并逐步计算出地球固体潮改正。举例计算了地球固体潮改正,分析了其对水汽的影响,比较了太阳距离、月亮距离与地球固体潮改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中在分析讨论了引潮力的动力学特征后指出,任何一种(海潮、地潮、大气潮)潮汐运动,都是在引潮力场作用之下而产生的一种场运动,而且,如同海洋的潮汐运动一样,大气潮、地潮也是由许多尺度不等的潮汐振动系统所组成,由于每个振动系统皆拥有各自的固有振动频率,故每个潮振动系统的共振响应频率和平衡响应频率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同样的引潮力(或天文)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大气、地震活动的反应情况也就不同。文中还指出,引潮力对于大气、海洋、地球所输送的能量,还应包括其对非潮汐速度场的作用在内。因此文中认为,引潮力对于大气、海洋和地球运动所输送的能量,将比人们目前所估算的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新购置System II型海洋重力仪的静态观测实验,分析了重力数据的变化情况,检测到该仪器单日记录数值较为稳定,但伴随有小于±0.1mGal左右的震荡。同时分析了该设备对固体潮的反映,静态观测重力值所展现的变化特征和周期性与固体潮相一致。鉴于其能明显反应固体潮对静态观测重力值的影响,可认为其静态观测精度优于0.2mGal。并测定了重力仪月漂值小于国家标准3mGal/月。同时比较讨论了与KSS31M型重力仪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静态观测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修日晨研究员等,历经十多年研究探索,运用物理海洋、天文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和实际观测,终于找到了能够准确地表达引潮力场力学特征的引潮天体星下点处的引潮力,作为其预报指标,用星下点处引潮力的日差值为定量指标,划分出Ⅰ、Ⅱ型潮流场,并选用了一种半理论、半经验的关系式来确定潮流场强度,通过这一系列方法,制做出一  相似文献   

7.
潮汐与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克明 《海洋科学》1981,5(1):53-54
宇宙空间的引力在地球表面形成潮汐,包括液体潮(主要指海潮)和固体潮。海潮易于人们觉察。固体潮尽管无时不在运动,但它本身的活动量极其微小,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不像海潮那样表现得明显而有规律性。但它的活动也是“与月盛衰”的,与地震火山有明显相关性。本文从地下水的角度来谈对固体潮的认识。 人们在长期对地下水的观察实验中,发现了几个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8.
前言 以前墨西哥湾潮汐的可预报模式被Grace(1932,1933)、Grijalva(1971)和Mungull(1978)给出,这些模式都给出了诸如K_1和O_1全日潮的合理表达式,然而它们都不能反映M_2分潮。实际上在西部的佛罗里达(Flbrida)海岸M_2分潮与K_1和O_1组合有同等重要性。Grace和Grijalva在M_2分潮上的失败是由于分辨率太低的缘故,而Mungall等的失败则是由于忽略了直接引潮力的缘故。R、O、Reid和Whitaker的研究表明,在墨西哥湾必须是包括引潮力和高的空间分辨率才能恰当地表达M_2分潮。这里概述该模式及其结果的一些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采用球面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利用开边界强迫水位条件和考虑天体引潮力,对渤、黄、东海现有的潮波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包括19个理论系数最大的分潮波,其中半日潮波10个,全日潮波9个,对如此多数目的分潮波进行模拟是第一次尝试。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作了比较。根据模拟获得的调和常数绘制了同潮图,并对潮波运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预报知识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九讲 潮汐与潮汐预报 潮汐(tide)系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它包括海面周期性的垂直涨落与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通常将前者称为潮汐,亦即天文潮(astronamicaltide),后者称为潮流。风暴潮预报海区的潮波特性和各预报验潮站的潮汐预报是风暴潮  相似文献   

11.
阮锐 《海洋测绘》2004,24(3):58-59
压力验潮仪在将压力换算成潮位时,重力、温度和盐度的误差会引入到潮位数据中,根据中国沿岸重力、温度和盐度的分布情况,对这一误差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治理赤潮的化学方法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治理赤潮的化学方法分为直接灭杀法、凝聚剂沉淀法和天然矿物絮凝法。比较而言,天然矿物絮凝法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较重视的开发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其传统二维潮波方程中加入参数化的内潮耗散项和自吸-负荷潮项,计算了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M_2、S_2、K_1和O_1分潮的分布。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引入这两项对模拟准确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根据模式结果本文计算分析了研究海域的潮能输入和耗散。能量输入计算表明,能通量是潮能输入的最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吕宋海峡断面进入南海的M_2和K_1分潮能通量分别为38和29GW;半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负值居多,而全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正值居多,因而自吸-负荷潮减弱了南海的半日潮,并加强了南海的全日潮。引潮力的作用也减弱了半日潮而加强了全日潮,但其作用要小于自吸-负荷潮。潮能耗散的分析显示底摩擦耗散在沿岸浅水区域起主导作用,内潮耗散则主要发生在深水区域。内潮耗散的最大值出现在吕宋海峡,且位于南海之外的海峡东部的耗散量大于位于南海之内的海峡西部的耗散量。对M_2和K_1分潮吕宋海峡的内潮耗散总值分别达到16和23GW。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有关文献指出:“赤潮发生起因因种而异……,但大体上气候气象条件诸如温度、风力、风向,季风转换、气-压等;海况、潮汐、流等以及海水的理化特征,如盐度、营养元素等,这些皆会成为某种赤潮爆发的因子或诱导因素”。根据赤潮监控区监测资料分析: 在南海赤潮多发区,海水富营养化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气象、水文要素条件就成为赤潮爆发的重要启动因子,而大气环流的维持与变化决定了气象、水文要素因子的稳定与变化,然而根据赤潮生物培养试验,从初期繁殖到后期的爆发性繁殖,直至达到赤潮生物密度,这一过程一般都需要4-5d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近10a的赤潮发生个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其生成前期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要素,分析出赤潮生成前期的环流模式和筛选出诱发赤潮爆发的重要因子,并以此来作为预报赤潮生成的方法。依照此方法对2003年的赤潮进行预报,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说明,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也起着重要的放大作用二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在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16.
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要素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根据1990-1992年期间对大鹏湾所发生的夜光藻赤潮的大量研究资料,从气象,海况,化学,生物等4方面筛选出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环境的22种基本要素,并利用演绎结构模拟(ISM)方法,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关系,推导出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要素的整体关联结构图,从6个先后层次上层上直观地反映出赤发生的全过程。为建立赤潮发生机理的动态数学模型打下基础,且可为研制赤潮预报系统提供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于2017年4月至6月,沿南黄海35°N断面出现了罕见的绿潮、金潮和赤潮等有害藻华共发现象。本研究通过现场定时定速拖网等方法,对黄海35°N断面不同站位的大型漂浮藻类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对赤潮区浮游植物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沿35°N断面的漂浮绿藻和马尾藻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4月下旬漂浮绿藻和马尾藻开始零星出现,5月下旬生物量和分布范围明显增加,在6月上旬达到最大,随后在6月下旬降低。漂浮绿藻和马尾藻的分布区域存在差异,120°30''—122°30''E为两者共同分布海域,向西以漂浮绿藻为主,向东则以马尾藻为主。分别于5月下旬和6月下旬在黄海35°N断面发现了1次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和1次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基于现场获取的水文数据,本文对南黄海海域的环境条件及其对有害藻华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沿35°N断面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现象表明黄海海域正面临严峻的海洋生态问题,通过对该海域赤潮、金潮和绿潮的长期观测,可望揭示这些藻华灾害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为针对性地开展有害藻华预报、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沿海各验潮站重现期高潮位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传统重现期高潮位计算方法发现该局限性主要为广西全日潮潮汐性质下天文潮与风暴增水叠加概率过低和广西沿海堤防标准普遍偏低所致。根据不同岸线类型,结合海堤实际防御能力、海洋灾害承灾体和风险区划,提出适用于广西的红色警戒潮位核定新方法,对其它全日潮岸段警戒潮位核定和防潮应急管理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厦门西海域的盐度,结果表明:其季节变化与厦门地区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春季,盐度为全年的最低值。厦门西海域盐度的周日变化受潮汐的影响,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在平潮前后1h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