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华南海岸沙坝瀉湖型潮汐汊道口门地貌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海岸沙坝Xi湖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小潮差岬湾海岸段。汊道口门基本地貌单元有口门深槽、落潮三角洲、涨潮三角洲、内湾沙嘴等。其形态特征与海岸动力及泥沙条件有关。汊道口门迁移、落潮主水道迁移、冲流坝和水道边缘坝向岸迁移和并岸,是汊道口门地貌演变的主要模式并具周期性特点。Xi湖港湾大规模围垦堵海或注入港湾的河流改道直接入海,这些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汊道口门急剧变化和航行条件恶化而必须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2.
曹妃甸老龙沟动力地貌体系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龙沟为典型沙坝-泻湖型潮汐汊道,潮汐汊道地貌结构完整.老龙沟口门处潮流动力最强,发育-20m的深槽.口门内涨潮流三角洲上发育完整的多级水道体系.口门外落潮三角洲止于-11 m水深处.以突起的末端坝为地形标志,落潮主水道偏于落潮三角洲东侧发育,落潮三角洲西侧发育宽缓冲流平台.落潮主水道以落潮流为优势,冲流平台上潮流动力...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沿岸多港湾,主要有3种类型的潮汐汊道型港湾:(1)沙坝-泻湖型潮汐汊道港湾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海岸,以三亚港最为典型。三亚港原始岸线为基岩港湾海岸,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风化泥沙充填谷地港湾连成陆地,以沙坝-泻湖体系形式逐渐堆积成海积平原。(2)港湾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起源于构造断裂带的港湾。其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及海岸侵蚀向湾内供应的沉积物以及巨大的纳潮量形成的潮流动力。消费品流及海岸供沙使纳潮水域淤积,纳潮量相应减少,同时在口门内外形成潮流三角洲(拦门沙浅滩)。(3)溺谷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岸、东北岸。其演化过程是:古河口溺谷,沿岸输沙发育海岸沙坝,古河口溺谷逐渐淤积衰退,潮流作用形成 口门外落潮流堆积体及涨潮带入海相细粒物质,使纳潮水域进一步淤浅缩小,目前这类汊道处于发育演化的晚期,接近汊道整体的消亡。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海水浴场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溺水事故,文章以潮汐汊道及其沙滩的动力地貌结构和发育演变为基础,研究青岛市灵山湾城市阳台海水浴场沙滩的安全风险和动力机制,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潮汐汊道落潮流三角洲的潮汐水道延伸至沙滩滩面,高潮时淹没,落急时水流集中,形成流向外海的高速水流,极易引发海水浴场安全事故;区域落潮流与汊道落潮流相叠加、落潮流三角洲阻挡沿岸输沙造成下游局部岸段侵蚀以及沿岸输沙变化导致水道迁移摆动等因素进一步加大潮汐汊道附近沙滩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最大的地点位于沿岸输沙下游与区域落潮流流向一致的潮汐水道末端附近沙滩,且该位置不稳定,随波浪场发生年际和季节变化;在潮汐汊道沙滩岸段设置海水浴场前应研究其动力地貌和发育演变,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浴场设置后定期监测并确定危险区的位置,并在沙滩安全维护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将潮汐汊道作为重要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ADCIRC与STWAVE模型,对海南新村港潮汐汊道的波浪-潮流联合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SE向的平均浪与风暴浪在汊道近岸以产生西向沿岸流为主,SSW向平均浪与风暴浪作用时,在落潮主水道西侧形成东向沿岸流与西向沿岸流的交汇带。风暴浪作用下波生流与潮流的相互作用使瞬时流场与余流场均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平均浪作用时,汊道附近流速变化很小,而在风暴浪作用时流速增大,汊道内的涨、落潮流速不对称更为显著。在落潮主水道两侧由于波流联合作用产生涡漩,使动力减弱,从而造成泥沙落淤,而西向沿岸流的存在,使落潮主水道南侧边缘沙坝持续西移,泥沙沿落潮三角洲末端与冲流坝转运,导致新村港汊道口门西侧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堆积地貌。  相似文献   

6.
黄渤海沿岸海湾—溺谷型潮汐汊道的地貌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丁字湾等基岩海湾为例,论述了黄渤海沿岸海湾-溺谷型潮汐汊道的地貌结构,尤其着重于口门段深槽及涨、落潮三角洲。认为涨、落潮三角洲的发育状况与入湾河流的供沙量、纳潮水域容量、波浪作用、潮差以及口外海域的开阔程度有关;泻湖型潮汐汊道的落潮三角洲的典型模式可以应用于海湾-溺谷型潮汐汊道,但涨潮三角洲因受基岩海湾的复杂岸线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发育。本文还讨论了海湾型潮汐汊道与半开敞海湾在动力和形态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海南陵水新村港潮汐汊道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海南陵水新村港附近海区的卫星遥感图及其潮汐汉道的动力场,分析该潮汐汉道的演变状况及其泥沙动力机制,着重于其落潮三角洲的地貌演变与落潮主水道的动力过程,计算分析了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新村港潮汐汉道的落潮主水道表现出有规律的演变,汉道口门稳定性比较高,但其落潮主水道不太稳定。  相似文献   

8.
林微  张乔民 《热带海洋》1995,14(1):54-61
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湛江潮汐汊道落潮三角洲的潮场特征和波浪场特征,探讨落潮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中的沉积动力学意义,并提出湛江港落潮三角洲沉积物的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湛江港潮汐汊道落潮三角洲动力场模拟和沉积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湛江港潮汐汊道落潮三角洲的潮流场特征和波浪场特征,探讨落潮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中的沉积动力学意义,并提出湛江港落潮三角洲沉积物的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10.
潮汐汊道是连接内湾和外海、维持港口通航和水体交换的枢纽,其演变特征是整个澙湖、海湾地貌体系研究的基础。选取典型多汊型潮汐汊道系统——柘林湾为研究对象,以实测资料和历年海图、地形图为基础,结合SELFE(semi-implicit Eulerian-Lagrangian finite-element)模型,研究多汊型潮汐汊道水动力结构、泥沙运动及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澄饶大联围之前,共享柘林湾125km2纳潮水域的5个汊道同时维持稳定;围垦工程后,西侧2个汇潮口门封闭,纳潮面积减少50%,导致湾内动力减弱,韩江来沙中断,湾外浅滩冲刷,泥沙向湾内输送,30多年来三百门水道显著淤积,小金门稳定,大金门冲淤调整,小门水道淤积不稳。围垦工程后小金门水道的纳潮面积变化甚少,水动力及输沙仍为落潮占优,汊道环流发育,汊道断面冲淤微调,维持稳定;大金门汊道所控制的纳潮面积减小1/3,口门涨、落潮流速不对称性减弱,汊道冲淤调整;小门水道纳潮面积剧减一半以上,汊道延长弯曲,大金门与小门水道的环流结构加剧了该汊道的淤积和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沙扒及其上游儒洞湾是一个有一定规模,比较稳定的河口湾型潮汐汊道,在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并以潮流为主的动力条件下,口门地区发育有潮流深槽、涨槽三角洲、水道边缘坝、拦门沙浅滩、边缘涨潮水道及内弯沙嘴等地貌类型。近年来,各种人类活动引起水文泥沙条件变化,导致东槽萎缩、西槽复苏、南槽转向、拦门沙东移并靠岸、港南沙嘴变低内移等现代演变过程。在港口现划与整治时必须对此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宽输沙、沿岸输沙、海图对比及钻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乳山湾内泥沙运移趋势及蚀淤量变化两方面问题,蚀淤分析将乳山湾划分为:东汊、西汊、潮流通道和口门4部分进行讨论。研究认为乳山湾以河流来沙为主,湾内泥沙主要被落潮流带出湾外,在口门附近沉降形成落潮流三角洲,湾外两侧岸段破波带泥沙主要向口门方向运移,而悬移质泥沙主要被涨潮流带向湾顶。淤积区域集中在东西两汊及口门附近,潮流通道以侵蚀为主,东汊淤积速率为0.4~13.2 cm/a,口门附近淤积速率为6~20 cm/a,潮流通道侵蚀速率在5.7~23 cm/a之间。  相似文献   

13.
广西沿岸港湾口门潮流三角洲的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广西沿岸港湾口门潮流三角洲及其潮流三角洲上的边缘坝、拦门浅滩、潮流沙脊和潮流冲刷槽等次级地貌形态特征和展布规律,并讨论了潮流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潮汐通道水力学与地形变化的机制及汊道对邻近海滩的影响,我们详细观测了一个小型潮汐汊道水力学与地貌的演变过程。由于波浪输沙大于潮流冲刷,汊道的水文与地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后在观测的第八天就座淤闭了。波浪输沙形成汊道内的浅滩,汊道口门断面面积,引起了摩擦效应加大,使汊道水流经历了由落潮为主向涨潮为主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洋浦港潮汐汊道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海南岛西北岸的万吨级海港——洋浦港属于基岩港湾型潮汐汊道。地貌发育已进入稳定阶段。海岸动力以潮流作用占绝对优势。沉积物主要来源是沿岸小河来沙。由地形影响而形成的两大潮流环流是影响洋浦港潮汐汊道的泥沙搬运、沉积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地貌、动力、沉积、历史地图对比及工程稳定性判据等多方面研究,确定了洋浦港目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山东半岛海岸地貌类型与沿岸波浪、潮汐发生学关系的对比分析,引入浪潮作用指数 K,K=2.5×(H/R),H 为平均波高,R 为平均潮差.K>1时,海岸地貌演变的动力以波浪作用为主,海岸极少发育潮汐叉道和落潮三角洲,但连岛坝发育较好;K<1时,海岸地貌演变的水动力以潮汐作用为主,落潮三角洲、潮汐叉道较发育;K 值接近于1时,发育潟湖等过渡海岸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海岸自然条件优越,港湾众多,海岸线漫长曲折,西起无棣县大河口,南至日照县绣针河口,长达30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六分之一。因不同岸段所处自然地理条件各异,致使山东海岸地貌类型也复杂多样,既有典型的山地港湾海岸和平原淤泥海岸,又有绵亘数十公里的砂坝泻湖海岸以及迅速淤涨的黄  相似文献   

18.
华南海岸潮汐汊道P-A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潮汐汊道是潮汐海岸的重要海岸类型。本文计算华南海岸32个潮汐汊道的平均潮棱体(P)与口门咽喉段平均海面以下的断面积(A),用回归分析法求出标准差最小的P-A最佳回归方程,为乘幂接近于1的乘幂函数形式,与美国沙质海岸、日本基岩港湾海岸研究结果相似。P-A之间除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外,还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丁字湾等基岩海湾为例,论述了黄渤海沿岸海湾-溺谷型潮汐汉道的地貌结构,尤其着重于口门段深槽及涨、落潮三角洲。认为涨、落潮三角洲的发育状况与入湾河流的供沙量、纳潮水域容量、被浪作用、潮差以及口少卜海域的开阔程度有关;泻湖型潮汐汉道的落潮三角洲的典型模式可以应用于海湾-溺谷型潮汐汉道,但涨潮三角洲因受基岩海湾的复杂岸线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发育。本文还讨论了海湾型潮汐汉道与半开敞海湾在动力和形态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粤西水东湾现代沉积环境特征与泥沙搬运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西水东湾沉积地貌单元的现代沉积物分布特征分析与泥沙净搬运矢量计算表明,滨面斜坡沉积物主要由砂粒级物质组成,粒级参数Md,QD和SK具有从海向岸、自东向西变化的总趋势,泥沙净搬运趋势以向岸和西北为主。落潮三角洲沉积物较其邻近滨面斜坡有所粗化,分选从中部向两侧变好,泥沙在落潮流与波浪驱动下沿落潮三角洲边缘向西运动。口门内潮汐通道深槽泥沙净搬运趋势指向湖。湖区的沉积物以泥质为主,分选中等至差,并形成绕涨潮三角洲的泥沙环流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