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体卵巢癌中砂粒体矿化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卵巢浆液性癌中砂粒体矿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能谱、X射线粉晶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原位和分离处理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卵巢浆液性癌中砂粒体具同心层状结构,矿化物质由纳米尺寸水草酸钙石和碳羟磷灰石两种物相组成,前者沉积在砂粒体内部,结晶度相对较高,后者沉积在砂粒体外层,结晶度差.  相似文献   

2.
脑膜瘤中砂粒体矿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砂粒体矿化是脑膜瘤中常见的矿化类型,对其形成机理和矿物成分的分析可能会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辅助信息。该研究选取人脑膜瘤中的砂粒体矿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脑膜瘤中砂粒体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的初期为沉淀在胶原纤维上的矿化小球,成分为磷酸八钙;矿化小球不断生长聚集,并逐步水解为碳羟磷灰石晶体,矿化的不断发展致使胶原纤维也发生矿化。砂粒体的同心层状构造是由螺旋状排列的矿化胶原纤维及沉淀在其上的矿化颗粒组成的集合体,而不是多数研究中所述:砂粒体是以坏死细胞残骸为中心由内至外的同心层沉淀。  相似文献   

3.
砂粒体是病理诊断中常见的钙化形式,与肿瘤关系密切。选取具有砂粒体矿化物的6例卵巢浆液癌和2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样品,采用POM、ESEM、EDX、TEM、μ SRXRD和μ SRXRF等研究方法,对原位和分离处理后的砂粒体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卵巢肿瘤中的砂粒体由粒状和短柱状矿物分层集合而成,其形成与胶原纤维关系密切。卵巢浆液癌和畸胎瘤中的砂粒体最大直径分别为35 μm、70 μm,主要矿物成分分别为碳羟磷灰石Ca5[PO4,CO3]3(OH)、羟基磷灰石Ca5(PO4)3(OH)。砂粒体中还含有Na、Mg、Zn、Fe、Sr、Cu等微量元素,Zn可替代Ca进入矿物晶格。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的卵巢癌伴浆液癌中常提示有较好明砂粒体矿化灶的矿物砂粒体泽,最常见液性乳头状化机制尚不难性导致国择浆液性卵象,利用偏射电子显微对砂粒体矿研究。从北京显砂粒体矿Leica超薄于普通载(Nikon L20mm×20显微镜(Q是女性生殖有钙化(刘见砂粒体钙生存的预后化与癌变之学特征进行呈粒状,常于甲状腺乳囊腺癌中明确,样品内外研究都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及红外光谱对乳腺恶性肿瘤、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炎 症四类医学病理诊断中常见并且矿化多发的乳腺疾病进行了矿化灶特征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乳腺矿化形成位置、结构以 及钙化性状的综合比较表明,乳腺浸润性癌和原位癌中导管内陈旧性坏死易发生矿化;在乳腺纤维腺瘤中胶原纤维上会形 成大量类似砂粒体的矿化小体;乳腺增生症中矿化灶位于粗大的胶原纤维之间,胶原纤维上沉淀大量矿化小球,矿化灶内 部呈纤维状结构,束状构造,能谱测试结果显示部分钙化灶Ca/P(原子分数)比高于磷酸钙系列矿物的理论比值,说明存 在磷酸钙以外的其他钙盐,如草酸钙沉积;脂肪坏死组织中的矿化灶无特殊发生位置,矿化灶内部呈粗纤维结构。不同类 型乳腺疾病中矿化灶形态存在较大差异。胶原纤维、上皮细胞与矿化作用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组织坏死后矿(钙)化是甲状腺癌病灶中普遍存在的钙化形式之一,与病变关系密切。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及显微红外光谱研究了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组织坏死后矿化特征。结果表明,组织坏死后矿化往往发生在胶原纤维丰富的位置,与胶原关系密切。矿化表现出2种形态,矿(钙)化灶内为较为致密的隐晶集合体,其表面及其附近的胶原上沉淀有许多微米级矿化小球,离矿化灶较远的胶原纤维上也散布有矿化小球。一些矿化小球边缘还发育絮状矿化物质,使之形成绒球状外貌。矿化物质结晶程度均较差,由纳米多晶组成。钙化灶中央较致密部分的n(Ca)/n(P)比较高,接近羟基磷灰石的理论比值,而其边缘以及矿化小球的n(Ca)/n(P)比均较低,可能含有磷酸八钙等低n(Ca)/n(P)磷酸钙系列矿物。矿化初期形成纳米多晶组成的微米级矿化小球,矿化小球逐渐聚集形成大面积的矿化灶。  相似文献   

7.
同步辐射具有常规光源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可用于微量生物矿化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成分研究。本文利用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粉末衍射(SR-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SR-FTIR)、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和X射线三维成像,对人体乳腺癌矿化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乳腺癌矿化的主要矿物物相为碳羟磷灰石,含有Sr、Zn等微量元素,其中砂粒体矿化具有独特的分层结构。研究结果为乳腺癌的病理研究和诊断提供了矿物学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王龙斑岩铜矿石英斑晶、辉钼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及包裹体中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矿化斑岩石英斑晶中发育多期流体包裹体。斑晶中除流体包裹体外尚可见少量熔体包裹体,与斑岩期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以中高温(200~537℃)、高盐度(29.6~44.7 wt%NaCleq)为特征,与粘土化蚀变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以低温、富 Ca 为特征,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与高盐度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显示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特征。温度、压力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是造成斑岩型矿化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斑岩期流体与浅成低温热液期流体形成于统一的流体系统,为同源演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叶尼赛山梁分布有大面积的多金属矿化作用,矿化赋存于前寒武纪固定的岩性地层层位中,因为矿化层剖面中的矿石类型与简单的矿石矿物成分相同,且矿化不受侵入岩影响,所以在研究叶尼赛山梁矿床时,研究铅-锌矿化和多金属黄铁矿化作用吋,将这种顺层的矿化做为层状矿化的代表,具有广泛的意义。众所周知,最近几年来,由于层状矿床的储量和有色金属的开采量剧增,人们对于多金属层状矿床的研究颇感兴趣,虽然出现了许多涉及到层状矿床的著作,但是关于矿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可勇  卿敏  张欣娜  万多  肖力 《岩石学报》2011,27(5):1275-1286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发育有隐爆角砾岩筒、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及裂控石英脉-蚀变岩三种矿化类型的特大规模矿床。本文对区内三类矿化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等多方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隐爆角砾岩筒成矿流体为岩浆-溶液过渡态流体;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成矿流体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盐度热液;而裂控型成矿流体为高盐度的NaCl-H2O溶液。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出它们均来自于岩浆活动。结合矿体产状及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三类矿化形成顺序为隐爆角砾岩筒型→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裂控型,因此金厂金矿床是不同期次岩浆来源流体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独山玉矿体赋存于加里东期的辉长岩体中,矿体一般规模较小,属于分布不均匀却又成群出现的小脉状矿体。通过对独山玉矿物成分的分析,认为矿物成分决定了玉石的颜色,玉石中TiO2、Cr2O3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玉石颜色相关。在分析独山玉矿地质特征、玉石成分、结构构造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的基础上,认为独山玉矿资源潜力较大,指出了季河-大盆窑基性岩带中众多的隐伏基性岩体是独山玉的成矿远景区,是独山玉矿的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溪县杨家堡子金矿赋存于早古生代奥陶系马家沟组及寒武系凤山组内,矿体主要围岩为变质程度轻微的碎屑沉积岩及碳酸盐岩,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物及载金矿物——黄(褐)铁矿均呈稀疏浸染状分布,金成矿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具有"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杨家堡子金矿是与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岩性、岩相(变质相)、断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对矿体的矿物组合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矿化成因应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地质体组合构造分析方法与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体组合构造分析方法是在地质体形态分类基础上,根据地质体结构的不均衡性所引起的变形和矿化的差异,遵循构造分析的基本原理,对各类地质体的变形机制和破裂形成规律作了初步总结,较系统地归纳了层状地质体的变形规律,是一套全新的构造研究方法。在找矿应用方面,提出了以破裂为导向的后生矿床找矿思维,根据地质体及其组合中的破裂变形规律,可快速评估矿区的资源潜力,在指导找矿方向、判断找矿标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较强的实用性,并具有易掌握、可操作性强、研究周期短等特点。该方法的提出丰富了构造地质学和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沉积于中中新世到上新世的浊积砂体是第三纪Niigata弧后盆地的主要油气储层之一 ,该盆地是日本列岛最富产石油的盆地。我们对这些浊积砂体的重矿物进行了详细和系统地分析。首先 ,作者展示了将重矿物分析和沉积作用分析相结合 ,从而得出有关沉积过程的全新观点的实例。沿着位于盆地东缘的上新世早期的浊积砂岩体的垂向和横向取样分析表明 ,砂体东半部重矿物的成分和西半部重矿物的成分不同。重矿物和沉积分析结果表明 ,发育在东半部的浅海陆架浊积砂岩和发育在西半部的深海水下浊积体在上新世早期是相互叠置的。其次 ,作者检验了用重矿物成分作为指标来表征某个特定浊积体的有效性。为此目的特选重位于Ni igata盆地中部的许多浊积砂岩分析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 1)基于主要重矿物 ,比如蛋白石、普通角闪石、紫苏辉石和普通辉石的定量综合分析 ,至少可将研究区的浊积砂岩划分为 6种类型 ;( 2 )一个组或段的浊积砂岩包括一种类型或紧密相关的两种类型 ;( 3)研究区不同的组或段通常由不同的重矿物组成构成 ,不同的物源或相同物源下不同的地质事件 (例如火山活动开始期 )可能是这种差异的原因。重矿物分析不仅可作为有价值的常规手段估计物源方向 ,而且可同其他的沉积资料结合来解析沉积过程 ,估计几个相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