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面波资料,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MF-FTAN)计算穿过中国大陆多路径的勒夫波群速度混合路径频散,选出其中的50条路径,利用Talantora and Valette的广义反演理论,获得10~150秒周期的中国大陆勒夫波群速度分布,初步得到对应中国大陆地质构造块体的群速度频散特性,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结构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小波母函数,分别提取了同一理论下的面波数据的群速度,并与理论群速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orlet小波提取面波群速度的效果最好.此外,将Morlet小波与常用的多重滤波提取群速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① 多重滤波法非常依赖高斯滤波系数α的取值,α的取值应随面波周期的增大而减小;② 在α取值得当的前提下,在20—35 s周期范围内多重滤波法提取面波群速度的相对误差比Morlet小波小,在周期大于35 s时,两者相对误差相近; ③ 合适的α值的选取需在不同周期段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大量试验,这说明多重滤波法不具备自适应性;而采用小波变换分析短周期信号时,时间窗变窄,频率窗变长,当分析长周期信号时,时间窗变长,频率窗变窄,具有对信号的自适应性,这是小波变换相比多重滤波法的最大优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福建及邻区10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6年6月到7月两个月垂直和水平分量波形连续记录, 利用相位加权叠加算法提高信噪比, 计算得到108个台站对的高质量经验格林函数。 对所获取的经验格林函数, 采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在1~20 s频段内量取了大量高质量的Rayleigh波和Love波群速度频散数据。 在此基础上, 采用基于射线追踪的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福建及其邻区1~20 s的Rayleigh波和Love波群速度分布。 分辨率测试结果表明群速度分布的分辨率能达50 km。 成像结果显示1~10 s的群速度分布与地壳中上部地质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 区内的福州盆地和漳州盆地在浅层结构中表现出明显的低速异常。 长周期的群速度则揭示了漳州西北的高地热区内中下地壳低速体, 政和-大埔断裂两侧的速度差异, 表明其可能是一个深大断裂, 并呈现明显的东西差异。  相似文献   

4.
地震面波的熵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敏  冯锐 《中国地震》1989,5(2):35-43
最大熵谱估计法是一种具有很高分辨率,并特别适合短时序列分析的现代谱分析方法。本文首次将这种方法引用到地震面波频散的分析处理中,提出一种新的面波频散的测定方法——MEAS法(Maximum Entropy Analysis of Surface-wave)。用此方法,计算了我国东海地区的地震面波的频散,并与多重滤波法的结果作了比较。两种方法在短周期部分吻合得较好,而在长周期部分,MEAS法的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利用面波测定台间衰减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相匹配滤波技术提取基阶面波振型的相位,然后再利用时变滤波进行 振幅谱校正,以此分离出基阶振型面波信号。对合成面波理论地震图的处理结果表 明,该方法可精确地从含高阶(最高阶数为5)的综合地震图中分离出基阶面波,与利 用同一模型合成的基阶面波相比,分离出的基阶面波的振幅谱畸变很小,根据中国数 字化地震台网(CDSN)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对与震源位于同一大圆弧上的北京。 海拉尔台观测的瑞雷波进行处理,分离出基阶振型信号,然后利用两台的基阶振型信 号进行反褶积得到台间格林函数,由格林函数计算得到台间周期为13~142 s的面 波衰减系数和群速度,所得结果也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量地震数据的高效自动处理是现代地震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Python语言的地震学数据处理软件平台ObsPy重构了背景噪声成像数据处理工作流程方案.以大兴安岭地区的不同来源与不同格式的地震数据为例,利用ObsPy软件包实现了背景噪声成像去除仪器响应、重采样、滤波、去均值趋势等预处理过程,以及One-Bit时间域归一化、谱白化、互相关计算等主要工作流程.对比测试表明基于ObsPy软件包的新流程与常用的噪声成像软件包的计算效率具有可比性,但代码更加简洁易用.同时,基于Python语言实现了利用Bootstrap方法对背景噪声成像提取面波频散曲线的误差分析.最后,本文利用归一化背景能量流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相关噪声源的时空分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接收的短周期噪声可能与太平洋浪高的季节变化相关,接收的长周期噪声可能与全球海洋浪高的季节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11个台站和周边地区的11个IRIS数字化地震台站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用多重滤波方法测定了在647条不同路径上周期从10~92s的基阶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采用Dimtar Yanovskaya方法,反演得到北纬18~54、东经70~140范围内,25个中心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象.结果表明:在10~15.9s周期范围内,群速度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分区分块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两个明显的低速区域分别位于塔里木盆地和东海及北部邻域;从21~33s逐渐显示出深部构造块体的格局;在36.6~40s周期附近的群速度分布图象中,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特征,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华北、华南块体及东北地块的边界非常明显.本文给出了沿30N、38N 纬线和沿90E、120E 经线剖面的群速度随周期分布图象.在这些剖面上,较明显地展示出中国大陆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基本特征.各构造块体的深部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地壳中部存在局部低速区域;塔里木盆地、扬子地台的上地幔速度较高,显示出稳定地台特征;华北平原上地幔低速层的埋深浅、厚度大;东海及日本海的上地幔速度较低,这可能与菲律宾板块下插产生的摩擦热与喜山期以来受强烈拉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数字台网的面波资料研究中国大陆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英  胡家富 《地震研究》1991,14(3):239-246
本文采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的23条波路径的基阶瑞雷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频散曲线的周期从10.5秒至150秒。使用HARKRIDER面波反演程序反演了各条波路径的平均地壳上地幔结构。所得模型直至230km。深处仍有较好的分辨。根据所得结果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各构造单元之间差异明显且在某些单元内部横向变化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9.
计算台站接收函数的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在时间域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提取台站接收函数的方法,以最大熵作为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递推准则,利用Toeplitz方程及Levinson递推算法,得到预测误差滤波系数的递推公式,从而计算台站接收函数.外推运算过程中,反射系数总是小于1,保证了最大熵谱反褶积的稳定性.时窗外数据熵极大提高了接收函数的分辨率.合成地震图与实测地震图的检验表明, 最大熵谱反褶积是一种在时间域测定台站接收函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Wiener滤波方法提取台站接收函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时间域用Wiener滤波方法提取台站接收函数的方法,用远震P波波形的垂直分量为输入,接收函数作为滤波因子,远震P波波形的径向和切向分量作为期望输出,通过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均方误差达极小,来提取接收函数。接收函数的计算可归结为Toeplitz方程的求解,可以采用Levinson递推算法。Toeplitz方程的非奇异性保证了Wiener滤波反褶积方法的稳定性。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的检验表明,用Wiener滤波方法测定台站接收函数是一种有效的时间域反褶积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method of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by using seismisity (MPES) is to make use of the message of earthquakes (including large, middle, small) in pre-period to predict large earthquake in post-period. Some better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selected among many means used in our country recent years. These methods are classified into six sets: 1. Method of spatial pattern; 2. Method of time process; 3. Method of seismic sequence; 4. Method of earthquake correlation; 5. Method of parameters of seismic source and medium; 6. Comprehensive method. Prediction effects of each method are evaluated with unique score. The value of each method, scoreR, are generally in a range between 0.3 and 0.6. This value only represents internal consistency, however, the ability of actual prediction belongs to the extensional effect, which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e value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If the ability of actual prediction could be evaluated withR = 0.3, the ability of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by seismicity will be stated as following: If most of earthquakes must be predicted, the warning time needs to take seventy percent of whole time period of prediction; If half earthquakes must be predicted, the warning time needs to take twenty percent of whole time period of predict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239–252, 1993.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method of fragments is applied to the generation of synthetic monthly streamflow series using streamflow data from 34 gauging stations in mainland Portugal. A gener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andom sampling of the log-Pearson Type III distribution was applied to each sample to generate 1200 synthetic series of annual streamflow with an equal length to that of the sample. The synthetic annual streamflow series were then disaggregated into monthly streamflows using the method of fragments, by three approaches that differed in term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lasses and the selection of fragments. The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pproache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capacity of the method to preserve the main monthly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the historical samples.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C. Onof

Citation Silva, A.T. and Portela, M.M., 2012. Disaggregation modelling of monthly streamflows using a new approach of the method of fragment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57 (5), 942–955.  相似文献   

13.
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地球物理参数的量化关系是实现工程物探资料量化解释的必然前提。本次工作在分析影响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和电阻率的共同因素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土的粒度成分、含水率、饱和度、密实度与其电阻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耗土的压缩系数、粘聚力、压缩模量与电阻率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的关系曲线及一些拟合公式,并对这些公式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作者多年来编写和评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体会,分别论述了设防地震的原则,以及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设防地震参数的要点及缘由,并列举了一些实例,以期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更加科学和有序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路基动土压力测试信号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选用Daubechies小波对某高速铁路路基土压力的现场振动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由此对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动土压力产生的机理及其土压力的构成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结合洛阳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2000年1月~2006年10月洛阳地震台记录到的台湾省地震的P波干扰因素及识别方法,影区地震、深源震的S波(或LG波)特征,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确定的震级与洛阳地震台测定的复核、速报震级相比较,按震级段、年度分别统计分析,查找产生震级误差的原因,计算出台基校正系数,认为排除干扰、提高震相分析能力、用台基校正系数修正Ms计算公式,是减小震级误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河在流经青藏市原东北缘海原-同以弧形构造区的过程中,发育了多达10-21组的斯座和侵蚀型阶地,其最大拔河高度为40lm,最高阶地的发育年代为1.57MaBP。通过对该区米家山、车木峡和黑山峡河口3处黄河阶地以及我国北方大范围内河流阶地的对比分析发现,河流阶地系列形成中在构造作用上具有多层次性特征,即它包含了不同范围或规模和不同级次构造隆升作用所导致的阶地。研究区的黄河阶地系列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阶地共有6级,为我国北方大范围内同期形成的阶地,它们代表1.6Ma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次数,其隆升幅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第二层次的阶地共有5级,为海原-天景山构造区内同期发育的阶地,它们代表1.6Ma以来该构造区本身自隆升的次数和幅度;第三层次阶地为发育在米家山东坡的10级不同期阶地,它们代表1.6Ma以来海原构造山地独自的抬升的次数和幅度。阶地发育时间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对比还表明,反映青藏高原大范围构造隆升的第一层次阶地与气候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可对比性,其形成年代均与相应古土壤发育时间的间冰期对应,暗示导致河流下切的在范围构造抬升与强干冷期后同样可导致河流下切的气候暖湿期紧密相关,它们共同组成了构造-气候旋回。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阶地的形成时间与气候变化之间无统一特定的关系,显示它们的形成更主要的受控于天景山块体和海原构造带的隆升作用。因此,研究区的河流阶地主要可分为2种成因类型。一种是在大范围构造抬升和气候变化联合作用下形成的构造-气候旋回阶地,此类阶地分布范围广,具有区域间的可对比性;另一种是以局部构造抬升为主导因素形成的脉动式构造旋回阶地,此类阶地的分布受 控于活动构造带,在构造区带内自成体系,不具有区域间的可对比性。  相似文献   

18.
波浪和海底底床的相互作用(2)--底床应力及位移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波浪作用下海底底床中的应力及位移分布,考虑了不同加载波参数、弹性模量、饱和度及底床厚度对底床应力分布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砂质的土骨架水平位移和垂向位移,比较了饱和底床和非饱和底床,这些结果可应用于海洋结构物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波动、振动和尾波的特征分析,提出以足够大的力冲击桩顶,在桩顶附近记录综合波列图,利用其振幅衰减、周期变化和反射波震相等判断桩身成型质量:波列周期均匀且较小,同时波列振幅衰减较快,而又未见明显反射波震相者桩身成型良好;而有缺陷如断裂、缩径等时波列振幅衰减变慢,反射波震相明显,且有大周期出现.它对桩的浅部(特别是桩顶下5米以内的)缺陷检测特别有效.另外利用动态PS曲线也可判断桩身成型质量:曲线较平滑者,桩身成型良好;曲线出现弯折者桩身存在缺陷,缺陷程度可参照承载力受影响大小确定.  相似文献   

20.
杜军 《四川地震》2002,(3):37-40
着重介绍了自贡地震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在地震速报中的作用,并利用台网1997-2001年地震速报资料,统计分析了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及速报速度等,在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参与后,自贡台网速报质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