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门峡水库断面系统由Visual Basic 6.0和Excel软件开发而成,通过断面控制文件调用断面数据文件,具有单个或批量生成断面图、编辑断面图、输出断面图数据的功能。较之前生成的断面图更加规范、统一,断面图生成操作界面简单、方便、快捷,节省了工作时间和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达  马超  鞠霞 《海洋科学进展》2020,38(3):400-411
根据日本海洋数据中心提供的1972—2017年PN断面共181个航次和1987—2010年TK断面共92个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利用动力高度法估算了这2个断面的流量,分析了其季节、年际和长期变化特征。主要结果表明,PN断面流量季节变化为冬、春和夏季大而秋季小,TK断面流量季节变化为冬、夏季大而春、秋季小,二者共同点为最大(小)流量均出现在夏(秋)季。PN断面年平均流量的年际变化不明显,但冬季和夏季流量分别具有准3 a和准2 a的显著变化周期;TK断面年平均流量具有准4 a和准6 a的显著变化周期,冬季流量具有准4 a和准7 a的显著变化周期,但夏季流量无显著变化周期。此外,PN断面流量在1976年附近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增加。PN断面流量具有较大的长期增加趋势,增长率约为0.3 Sv/a,在1972—2017年增加了约13 Sv,结合NCEP海面风应力资料,结果显示,北太平洋更高纬度带(35°N和40°N)的风应力旋度对PN断面流量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3.
1987—2010年PN、TK断面黑潮流场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7-2010年PN断面和TK断面长期水文调查资料,使用逆方法计算了黑潮在这两个断面的流场,进而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黑潮流量变化的主要周期为准4年和1年,季节变化呈夏强秋弱.两个断面流场的EOF分解的主模态表明:在PN断面,流场变化主要是同位相的,说明了黑潮流量的变化对流场起调控作用;而在TK断面,南北两个海沟中流场呈反位相变化,说明黑潮的路径变化是影响流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东海PN断面多年CTD实测资料,主要从PN断面上的温盐结构和声场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统计分析PN断面上东海黑潮边界锋的水文要素特征。文章利用Matlab软件对资料中所涉及的温盐数据绘制等值线图,描绘出PN断面上关于测站位置、温盐分布特点,利用Mackenzie公式计算声速分布及其变化,从而构成温、盐、声三种要素的断面分布图。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PN断面温盐断面结构,得到黑潮锋的分布与强度特征。并对黑潮锋的季节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夏秋季节黑潮在PN断面上的海洋锋强度相对于冬春季节要大、冬季最弱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潮汐汊道稳定性与均衡断面面积定义的探讨,明确了O Brien等、Kreeke与Bruun对潮汐汊道稳定性定义的差异。通过不同方法求解一维水力学与连续方程,计算了海南陵水新村潮汐汊道的封闭曲线,并采用华南沿海A-P关系得出的均衡流速曲线及Soulsby临界流速曲线,计算了新村潮汐汊道的均衡断面面积,根据O Brien等与Kreeke的稳定性定义对新村潮汐汊道的稳定性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在大、小潮期用不同方法及不同的断面变化方式得出的稳定均衡断面面积(A2)在同样的均衡流速曲线下基本一致,而小潮期的稳定均衡断面面积要小于大潮期,最大流速处的断面面积(Acc)要大于大潮期。A2、Acc及饱满系数为0.8时对应的断面面积三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用封闭曲线求取潮汐汊道均衡断面面积并进行稳定性判断,在概念上有一定意义,可以作为潮汐汊道稳定性判断的一个依据,但通过求解一维水力学与连续方程以获取均衡断面面积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与不确定性。应通过中长期的野外观测、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以确定潮汐汊道的水动力特征以及地形演变规律,得出A-P关系进而求出均衡断面面积,并结合Bruun方法判定潮汐汊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2年8-9月份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期间18°N断面的温盐深仪(Conductance Temperature Depth,CTD)观测资料,分析了夏末秋初沿18°N断面的温度、盐度和混合层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南海18°N断面的温度、盐度和混合层特征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并且混合层的深度和其倾斜程度与风速及风驱动的Ekman平流有关,而所有航次18°N断面东侧均出现等温线、等盐线下凹现象,这与夏末秋初吕宋岛西侧海域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旋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2009-2012年不同季节共执行4个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综合考察航次,取得大量宝贵的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化学、地质等大范围、大尺度、多要素的现场观测数据,样品分析数据及其信息产品。按照"共建共享"的数据工作方针系统地、规范化地整编了全部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可视化数据管理(VDB)、云端协同工作套件(Duckling)、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KE)等3个网络平台及技术方法,建成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实现了典型断面考察数据的在线共享应用。文章介绍了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航次工作,重点描述了数据工作机制及整编成果,共享系统架构及其功能等,以期通过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的多样化数据资源整编工作实践、管理模式探索和共享服务,推动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传统断面测量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将简码作业方法引入河道断面测量,内业处理采用V isualBasic 6.0和国产数字化成图系统南方CASS5.1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纵横断面测量的数据自动分类和自动化成图,大大减少了内业数据分类和处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内业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利用位于东海黑潮区G断面温、盐度的多年观测资料,对该断面平均温、盐度变化与厄尔尼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助于研究黑潮对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环流和沿海气候的影响。 Ⅰ.资料来源及统计方法 由于采用的划分标准和指数不同,因而对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单波束测深系统利用单一延迟值改正往返断面位移精度低的问题,在分析单波束测深系统误差产生原理基础上,得出往返断面位移是由系统延迟引起的固定差和换能器偏角引起的与深度相关比例误差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水深与往返断面位移之间的数学模型,证实水深与断面位移具有极高相关性.利用求取单波束系统延迟及换能器偏角参数,对同一测...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以通常的普通文件操作的方式读取这些数据往往需要应用程序持续不断地努力执行与硬盘间的大量数据交换任务,其不但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而且完成的效率之低往往令人难以忍受。为满足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计算机处理工作的需要,利用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实现了对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进行高效率读取和分析的软件设计。文中阐述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内存映射文件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软件稳定可靠,在运行效率上较普通应用程序方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线Google地图以及开放的基础地理数据为GIS系统开发提供了便利。运用Python语言,针对离线Google地图瓦片数据文件,实现了地图瓦片拼接、卫星和平面地图切换、平移、缩放、鼠标响应、轨迹显示等地图操作,对于提高测绘质量及其实时显示与交互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跃山 《海洋预报》1994,11(3):26-31
针对人们中间常常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它们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地位,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最后总结了数据库系统优于文件系统之处。  相似文献   

14.
出版用地图数据格式转换软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勇  史瑞芝  刘辉 《海洋测绘》2004,24(1):47-49
分析了目前地图出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基于MapGIS的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实现多源数据到MapGIS的转换,利用MapGIS的出版功能进行地图出版,从而解决制图与出版的衔接以及多数据源出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We present a gridded Sea Beam bathymetric map of a 5100 km2 area between 9° and 10° N on the East Pacific Rise (included as a color separate accompanying this issue). The raw bathymetric data are renavigated using a technique for calculating smooth adjustments to navigation that incorporates absolute constraints from satellite fixes and acoustically-located explosive shots, and relative constraints from the misfit of bathymetric data at ship track crossovers. We describe a back-projection technique for gridding the bathymetric data that incorporates an approximation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within a narrow-beam echo sounding system and accounts for the variabl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multi-beam data. The nodal separation of the resulting map is ~ 80 m in both latitude and longitude, and the sampling of grid points within a 60 × 85 km2 region is in excess of 99%. A formal analysis of variance is applied to the gridded bathymetric data. For each grid poi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riance of data from within a track versus data from between tracks provides an upper bound on the magnitude of bathymetric misfits arising from navigational errors. The renavigation results in an 88% reduction in this quantity. We als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renavigation on the misfit of magnetic and gravity data at crossovers and compare our results with other bathymetric surveys. A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final bathymetric map is the sinuous regional shape of the rise axis. In plan view, the local trend of morphology sometimes varies by up to 15° and the distances separating changes in morphological trend are about 10–20 km. In cross section the slopes of the rise flanks are notably asymmetric and show some correlation with the offset of the axial magmatic system as detected by seismic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必然会逐步取代IPv4。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会与IPv4共存。利用Java的网络编程设计与实现了1种P2P文件共享系统。该系统能够布署在纯IPv4、IPv6网络上,也可以布署在IPv4/IPv6混合组网的网络上,因此实现了P2P文件共享系统在IPv4和IPv6网络上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7.
GNSS-R观测下的海面飓风风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地球表面的反射信号(GNSS-R)进行海面风速反演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作为一种重要的遥感手段。目前,该L波段微波信号的相关功率已可以在多普勒频率和时延码片空间进行多普勒时延图像的成像。由于该图像的图像特征与海面粗糙度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能够用来进行海面风场反演。然而,对于该遥感手段而言,其双基雷达前向散射截面(BRCS)理论上与海面粗糙度有更高的相关性,如同目前合成孔径雷达使用后向雷达散射截面而非相关功率。所以,本文通过改进已有的GNSS-R的双基雷达散射截面方程,代替相关功率在多普勒时延空间进行成像,得出了与海面粗糙度相关的双基雷达散射截面图像(BRCS map)。基于该图像,本文提出了三种与其形状特征相关的观测量,通过2005年Dennis飓风GNSS-R机载数据生成的16000多幅图像进行地球物理模式函数建模并与经典的一维时延波形匹配方法得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更为精确的风速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使用定点取样技术,实现快速生成批量定点取样文件、批量绘制定点断面取样图,最终生成定点取样后的水深图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方法。此技术在保证不损失水深精度的前提下,按照规范取样距离及用户指定的特征点位置(如航道设计坡脚)准确地生成水深点。不但用图单位使用方便,而且优化了水深图图面质量,提高了美观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软件的ArcGIS宗海图制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GIS,AutoCAD和Surfer三种软件数据相互转换的基础之上,将ArcGIS与AutoCAD、Surfer制图技术有机结合,借助ArcGIS强大的绘图功能来完成宗海图的绘制。较之单一的AutoCAD制图技术,这种方法在保证宗海图绘制规范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宗海图绘制的效率,为海域使用管理和用海审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自明  葛文 《海洋测绘》2007,27(4):54-56
在分析无人机领域飞行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功能较为完善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了无人机飞行状态实时显示、航线规划和航线回放等功能模块。系统借助于G IS技术,导入矢量形式的电子地图,利用丰富的地理信息来辅助实现无人机的地面监控,在V isual C 6.0开发环境下利用基于异步方式和事件驱动方式的串口通信实现了系统与地面控制站的通信,利用地图控制文件实现了地图数据的调度,利用显示缓存实现了视图实时刷新。经过实际联调,系统运行良好,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