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拉恩氏菌(Rahnella sp. PJT09)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并进行多糖结构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拉恩氏菌Rahnella sp. PJT09发酵产糖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蔗糖40,酵母膏3,NaCl 0.5,ZnCl20.3,K2HPO41;最佳发酵条件为每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为3%(体积分数),初始pH值为6.0,28℃,160 r/min培养54 h。在此条件下,Rahnella sp. PJT09多糖产量可达18.51 g/L。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技术(HPGPC)测定了多糖的分子量,13C-NMR技术确定多糖的结构。研究表明,Rahnella sp. PJT09多糖为重均分子量320 kDa的-β2→6-D-果聚糖。  相似文献   

2.
产免疫调节活性多糖海洋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硫酸苯酚法和实验动物模型检测分离于厦门海区潮间带的996株海洋放线菌胞外多糖产量和体内外免疫增强活性.结果表明,33%的海洋放线菌粗多糖产量大于3g/dm3;在粗多糖产量高的海洋放线菌中有3株菌株的胞外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其中链霉菌(Streptomyces sp.)2305菌株的胞外多糖具有较高的非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增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胞外多糖是免疫调节剂开发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irculans)菌株FA13在M2培养基中的发酵无细胞上清液对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突变菌株NFRI-95菌丝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活性物质的产量,本研究对从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到的环状芽胞杆菌菌株FA13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均匀设计发酵优化。优化后,菌株FA13的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寄生曲霉突变菌株NFRI-95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从10.98%提高到70.57%,黄曲霉毒素产生抑制率从41.43%提高到100.00%;对应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8.70 ℃,接种量6.00%,海水体积占比0.00%,培养基pH 8.71,培养时间6 d。  相似文献   

4.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r/min振荡培养120h,产酶达到10.2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沉积物来源链霉菌HA6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静  洪专 《台湾海峡》2011,30(4):589-593
HA6菌株是分离自红树林沉积物中具有强抗菌活性的链霉菌.为提高其抗菌活性物质的产量,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法对其包括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接种量、通气量和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其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提取物质量为2.00g、可溶性淀粉质量为3.00g、豆饼粉质量为2.00g、(NH4):SO。质量为1.00g、NaCl质量为3.00g、CaC03质量为0.50g、蒸馏水体积为100cm^3;最优发酵条件为:500em。摇瓶装液体积为150em。,接种量为8%,培养温度为28℃,初始pH为7.5,转速为200r/rain,培养时间为5d.  相似文献   

6.
从山东近海海域沉积物的微生物筛选中获得了一株高产胞外黑色素的菌株QJNY82,通过对该菌株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发光杆菌属细菌.通过对菌株QJNY82的胞外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得到该细菌的胞外产物为黑色素,纯化后的黑色素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黑色素(SIGMA)的红外光谱图一致,且该细菌所产黑色素的理化性质与标准黑色素具有一致性.该海洋菌株具有产黑色素速度快,产量高且不需要L-酪氨酸诱导的特点,而且经L-酪氨酸诱导后,可显著提高菌株QJNY82胞外黑色素的产量,在L-酪氨酸的含量为0.75 g/dm3、盐度为30、pH值为8.0、温度为28℃的条件下,菌株黑色素产量是未加L-酪氨酸的3.5倍,其产量达1.325g/dm3.鉴于菌株QJNY82具有产黑色素的特性,将成为发光杆菌属的一个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营养盐水平对四种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4种海洋浮游硅藻(牟勒氏角毛藻、海链藻、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培养在改进的f/2培养基中,研究了不同氮、磷和硅营养水平对它们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胞外多糖的生产和释放具有种间特异性,角毛藻和海链藻胞外多糖的生产和释放主要在静止期,而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在指数生长期前期和静止期都能生产和分泌较高的胞外多糖;培养液中低浓度磷减少了4种硅藻在静止期胞外多糖的产量,但增加了角毛藻在生长期前期胞外多糖的产量;氮浓度的降低增加了三角褐指藻在指数生长前期胞外多糖的产量,但减少了其他3种藻类胞外多糖的产量;硅浓度的降低对4种硅藻胞外多糖的产量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静止期胞外多糖的生产.本研究表明,营养盐水平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因种类和细胞所处生长期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4种假单胞菌产脓菌素培养基进行筛选,确定琥珀酸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考察了添加不同物质对假单胞菌脓菌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琥珀酸钠培养基中添加甘油、海盐、硝酸铵时对铁载体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采用正交实验法获得了高产脓菌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4g/dm~3琥珀酸钠,6 g/dm~3K2HPO4,3 g/dm~3KH2PO4,1 g/dm~3(NH4)2SO4,1 g/dm~3NH4NO3,5 g/dm~3海盐,1.5%甘油.其脓菌素产量最高可达到265 mg/dm~3,约是基础培养基产量的7倍以上,此培养基成分简单不含复杂的有机氮源,脓菌素产量高,有利于脓菌素的进一步分离纯化与制备.同时本实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起始p H值为6.9,接种量1.0%,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220 r/min,发酵时间为28 h.  相似文献   

9.
蓝杆藻113菌株为海洋微藻,实验室培养证明其单位体积胞外多糖产量高。用改进的F/2改良培养液培养,添加70g/L时的NaCl盐度是该菌株胞外多糖释放的最适盐度。不添加NaCl时的盐度是菌体细胞生长的最适盐度。NaNO2营养限制抑制该菌株细胞的生长,促进该菌株胞外多糖的释放。NaH2PO4营养限制抑制该菌株细胞的生长,但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不明显。MgSO4营养限制则同时抑制该菌株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释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蓝杆藻113菌株胞外多糖的生产及该菌株其它方面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 r/min振荡培养120 h,产酶达到10.2 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 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绿潮藻暴发海域的底泥和腐烂浒苔(Ulva prolifera)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浒苔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F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实验以及真菌的ITS分析,鉴定为曲霉属真菌。以浒苔为诱导培养基制备F菌株的粗酶液,测得其滤纸纤维素酶活为34.79 U/m L。在发酵实验中,当酶解条件为6%的粗酶液添加量、反应温度为38℃、反应时间为60 h、pH为6.8时,浒苔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酶解液发酵乙醇产量最高达到28.98 g/L。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取传统的醇沉水溶的工艺提取了深海细菌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EPS),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损伤剂建立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体外氧化损伤模型。在安全剂量下评价EPS的体外神经保护活性,确定16种活性良好(细胞活力>90%)的EPS。16种EPS的成分分析结果如下:1)16种EPS的分子量分布呈三段式,分别为>200 kDa, 10~200 kDa和<10 kDa; 2)16种EPS单糖组成中除甘露糖、葡萄糖外,还有稀有单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岩藻糖; 3)EPS的总糖含量为14.06%~21.40%,蛋白含量为10.66%~31.05%,硫酸基含量为2.91%~26.53%。通过对相应菌株进行16S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比对,完成了活性菌株的鉴定,通过MEGA7.0和Figtree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结果表明,16株深海细菌归属于3门8科9属16种,分布在三个门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6/16)和...  相似文献   

13.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是海洋底栖硅藻在水下表面附着时分泌的物质,环境因素对胞外多聚物的组成和分泌行为有直接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氧含量和附着面积对胞外多聚物的影响。采用热溶剂浸提法提取硅藻胞外多聚物,利用苯酚-硫酸法定量其中的多糖成分,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定量蛋白质成分,通过血球计数板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细胞数量。结果表明,在氧含量高、可附着面积大的条件下,硅藻的生长繁殖速率快,且单个细胞的胞外多聚物分泌量大。氧含量对胞外多聚物主要成分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影响大,而对其余成分含量影响小。可附着面积对硅藻附着和生长的影响比氧含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海假交替单胞菌pilZ基因的缺失对生物被膜形成及突变菌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本文通过同源重组构建pilZ基因缺失菌,分析了基因缺失菌生物被膜的细菌密度、膜厚、c-di-GMP水平和胞外产物含量等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ilZ基因缺失菌形成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对中国南海软珊瑚来源真菌Eupenicillium sp. DX-SER3 (KC871024)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利用硅胶层析柱、正反相中压层析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参考文献数据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 烟曲霉酸、β-腺苷、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N-acyltryptamine和对羟基苯甲醛。其中, 烟曲霉酸在该菌株中产量很高, 预示着该菌株具有开发成该类化合物的工程菌株的潜力。文章还探讨了烟曲霉酸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潜力, 发现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鲅鱼(Spanish mackerel)加工后的废弃物富含蛋白质,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酶解这部分蛋白质制取抗氧化活性肽。本实验室已经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y-2,以其发酵水产加工废弃物得到了具有较高抗氧化性的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物的抗氧化性,作者以该株产蛋白酶芽孢杆菌Hy-2为出发菌,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的方法筛选出1株突变菌Hy-23,以鲅鱼加工后的废弃物为原料,接种该突变菌株进行发酵,得到了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发酵产物,酶解物总抗氧化活性提高了12.4%。经遗传稳定性测定,该芽孢杆菌突变株在传代8次之后其遗传稳定性仍然良好。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physical meaning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two representative strain rate models: CSM (Cowper–Symonds model) and JCM (Johnson–Cook model). Since it is known that the CSM and JCM are suitable for low-intermediate and intermediate-high rate ranges, many studies regarding marine accidents such as ship-to-ship collisions, ship-to-rock groundings, and explosions in FPSO have employed the former in particular. A formula to predict the material constant of the CSM is introduced from a literature survey. The validity of the formula is proved by comparing with strain rate test results of high strength marine structural steels of DH-36.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two different material constitutive equations, the classical metal plasticity model based on the von Mises yield function and the micromechanical porous plasticity model based on the Gurson yield func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stiffened plates under impact load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orous plasticity model with the porosity fracture criterion can quantitatively predict plastic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final fracture under impact loading if the material constants are properly chosen.  相似文献   

18.
为从一种组成未知的商用复合菌中分离并筛选出优势发酵菌株,本实验采用稀释平板培养法,对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参照《真菌鉴定手册》和《常见细菌鉴定手册》,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并分别结合16S r DNA和18S r DNA序列的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另外,本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单菌种发酵试验以及多菌种混合发酵发酵试验,以游离氨基酸态氮为指标,以期筛选出发酵低值水产品制备菌肥的最佳菌株组合。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4株菌,分别为a热带假丝酵母、b罗伦隐球菌、c枯草芽孢杆菌、d蜡样芽胞杆菌。且菌种组合acd发酵后游离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较对照组上升最显著,为8.276g/L。故可确定最佳发酵菌株配方为acd(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19.
盐度和pH对底栖硅藻胞外多聚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海洋学报》2006,28(5):123-129
研究了盐度和pH值对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Ehr.)Reimannet Lewin)增殖、蛋白质含量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筒柱藻最适生长的盐度和pH值分别是15和8,属半咸水性生活.高盐度(>15)和低pH值(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