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特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瓷套管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某型号1 100kV特高压(UHV)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瓷套管的抗震性能,将其连同支撑筒体与支架一起安装在振动台上,开展特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瓷套管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符合特高压标准反应谱的人工波激励该瓷套管,得到瓷套管关键部位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响应。运用数值仿真软件ABAQUS对该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试验模型的自振频率、套管根部应力和套管顶端相对位移,得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结果,证明该数值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数值仿真的手段研究套管固有频率和本体(支撑筒体和支架)刚度的变化对套管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套管固有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其地震响应相对较小;随着本体刚度的增大,套管根部最大应力与套管顶端最大相对位移均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适当增大本体的刚度可以降低套管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瓷套管根部的应力值,回归分析得出瓷套管应强比(RSS)与地震峰值加速度(PGA)的关系式.以瓷套管应强比作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出瓷套管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应强比值区间,给出瓷套管地震失效概率与地震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并绘制瓷套管在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地震作用下柔性导线连接的变电站电气设备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本文进行了不同垂度下柔性双分裂导线连接实体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振动台试验中采用无导线连接的单体设备以及三种不同松弛度导线连接设备体系,在不同强度的三种地震动输入下对耦联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导线的存在使得耦联设备间...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是由一系列电气设备组成的复杂系统。目前,各类减、隔震装置可以显著提升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然而,单体设备抗震性能的提升对系统抗震性能的影响难以量化。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确定了决定变电站抗震性能的关键设备,进一步量化了提升这些设备抗震能力对变电站系统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电气设备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模式不同且与系统功能需求相关;从系统功能的角度,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是变电站的薄弱环节,变压器的影响不大;采用减、隔震技术提高变电站的抗震能力应重点关注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5.
利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高压隔离开关的模态动力学特征及其在水平与竖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隔离开关的低阶共振频率与地震波较为接近,容易受到地震激励力的影响。在Ⅸ度罕遇地震烈度条件下,其瓷柱根部区域可能会因为最大弯矩超出设计要求而发生断裂失效,从而导致隔离开关设备的整体失效。经计算分析,采用安装隔振器的方法,可以降低瓷柱根部区域的最大弯矩值,从而保证结构的抗震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获取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的动态特性、研究瓷瓶破断力与地震载荷的关系以及验证隔离开关的抗震性能,开展了相关的考核试验。依据IEEE 693—2005标准的要求,试验前进行了应变计的校准试验、瓷瓶的弯曲破断试验和隔离开关的抗震性能试验。经过抗震试验,隔离开关完好无损且在抗震试验前后其共振频率变化不大,瓷瓶破断力大于地震载荷的2倍。结果表明隔离开关结构稳定,通过了抗震考核。  相似文献   

7.
日中美抗震规范中电气设备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电力设备抗震设计规范的适用性,以日本、中国和美国的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3个国家规范在电气设备动力反应放大效应、法兰 - 瓷套管连接和电气设备振动台试验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国内外抗震规范的综合对比,分析了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的优缺点,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抗震设计理论,为修订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某±800 kV特高压穿墙套管的抗震性能,本文建立了穿墙套管-阀厅体系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分析,采用多样条的易损性分析方法,从强度和变形两方面拟合得到了穿墙套管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阀厅结构会影响套管的动力特性;穿墙套管根部截面的应力响应和绝缘芯子端部截面的相对位移响应较大,是抗震的薄弱位置;户外段套管根部的地震易损性最高,绝缘芯子端部地震易损性次之,户内段套管根部地震易损性较低。评估穿墙套管抗震性能时不能忽略阀厅的影响;应采取措施降低户外段套管根部的应力响应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同时应评估由于穿墙套管内部结构与外部套筒间相对变形过大对电气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套管钢筋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形式,为研究其抗震性能,对8根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轴压力大小、混凝土强度及FRP管与基础的连接方式对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的变形能力和滞回特征的影响,根据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的特点,采用截面层纤维模型法对试件截面进行全过程分析获得骨架曲线。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确定加卸载规则,提出了适合于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是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失效或破坏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供电系统的瘫痪,不仅极大地影响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会引发危险的次生灾害.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元件,每一个设备破坏都可能造成变电站或者发电厂的失效,从而导致电力系统失效.同时,由于部分电气设备使用瓷作为绝缘材料,而瓷的抗拉性能差,易发生脆性断裂,设备的地震破坏严重.因此,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研究是评定电力系统抗震能力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In an attempt to quantify the conductor cable effect on subst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real‐time hybrid simulation (RTHS) is conducted on interconnected equipment using two shaking tables. For this purpose, the existing RTHS system with advanced control capabilities at the 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tructural laboratory is enhanced to accommodate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two shaking tables. An experimental parametric study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ductor cable effect using this system with a two‐table RTHS setup. Post insulators of disconnect switches,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ubstations that are usually tes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ir seismic performance, are utilized as experimental substructures for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Various global and local response parameters, including accelerations, forces, displacements, and strains, are consider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tested conductor cable configuration for a wide range of support structure configurations, which are modeled in the computer as analytical substructures.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ric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ductor cabl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sponse of the interconnected equipment over the whole range of investigated support structures and needs to be explicitly considered for seismic testing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high voltage equipment typically installed in electric subst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380 kV vertical disconnect switch has been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campaign carried out at Roma Tre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non-linea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arameters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his apparatus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agility curves have been evaluated by using the Effective Fragility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a limited vulnerability of the disconnect switch, whose most critical parts are the bottom joint of the ceramic support column and the steel column base.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高径比橡胶基底隔震储罐的频率特征,探讨储罐隔震体系3种不同振动频率随支座隔震频率变化规律.分析在不同频谱特性地震波激励下,隔震体系各振型组分对地震响应(基底剪力、支座位移和晃动波高)的影响,以及响应峰值随支座隔震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基底剪力峰值与场地地震波频谱特性密切相关.支座隔震频率不能完全反映减震机理的实质,隔震振型频率是影响基底剪力的重要参数.在软弱场地上隔震储罐的减震效率低,有效隔震频率范围窄.晃动波高峰值是储罐自振特性和地震波频谱特性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隔震系统设计时需特别考虑晃动波高增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展厅钢屋盖的矩形单元为工程算例,借助ANSYS,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不同参数下的自振频率、动位移、支反力、动静内力比和动静位移比并对结果加以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预张力对于结构的动力性能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但边界条件却改变了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建议慎重选取。为掌握该类斜拉式预张力索拱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能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IDA方法的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ID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采用Etabs软件对12个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给出了各结构模型在不同性能水平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并探讨了抗震设防等级和高度对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抗震设防等级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而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会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重要的电气设备抗震技术产品,剪切型铅减震器能够有效降低电气设备的地震响应。但随着电气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设备结构规格不断增大,其地震作用力显著增大,对电气设备安装的减震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剪切型铅减震器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其受力模型,对比减震器在不同加载频率下的力学和阻尼耗能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优化工艺,进一步提高减震器性能,为电气设备抗震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