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亚华 《地理教学》2010,(15):59-59
地理教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情商的好机会,因为课外活动可以让他们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下面是一则课外活动与情商培养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核心素养已成为高考试题聚焦的重点。地理学科素养考查主要侧重于"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原理与方法去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发现地理规律,构建地理思维体系,形成内化的学科素养"。本文以2018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为研究对象,探析当前江苏高考试题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完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核目标,思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地理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财商(Financial Quotient),缩写成FQ,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Robert Kiyosaki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提出。指一个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可以概括为掌钱能力、赚钱能力、财富知识。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2,(4):45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在今天被誉为"地球日之父"。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美国有上万所中小学,两千所高等院校和两千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两千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  相似文献   

5.
宋洪位 《地理教学》2013,(11):31-33
正2011年以来,学校推行1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围坐的形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室格局,全面引入学案导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逐步取代了被动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本地区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的浪潮。以下是我在新的教学模式背景下设计完成的一节示范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从自主课到展示课的全程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6.
黄承波 《地理教学》2013,(7):52-53,57
一、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程标准"江苏的学生使用的高中地理教材有三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高考复习时,许多教师会对不同版本的教材感到无所适从,部分教师甚至会将各版本教材内容都复习一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高考试题不以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为主,高考试题已从"关注教材"转向"关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2,(6):48
前两天坐在朋友的车里闲聊高涨的油价,恰巧经过西北大学,我不禁想起一个人,张伯声先生,此人被称"中国石油英才之父"。他对中国石油地质业贡献很大,并与李四光同为中国地质构造研究开山式的人物,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张伯声创立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五大学派中他们各居其一。大家都知道李四光,但知道张伯声的人却不多,笔者有些不平,今日有空,写一下张伯声先生对中国石油地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制图学之父”裴秀的地图学思想西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公元168年)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璀璨之星。  相似文献   

9.
朱大奎 《地理学报》2020,(2):F0003-F0003
陈志明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1958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学专业毕业。几十年来,陈志明研究员专注地貌图的编制、大区域构造地貌图的编制,在国际上多有合作,著述甚多。陈志明老师又一巨著《板块构造与地貌形迹--亚欧与太平洋造貌构造响应》出版(测绘出版社,2017年12月)。该著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及邻区陆海地貌全图与板块造貌构造图研制"的延伸。全书130多万字,分为上下两册精装,共1100页,书中各章附有参考文献642篇(本),其中英文俄文文献324篇(本)。  相似文献   

10.
社区支持农业(CSA)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被认为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重构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首先使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对收集到的147篇英文、248篇中文文献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图谱,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CSA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研究趋势作了展望。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CSA的发展机制、运作方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征与关系、食品信任、社区构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研究内容呈现出宏观层面的"外扩"与微观层面的"内敛"趋势。研究方法上,基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及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采用实证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多种方法论范式是目前CSA研究的一大特点,随着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定性研究与综合性多元分析方法将被更广泛地运用到CSA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跨界治理的理论重构——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超  赵江南  张清源  于洁 《地理科学》2022,42(3):363-372
全球已进入一个超流动与不稳态并行的时代,国家和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挑战。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要素自由流动并频繁“跨界”,而治理需要将不稳定转化为稳定,跨界治理的重要性凸显。全球、区域、地方等尺度交织,使跨界治理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跨界治理主要指通过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使多主体共同参与和联合治理公共事务的过程。通过梳理跨界治理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了“界”,重构了跨界治理的理论逻辑,提出了跨界治理主要涉及3个尺度的3对范畴:在地方层面,去同质化与同质化;在区域层面,去边界化与边界化;在全球层面,去中心化与中心化。运用该框架,以长三角为例,实证分析了区域尺度跨界治理的逻辑。  相似文献   

12.
陆海芳 《地理教学》2011,(2):11-12,19
一、问题的提出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近二十年过程中,发现总是有学生喜欢地理学科,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也是学习很轻松的一门学科。自06年以来,地理学科被列为中考科目,要求为考查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更是重点放在让每一位学生完成完成新课标中的地理教学任务,达到考查科目的完成情况。但在实际教学及考试中本人也发现的确有一些学生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许多老师也用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帮助这些学生,但成效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周红星 《地理教学》2014,(10):52-55
正在地理必修I教材(湘教版P9)第一单元有"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农历初一开始,连续观察一个月内月球的形状和它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并要求逐日记录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地平高度和亮面突出方向的变化"。在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学生或学校能够完整地完成观察的任务,究其原因,其一,从教学的角度,一个月时间地球运动的教学任务已经结束,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不能做到同步;其二,从学生的角度,坚持一个月时间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其三,从  相似文献   

14.
王建明 《地理教学》2010,(23):56-56
随手教具是指那些无需专门准备即可应用于教学的物品,也是一种不大被教师所注意、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正式教具相比,随手教具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除此之外,随手教具可使教师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教学内容更易于长存在学生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和高速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完成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国家将从各方面加速农业的发展,集中主要精力,尽快把农业搞上去。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更显得研究农业区划的迫切性。如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践困境,迫切需要用空间权力的理论范式和空间正义的价值思维去反思、重构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空间治理.城市政治地理学是以政治地理学的空间权力思维为学科基础,论文借鉴城市政治学和城市社会学对"城市政治"和"城市权力"开展研究,拓展了城市空间的政治属性.然后,基于中国国情与城市实践,从现实层面阐释了...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和高速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完成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国家将从各方面加速农业的发展,集中主要精力,尽快把农业搞上去。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更显得研究农业区划的迫切性。如果  相似文献   

18.
高放 《中国地名》2015,(3):39-40
一、姓氏源流(一)源于塞种人。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尉迟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距今1600多年前,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即后世的"于阗人",就是今称的塞种人。他们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Vi-ca"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  相似文献   

19.
社区支持农业(CSA)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被认为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重构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首先使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对收集到的147篇英文、248篇中文文献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图谱,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CSA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研究趋势作了展望。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CSA的发展机制、运作方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征与关系、食品信任、社区构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研究内容呈现出宏观层面的"外扩"与微观层面的"内敛"趋势。研究方法上,基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及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采用实证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多种方法论范式是目前CSA研究的一大特点,随着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定性研究与综合性多元分析方法将被更广泛地运用到CSA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古罗马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代表着一个帝国、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与人类其他辉煌的文明相比,罗马的伟大正是其将文明的发展植根于世俗,反映在建筑上则是娱乐性建筑的大量涌现。剧场作为标志性的娱乐性建筑,反映了帝国时期罗马的伟大成就,更体现出古罗马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本文尝试对古罗马剧场典型特色进行一定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物质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归纳出古罗马剧场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对后世建筑思想与建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