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也在逐渐完善,在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中利益相关者界定非常重要,但现阶段论证报告编制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界定都是基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少界定、多界定和错界定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以上情况,在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具体的案例的基础上对海域使用论证中利益相关者界定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给出项目用海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该方法的给出可为从事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国外海洋空间规划的起源、发展、核心思想和编制原则,从规划范围和时间框架的界定、海域生态环境和使用现状调查与表达、区域内用海需求分析和组织利益相关者参与等4个关键环节入手,梳理和总结国外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并结合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工作进行探讨,为我国提高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益相关者在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时间及参与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及实施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美国东北部海域2016年版海洋空间规划的实现过程,重点介绍了规划的分类体系,分区方法,编制中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共享,不同类别的动态管理方法以及政府间协调途径等。研究发现,美国东北部海域海洋空间规划将用海主要分为10种类型,分别是海洋生物和栖息地、文化资源、海上运输、国家安全、商业和休闲捕鱼、娱乐、能源与基础设施、水产养殖、海砂资源以及恢复区。规划将各类数据整合到统一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查询管理,提高数据的存储性能和共享程度;基于海洋数据网站上的用海类型的现状数据、生态重要区等综合数据结合分析方法针对用海请求进行具体评判,以此为依据实现用海冲突的协调;最后,规划以联邦机构为主体进行政府间协调(与非政府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提高各机构合作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这些有益的尝试都对我国实现海洋功能区划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利用规模的持续增长,不同项目重叠用海的问题开始凸显,海域立体分层使用模式得到广泛关注。海域立体分层使用以海域的立体性、多宜性等自然属性为基础,以协调竖向空间的用海活动为目的,是未来海洋空间管理制度体系变革的方向之一。现行的海域空间“平面化”管理思路,使海域立体分层使用面临竖向空间边界不清、二维海籍管理模式不适用、缺少立体空间规划及利益相关者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借鉴土地立体分层使用的经验,结合海域空间自然特征与开发利用特点,分别从海域分层方法、三维海籍信息表达方式、海域立体空间规划、设立海域役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海域空间立体分层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为例,分析其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结果表明:工程建设符合海域总体布局,不影响旅游休闲娱乐区、保留区和港口航运区的基本功能,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海域使用管理要求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即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划;通过研究用海类型和方式较复杂的大型用海项目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同类项目的海域使用审批和管理;同时提出制定相关标准,进一步规范论证、审查和评审等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管理办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目前海域采砂临时用海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阐述了海域采砂临时用海管理现状,以及海域采砂临时用海海域使用论证内容;分析探讨了海域采砂临时用海海域使用论证的重点和难点;并从采砂环境影响分析、海砂开采动态监测、采砂项目概况分析、采砂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及专题设置等5个方面研究探讨海域使用论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填海工程用海属于永久性改变所使用海域自然属性的一种用海方式,它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十分严重.文章根据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趋势,在对我国填海造地的态势及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初步论述了我国填海造地用海管理中亟须引入生态补偿这一重要的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用以弥补填海造地对海洋生态损害的价值,以期迫使用海行为主体节约用海.  相似文献   

9.
海域使用论证中利益相关者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准确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对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目前在编制论证报告中利益相关者分析中错位、缺位、失位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完善,为海洋管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专属经济区空间规划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沿海国为加强非主权海域管辖而采取的行政措施。德国北海和波罗的海专属经济区空间规划因协调用海活动间以及海洋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间的冲突而产生,以提升海运产业发展优势为最关切事项,以维护国家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科技利益和文化利益为根本目的,但存在对生态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判别方法初探——以港口功能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涛  刘百桥 《海洋通报》2011,30(5):496-501
借鉴国外用海兼容性和土地使用兼容性,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内涵,基奉原则,并以港口功能区为例,分析了港口用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建立了港口功能特征指标,以及港口功能区与海域使用之 间对照表.通过搭建起海域使用和海洋功能区划之间的桥梁,更好地为海域使用审批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遥感技术的优势,结合GIS制图功能,从最新的航空航天数据中提取了1:25万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底图.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海洋功能区域的正确划分,而且有利于解决用海需求与海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各地区用海权益归属等矛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剧,各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与分析对维持海洋社会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同海洋开发活动带来不同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海洋资源的损耗,影响了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根据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特点,筛选出江苏海岸带资源开发中常见的4种典型的开发利用类型,选取了能够突出反映海洋开发活动综合效益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资源损耗指标、环境成本指标构建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权重,运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单一指标效益值、准则层效益值、各研究案例效益值、各用海类型效益值并对以上研究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探求各用海类型综合效益评估值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4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值均介于0.4~0.6之间,处于一般的综合效益状态,综合效益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临港工业用海类型为0.551 3、海上风电用海类型为0.492 4、排污倾倒用海类型为0.441、围海养殖用海类型为0.434 3。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对及时调整海洋开发对策,缓和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沿海地区海水冷却工程建设蓬勃发展的形势,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保证工程用海的科学性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构建了海水冷却工程科学用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水冷却工程科学用海进行综合评价,为海水冷却工程项目规划、监管和用海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促进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地方政府的用海需求调查成果为依据,提出今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完善和调整的主要用海类型.综合分析国家的有关政策措施、考虑江苏沿海实际.并结合有关科学研究的进展提出今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调整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工作实例阐述了海域使用论证中关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在海域使用论证中的作用以及分析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一些要点.通过这些论述有助于明确并重视"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在整个论证工作中的职责,理清"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论证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青岛市最新遥感影像和海域权属数据,从海域使用率、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开发强度和海域开发强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及其强度,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用海类型基本齐全,用海多样性南高北低,用海规模不均衡,用海方式以开放式为主;海洋空间开发活动集中于海岸线及其临近的海湾、滩涂和浅海区域,即墨区、市区和黄岛区的海岸线开发强度为超载,且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亦为超载或临近超载;应通过岸线分级分类管控、生态化改造和发展海洋生态牧场等方式,提升青岛市海洋综合利用效益和海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对海上风电海缆路由廊道的认识以及促进海上风电项目集约节约用海,文章梳理广东省海上风电路由选划的基本情况,分析统一划定海上风电海缆路由廊道的困境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自然资源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不断呼吁建立海缆路由廊道,并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基于集约节约用海等原则选划部分海缆路由的登陆点,但海缆路由廊道仍面临选划工作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利益相关者复杂且众多以及技术工艺存在不确定性等难题,亟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将路由廊道规划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时总结海上风电和海缆的相关技术并借鉴先进经验,科学合理地划定海上风电海缆路由,进而发挥路由廊道对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洋内波ADCP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内波与声场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内波是影响声信道特征的重要因素;反之,受内波影响的声场也包含着海洋内波动力过程的信息.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工程的角度上介绍了利用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对海洋内波进行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海试情况给出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对海洋内波的监测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大连各类涉海行业在用海过程中的矛盾,实现海洋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促进海洋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文章重点分析大连用海活动之间以及用海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冲突性和兼容性,初步划定大连海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并制定管制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用海活动之间以及用海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兼具冲突性和兼容性,只有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制度,从宏观层面科学规划海洋空间,使每类资源和每处空间均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发挥最大功效,才能实现海洋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