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5对选扩引物组合共扩增到8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80个,多态率为42.74%;群体Nei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54,Shannon氏指数I为0.2174。香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仅引物组合E-ATG/M-CTG扩增到1条雄性特异性条带,长度为139bp。以该雄性特异性AFLP条带的DNA序列为模板,设计1对特异的PCR引物并在10尾已知性别的香鱼(雌雄各5尾)中扩增检验,结果显示5尾雄鱼均可扩增到目的条带而5尾雌鱼均无扩增。表明该序列是雄性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于鉴别香鱼的遗传性别,并为香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温诱导对中间球海胆hsp70基因和hsp90基因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热休克蛋白基因中hsp70基因和hsp90基因(以下简称hsp70和hsp90)的响应。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sp70和hsp90在40枚中间球海胆的不同组织(管足、体腔细胞、肠、性腺和口器)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海胆耐热家系和对照家系(共240枚)的管足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中间球海胆的各组织中均有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且对温度急剧变化均有应答。高温诱导过程中,海胆管足、体腔细胞和肠组织中hsp70和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经过6h(29°C)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初始值(P0.05);性腺中hsp70和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经过12h(24°C)和24h(22°C)达到最大值;口器中两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经过12h达到最大值。(2)高温诱导过程中,hsp70和hsp90基因在海胆体腔细胞和管足中的表达趋势相似,且表达量在各时间点的相对差异不显著(P0.05)。(3)高温诱导过程中,hsp70基因在海胆耐热家系和对照家系中的表达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且耐热家系和对照家系间各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hsp90基因的表达量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12h时在2个耐热家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家系(P0.05)。结果表明,温度变化会显著影响中间球海胆hsp90基因的表达,hsp90基因可作为中间球海胆耐热品系选育的候选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3.
皱纹盘鲍杂交F1AFLP标记偏分离现象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德  刘晓  张国范 《海洋科学》2007,31(10):70-76
运用AFLP标记技术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及杂交F1代共86个个体进行分析,检测了32对AFLP引物组合,共产生2688个AFLP片段,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84个片段。在子代中分离的片段有483个,包括母本标记230个,父本标记135个,双亲本共有的标记118个。卡方检验表明167个母本和100个父本标记符合1∶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78个标记符合3∶1的分离比例,其偏分离比例分别达到27.4%,25.9%和33.9%。本研究发现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偏分离标记都主要是纯合子过剩,初步推测造成偏分离的原因可能与两个鲍鱼群体的某些基因不兼容有关。  相似文献   

4.
短蛸(Octopus ocellatus)四个地理群体遗传特性的AFLP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FLP标记技术对我国北方近海短蛸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6对AFLP引物组合对4个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120个个体进行扩增,其中每对引物扩增位点数在42—66之间,共得到303个扩增位点。4个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2.03%—67.93%。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53—0.2617,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497—0.3863,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497—0.085;大连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它三个群体。用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进化树显示,大连群体与烟台群体聚到一起,青岛群体与连云港群体聚到一起,显示群体间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但群体间存在遗传渗透。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短蛸群体88.28%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的变异占11.72%,显示短蛸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紫红笛鲷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针对广东、海南省4个不同地方(阳江、湛江、榆林、琼海)网箱养殖的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群体和在三亚采集的野生紫红笛鲷群体,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我国南方养殖的紫红笛鲷的遗传多态性。最适合的AFLP引物组合是E AGC/M CAA,扩增出的AFLP特征位点为107,养殖样品扩增出的AFLP的带数在5474之间,野生样品扩增出的AFLP的带数为63,4个养殖点紫红笛鲷的多态性标记百分率都超过了40.00%,呈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总的来讲,4个养殖地的紫红笛鲷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但与野生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UPGMA聚类分析明显将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分开,表明紫红笛鲷养殖群体已经与野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隔阂。  相似文献   

6.
利用AFLP技术对舟山近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野生和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条石鲷的人工增殖及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遗传学的基础资料.采用8对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中共扩增得到位点316个,多态性位点为162个,多态性比例为51.67%.野生群体和放流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P),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46.75%和44.67%,0.097和0.089,0.16和0.15.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放流群体,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S)和遗传距离(D)分别为0.99和0.007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36,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P>0.05).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96.8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间,群体间无显著的遗传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条石鲷的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尚处于一个合理状态.但为了避免放流群体对野生群体产生负面的遗传效应,应当增加放流群体繁育亲本的数量,并对放流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7.
牙鲆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利用AFLP技术对荣成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牙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实验采用 7对引物组合在 2个群体中共扩增出 797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3 3个 ,占总位点数的 5 4.2 7%。各引物组合在 2个群体中的扩增位点数目和多态位点比例有较大不同 ,但养殖群体的总扩增位点数和多态位点比例均低于野生群体 ,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率分别为 46.18%和 40 .0 7% ,其中 ,E3 8M 5 0引物组合在两群体中扩增的多态位点比例差异显著 (P <0 .0 5 )。养殖群体中低频位点明显减少而隐性纯合基因位点显著增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 ,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小 ,群体遗传结构相似 ,说明养殖群体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贝壳作为遮蔽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水平和温度变化下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遮蔽行为。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海刺猬在5°C条件下具有遮蔽行为的个体数以及利用的贝壳数显著少于15°C和25°C两组(P0.05),而后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中间球海胆在25°C下具有遮蔽行为的个体数以及利用的贝壳数要显著少于15°C和5°C两组(P0.05),而后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温度变化的结果表明:5°C→20°C组海刺猬遮蔽行为所利用的贝壳数最少(P0.05),另外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25°C→20°C组中间球海胆遮蔽行为所利用的贝壳数最少(P0.05),另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海胆行为生态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信息。  相似文献   

9.
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对文蛤的辽宁(LN)、山东(SD)、江苏(JS)、广西(GX)4个自然地理群体的7个壳形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SD和JS群体间差异不显著,LN和Gx群体差异不显著,Gx群体与SD和JS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利用4对引物组合对这4个群体进行了AFLP扩增,共得到236个位点,其中特有位点14个,这些特有位点可作为群体鉴别的特征性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4个文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而以Gx群体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0.2636、0.3961,sD群体最低.分别为0.2308、0.3462.从群体间遗传距离和NJ法构建的亲缘关系谱系图来看,LN和SD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0.0394),首先聚在一起,而Gx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间都较远(0.1271-0.1586),单独分出一支,这说明Gx群体已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用它与其他3个群体杂交可望较大幅度地提高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FIASCO (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技术和磁珠富集方法开发拟穴青蟹微卫星位点.结果表明,400bp以下长度的序列含微卫星的概率超过400bp以上长度的序列;从二碱基重复类型到五碱基重复类型,完美型微卫星的概率在增加.利用设计的28对引物扩增一个供试群体,其中12对引物能稳定扩增且片段大小基本符合理论长度,10个微卫星位点表现出高度多态性,9个微卫星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两两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P<0.0042,经Bonferroni法校正).Micro-Checker分析揭示其中的5个微卫星位点可能存在无效等位基因.排除混合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对以及扩增位点PIC值在0.5以下的引物对,8对引物能用于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分析了13个条斑紫菜品系,在80对引物中,有11对能得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扩增条带,共扩增出619条谱带,每对引物扩增带数为40—77条,并且各对引物扩增结果均显示样品间存在差异。共得到60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的比例高达98.38%。根据AFLP图谱计算了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GD)和相似性系数(GS)。聚类结果显示,品系海安与二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而聚合在一起,不同样品间的相似性系数介于0.595—0.845之间。结果表明,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而部分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有随地理间距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了目前条斑紫菜养殖品种间存在着相互混杂。  相似文献   

12.
利用FIASCO (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 技术建立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基因组文库, 并与生物素标记的(CA)15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联合磁珠富集法构建拟穴青蟹微卫星富集文库。测序194 个阳性菌落, 分析其中的150 条序列, 结果表明: 两碱基重复类型占90%以上, 其中重复拷贝数在30 以上的占27.45%; 含微卫星座位189 个, 其中完美型146 个、非完美型28个和复合型15 个。设计125 对引物扩增一个拟穴青蟹野生群体(含20 个个体), 其中的19 对引物能稳定扩增且片段大小基本符合理论长度。遗传变异分析表明, 17 个位点表现出高度多态性, 16 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 平衡(P<0.05), 4 组两两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P<0.0026, 经Bonferroni 法校正), 7 个微卫星位点可能存在无效等位基因。若排除混合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对以及扩增位点PIC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值在0.5 以下的引物对, 则13 对引物能用于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The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marine flat-fish that inhabits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Japanand Korea.(Tanaka et al.,1989;Masuda andTsukamoto,1998).However,because of overfis-hing durin…  相似文献   

14.
利用AFLP技术分析了我国沿海棘头梅童鱼8个地理群体(山东荣成、江苏南通、启东、上海芦潮港、浙江温州、瑞安、福建福州和广州番禺)的遗传结构特征。10对引物组合在8个群体160尾个体中共扩增出272个位点,多态位点7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26.47%。8个地理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8.82%-15....  相似文献   

15.
“黄海1号”中国对虾不同世代间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技术对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和第9、10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分析,计算了3个群体间的遗传多态度、遗传距离及分化系数.结果显示,5对引物共产生了13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63条,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 12.6条多态性条带.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5.99%、40.57%和41.02%;Shannon 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1 8,0.180 7和0.177 4;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及分化都比较大,但选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和分化都很小分别为0.003 1和0.020 6.结果表明,选育群体相较于野生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有所下降,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相邻世代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分化也均有所下降,出现趋同现象,显示出"黄海1号"新品种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大泷六线鱼为材料,通过对DNA提取质量和浓度、EcoR Ⅰ/MseⅠ酶切反应时间、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以及选择性扩增中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大泷六线鱼荧光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用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到10对适合大泷六线鱼的引物,为今后利用AFLP标记技术进行大泷六线鱼...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夏季,从海南三亚分别采集26份养殖牡蛎和32份野生牡蛎样品(1份样品代表1个体),开展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和数量性状分析,采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遗传多样性指数、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群体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基于AFLP分析获得的遗传距离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CO I)基因序列,采用邻接法构建养殖和野生牡蛎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选择性引物对牡蛎品种具有较好的鉴别效率;相比养殖牡蛎,野生牡蛎多样性丰富、品种间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相差较远、遗传基础较宽;通过CO I基因序列分析可知,养殖牡蛎均为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而野生牡蛎属于囊牡蛎属Saccostrea,主要为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目前海南三亚牡蛎种质资源多样性相对丰富,引种还未对三亚自然环境的牡蛎资源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is aworldwide distributed species. In China, it is foundfrom the northern to southern seashores (Wang etal., 1993; Zhuang, 2001). This species is eura-line with the salinity tolerance ranging from 20 t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